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观察
2021-09-15员达
员 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69)
怀孕女性的胎盘是附着在自身的子宫内壁的后壁位置,也有部分是胎盘附着在孕妇子宫内部的前壁侧壁,处于该位置的胎盘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胎盘前置,除此之外,胎盘前置还包括孕妇子宫下部或者覆盖在宫颈口位置的胎盘。胎盘前置的类型可以根据胎盘附着的具体位置进行分类,首先如果胎盘将怀孕妇女的宫颈口全部覆盖,可以认为这种情况的胎盘前置属于完全性胎盘前置,如果胎盘覆盖了一部分的宫颈口位置,可认为该类型的胎盘前置属于部分性胎盘前置[1]。目前临床上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疾病的诊断方式相对较多,产前诊断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腹部超声、磁共振成像以及血液生化检查。本研究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1例疑似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子宫征成像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接收的疑似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产妇5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子宫肌瘤或流产史者17例,有破宫产史者48例,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29.6±5.5)岁,于孕34~36周行MRI检查,终止妊娠时胎龄34~38周,平均(36.8±2.8)周。
纳入标准:①胎龄≥28周者;②患者有剖宫产病史、子宫肌瘤剥除术等子宫手术史;③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瘢痕处;④产妇未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或者产前子痫;⑤孕妇及家属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荷兰Achieve InteraPHILIPS1.5T磁共振检查技术进行诊断,51例患者统一使用同一个扫描仪进行扫描工作。在诊断的过程中,孕妇取仰卧位,足步先进入到扫描仪中。扫描的序列包括单次激发自旋快速回波序列,二维快速稳态振动序列以及扩散加权成像。在图像测量指标方面[2],51名患者均选择了序列正中矢状位进行测量,重点针对子宫前壁胎盘上缘以及肚脐和宫顶最高点的垂直距离进行测量,与此同时还需要对胎盘下缘距肚脐和宫颈管内口的距离进行测量。
1.3 诊断标准
根据胎盘下缘位置与子宫颈内口之间的位置关系,将前置胎盘分为4类:中央性、部分前置性、边缘性及胎盘低位。PPP诊断标准:患者有子宫手术史,本次怀孕胎盘覆盖于原子宫手术瘢痕处。胎盘植入诊断标准:剖宫产术中见胎盘增厚,产后胎盘娩出困难,徒手剥离困难。胎盘内侧面见多发性胎盘陷窝,病理切片中可见子宫平滑肌间隙中出现绒毛组织。胎盘植人性PPP的MRI影像学特点:①胎盘边缘位置较低,且覆盖原剖宫产切口或子宫肌瘤剥除术后瘢痕处;②胎盘信号不均匀,在T2加权像可见条形暗带,同时胎盘子宫间分界模糊并伴有胎盘下子宫肌层变薄;③胎盘内出血或血管增生;④胎盘样信号在子宫浆膜层、盆腔其他组织中出现;⑤膀胱“帐篷样”改变;⑥子宫下段膨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1例疑似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病理与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
从手术病理结果的角度分析,所有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子宫峡部均可看见较为明显的切口瘢痕,而且这些不同的缺口瘢痕类型和程度不同,存在较为明显的胎盘粘连和植入的症状,而且胎盘均覆盖切口瘢痕区域。从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所有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患者经过诊断之后,都获得了非常清晰的磁共振扫描图像,而且子宫肌层狭部均可以看见明显的切口瘢痕,患者的胎盘均覆盖切口瘢痕区[3]。
从疑似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病理核磁共振呈现诊断结果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参与本次研究的51例患者中,有48例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有46例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在本次检查中,有1名患者出现误诊情况,另外其他的患者检查灵敏度为93.8%,特异度为40.0%,其阳性的预测值达到97.8%,阴性预测值为40%。从凶险性前置胎盘类型核磁共振呈现诊断结果的角度进行分析,在48例患者中,42例属于完全性的前置胎盘,4例属于部分性前置胎盘,2例属于边缘性前置胎盘。见表1。
表1 疑似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病理与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分析
准确性=MRI总阳性占金标准总阳性病例数的百分比=46/48×100%=95.83%;灵敏度(有病诊断阳性的概率)=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46-1误诊)/48×100%=93.75%;特异度(无病诊断阴性的概率)=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3+假阳性人数2)×100%=2/5×100%=40%。
2.2 前置胎盘磁共振成像分析
在针对相关的成像进行分析时,患者的宫肌层的信号存在显示不清晰的情况,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部分消失的情况。另外,观察成像,部分患者还出现了胎盘绒毛组织进入到患者宫肌层的情况,并且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在针对本次实验中的患者相关检查中,有患者的子宫宫肌层较薄;并且在针对相关情况的检查中,子宫宫肌层的信号会出现消失的情况;其次,还有部分存在膀胱璧肌层信号中断或者是在其壁上看见胎盘结节的情况,见图1。
图1 凶险性前置胎盘MRI图像
3 讨论
目前尚未有具体的报道对凶险性胎盘前置现象进行明确的分析,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凶险性胎盘前置症状与主要与以下这几个因素有关:(1)产妇子宫体部内膜出现病变的情况,如果怀孕的妇女在这次怀孕之前进行过剖宫产或者流产,一直在上几次怀孕的过程当中出现产褥感染现象,那么本次妊娠期间出现子宫内膜炎或者子宫内膜受损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这时产妇的子宫蜕膜血管就会存在生长不全的现象。如果存在这些症状的过程当中进行受精卵植入,那么产妇的子宫将无法供给足够的血液,但是胎盘必须要摄取足够的营养才能维持胎儿的日常所需,这时他们就需要将自身生长到子宫的下段才能收集到更多的营养。(2)除了需要摄取过多的营养,导致胎盘自身的面积过大之外,双胞胎的胎盘也会存在面积过大的现象,扩大面积的胎盘就会引起胎盘前置现象,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双胞胎的胎盘前置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的原因。(3)胎盘异常现象会使得副胎盘达到子宫下段[4]。(4)受精卵必须要在受精卵滋养层进行阶段性的生长发育,但是有部分产妇在滋养层发育的过程当中存在发育迟缓的现象,那么受精卵到达子宫腔之前,如果受精卵尚未成熟,那就无法为受精卵提供足够的营养,这时受精卵就会下移到子宫的下端进行生长发育,最终形成胎盘前置。
临床中,对出血性前置胎盘疾病最佳的治疗手段就是在怀孕36周时进行择期剖宫产手术,并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孕妇开展全子宫切除手术,这对产妇自身以及对整个家庭其他成员有可能带来心理创伤。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大一部分家庭都有二胎的意愿,所以这种治疗方法并不适合在我国推行。因此该如何针对送行性前置胎盘疾病进行针对性的诊断以及治疗采取积极的措施开展产后出血的控制操作,成为了临床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5]。
目前,大部分医院均使用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凶险性胎盘前置疾病进行诊断,这种诊断方式简单方便。但是如果产妇的体型比较肥胖,存在腹腔脏器以及胎盘位置在子宫后壁盆腔深处的情况时,检查的效果会大幅度降低。而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诊断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灵敏度和特异度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