APP下载

史海拾贝

2021-09-15本刊专稿郎兰英

文化产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雁门赵襄子大城

本刊专稿 郎兰英

座落在雁门山下的鹿蹄涧村的杨忠武祠

杨忠武祠

杨忠武祠座落在雁门山下的鹿蹄涧村。成千上万的旅客来到这里,步入那肃穆的祠堂大殿,看到那一张张凛然又神武的面孔,杨家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浮现在眼前:他们英勇善战、久经沙场、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都会在脑海中演绎,崇高的敬意油然而生。

宋王朝从建立到覆灭似乎一直伴随着隆隆的战鼓声。雁门山在宋王朝时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成为宋王朝与辽金的国家分界线。雁门山上的“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和山下的代州古城均成了牵动大宋王朝上下的敏感神经。杨继业以代州刺史衔驻防代州古城,杨家父子赤胆忠心,保家卫国,老子战死儿子上,儿子战死孙子上,孙子战死曾孙上,一代一代擦干血迹,挥戈上阵。

金沙滩一战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寡妇们把悲伤的眼泪凝结成壮志,毫不犹豫地接过亡夫手中的刀枪,飞马扬鞭,征战疆场。戏剧《穆桂英挂帅》就是杨家女将英勇善战的一个缩影。

杨家将英勇忠烈,千古以来,誉满天下,有口皆碑。他们精忠卫国的高尚品德,勇敢作战的英雄气概形成了代州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耀眼火炬。

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在雁门山下的鹿蹄涧村建立杨忠武祠。至今杨忠武祠的门额上还悬挂着“敕建”两个大字。800多年来,不管世事如何变换,古城代州人都在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着这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800多年前的参天古松,祠堂院落,以及院落中那块神奇而又玲珑的鹿蹄石,都在静静地向一代又一代前来观光的人们诉述着杨家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磨笄石· 赵杲观

公元前475年,雁门山上上演了一出战国版的《鸿门宴》。赵国国君赵襄子,为了夺取姐夫代王的江山,特地邀请姐夫到雁门山上一座叫夏屋山的山头会盟。赵襄子密令厨人操铜斗,在给代王进食时,将代王和随从官员击杀。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一场关于雁门山的阴谋诡计,冷酷无情,血腥屠杀的大事变。

在这场事变中,有一位非凡的女性得到了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赞许,她就是代王的夫人赵襄子的姐姐。当赵襄子平定代州大地,派人迎接姐姐到赵国时,其姐姐痛心疾首,忘不了夫君代王的恩情,对夫君的惨死痛不欲生,对弟弟的残暴罪行深恶痛绝,拒不享受荣华富贵,毅然决然在磨笄一带自杀。

毫无疑问,不管赵襄子对谋杀姐夫的理由说得多么冠冕堂皇,代州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代王一边。他们在代王被害的地方筑起了代王庙,把代王夫人磨笄自杀的山叫做磨笄岭,连那块不起眼的石头也被冠名为磨笄石。唐代诗人胡曾曾作《磨笄石》诗一首:

春草绵绵代日低,

山边立马看磨笄。

黄莺也解追前事,

来向夫人死处啼。

清朝诗人郎若伊作诗:

铜斗挥霜月,金钗吐剑花。

贞魂留碧藓,怨血散红霞。

指点山头石,悲风起暮鸦。

……

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不仅是文人墨客对代王夫人的致哀,更是古城代州人对代王夫人的吊唁。

通往赵杲观的栈道

依山而建的赵杲观

代王被小舅子谋杀后,丞相赵杲忠于代王,坚贞不渝。他忘不了代王的恩典,忘不了代王的仁慈。趋炎附势与他无缘,高官厚禄他不向往。他没有卑躬屈膝,他没有改头换面;他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他决不臣事赵襄子,他默默地携带代王子女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隐姓埋名,历尽风险,逃到代州南面一座叫天台山的沟掌里,与荒山为邻,与野生动物为友,过着衣不暖身,食不饱肚,寂寞无助的艰苦生活。虽然饥寒交迫,终老荒山,但他重仁重义,英明永垂。

赵杲忠贞不二坚强不屈的故事,在古城代州人口里代代相传,文人墨客无不称颂。代州人在忠臣赵杲逃难避患的地方建起了巧夺天工的宏大寺庙建筑群,并以赵杲的名字命名为赵杲观,树起一座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

祖籍地对阎锡山的影响

近百年来,阎锡山是山西乃至全国的历史名人。他的一生与祖籍地——五台大城村的山水、风土、人文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城村位于大城沟大峡谷深处。大城沟在五台县高洪口乡东部,当地人称东沟。沟底,一股清澈的泉水缓缓流淌着,两岸山坡对峙,如绿色屏风,错落有致排列着,形成宽约一华里深约二十三华里的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大峡谷。

阎锡山的祖先,明朝晚期从五台山山脚下的三教神村迁到大城村,过着务农放羊的生活。从现在有文字记载的阎氏茔谱看,世祖名阎士善,以次有叫阎有富、阎生旺、阎心宽的,迁到河边村的支系叫阎思悦。

初到河边时,阎思悦一家仍然过着贫穷的生活,阎思悦给大户人家放羊。到了阎兴泰一代,家境因经商开始兴盛起来,其子阎青云五十六岁时,阎锡山出生。那天是1883年10月8日,清光绪农历九月初八。

阎锡山从小聪明机灵,从父辈口中得知河边阎氏祖籍是五台大城村,这种根脉的情缘,渐渐滋生出对祖籍地的思念和向往。他十四岁随父亲来到五台县城自家开的“吉庆长”商号经商学艺,开始接触社会,几次与人结伴去高洪口乡大城村扫墓祭祖,寻访祖先生活过的院落和牧羊的山坡。

从五台城步行到大城村,要在高洪口歇脚用饭。高洪口村东面有座寺庙叫洪福寺,香火旺盛。阎锡山心灵深处有一股进寺拜佛的情愫。在高洪口村一家饭店用饭后,信步走进洪福寺大雄宝殿,焚香磕头,还给寺院上了布施。基于他从小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晚年在台湾写了《与慈航法师论道书》,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影响。

大城村,自古有崇尚武术的村风,村里立有“拳房”。冬春农闲时,村里少年、后生聚在“拳房”院子里,由村里的长者教耍社伙,即学武术。形义拳、八挂拳……其中猴拳耍起来特好看!柔中带刚,舒展自如,刀枪棍棒行云流水,铿锵有声。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县城举行武术汇演,大城村的社火年年夺冠。阎锡山每场必看,为祖籍地社火队精彩的武术表演拍手叫好,为夺得冠军感到自豪。这对他一生崇尚武道、统兵论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阎锡山去了台湾,不久后,大权失落。他选择了台北市郊明阳山作为新居地址。那里空气新鲜,有着类似祖籍地大城沟的自然风光,环境幽静,住在窑洞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思念祖籍地之情非同一般。

以上绝不是戏说,是实实在在流传在五台大城沟一带的人文历史,是回荡在山谷中的叙述,是萦绕在故里乡亲心头的思念。尽管年代久远,听到的还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天籁之音,完全是真实可信的。

位于定襄县城东北22公里河边村的阎锡山故居

年关时家家户户门上贴的门神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首先用在门上,可能和门神有点瓜葛,门神的源流有两条:

一、源自贴“神荼郁垒”。南朝梁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帖门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二、源自贴唐代大将秦琼、尉迟恭的画像。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听见门外有鬼魅呼号,以告群臣。秦叔宝建议由自己和尉迟恭戏装立门外以侍,唐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夜里无声无息,果然无事。

于是令画家画秦琼、尉迟恭俩人形象,悬挂宫门左右,后世遂沿习为门神。

以上两种情况,逐渐演变成社会上的一种风俗。这种风俗传开,家家不能免俗。因为画像不易,就难免以名代像,把神荼、郁垒或秦琼、尉迟恭的大名写在桃板上,悬挂门两旁,这就初具对联的形式了。

后来,又有人觉得尽管是伟人大名,还是不如写点喜庆的话好。于是桃板和对偶句合流,形成了对联。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周朝就有了。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文风与诗风互相影响,魏晋以后,诗人们自觉地在诗中使用对偶手法,这种手法到唐朝而大备。

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由此看来,北宋的桃符还是以祓除不祥为目的,尚未发展为喜庆装饰。

到了明朝,对联获得独立地位,和门神、神符分工了。门神入神龛,专管守卫,神符带在身上,专管驱邪。对联也从门上扩展开去,升堂入室并用作交际了。清朝陈云瞻在《簪云楼杂说》中说:“明太祖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需加春联一幅。”据此,宋代的桃符到明朝叫春联了。

春联时兴起来,不是守着过年贴门的老规矩,而是不断地由文人学士们扩大它的使用范围,扩展为对联。吊死问生,庆婚祝寿,送行接风也逐渐时兴用对联了。甚至开玩笑也诌对联,嘲讽人也编对联,谢神、唱戏等,都要贴对联。

在历史的进程中,门神和对联曾在桃木板上互相挤过。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可能门神挤下对联;另一个时期另一个地区,则可能对联挤下门神。

到明、清时代二者都被挤出桃板,桃木片儿被废弃不用了。门神、对联就同时存在,而且都有专人制作,印卖门神,也书售对联。

随着科学发展的飞速进步,美化环境的需要,对联必将发扬广大,独领风骚。

猜你喜欢

雁门赵襄子大城
八月十五雁门开
2022中国大城强城指数TOP30
豫让的不为
赵襄子学驾车
赵襄子学驾车
解封
从对话教学角度谈董一菲执教的《雁门太守行》
大城衡阳
杨吴政权代北家族的本土化——以《李娀墓志》所见雁门李氏为例
暑假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