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教学模式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实践

2021-09-14习璐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混合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习璐

摘要:“双高计划”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重要的举措。其中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教法改革的一个有效手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和校内实训基地,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果。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为例探索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设计理念与思路,对比教学效果,总结优势与不足,为其他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Abstract: The "Double High Pla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realize my country'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mong them, the reform of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teaching method reform.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 +,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s and on-campus training bases are used to achieve a combin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breakthrough teaching difficultie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s. Take the "New Energy Pure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Diagnosis and Maintenance" course of Xia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mode, analyze design concepts and ideas, compare teaching effects, summariz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rovide other courses Implement mixed teaching mode to provide reference.

關键词:“双高计划”;混合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法改革

Key words: "Double High Plan";mixed teaching mode;teaching strategy;teaching method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5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7-0232-02

0  引言

“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建设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国家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大决策建设工程,也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其中“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与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直接相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线下的课堂教学而组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法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混合式教学模式将部分教学内容前移,实现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形式单调,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明显。我院《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借鉴德国“双元制”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我院的教学实际,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等手段,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工作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将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转换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实现德与能、学与做、实与景的有机融合,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行情景式、项目式、生产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同时采用过程评价以及第三方评价手段,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

1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部署。落实课程思政有关要求,深化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引导和培养学生注重坚守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首要位置。本课程一共设置8个任务,以服务客户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突出教学与企业实际应用的结合,将企业维修的场景引入教学过程。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一个工作情境将学习内容和目标进行课程导入,包括任务描述、任务目标、知识链接、安全注意事项等。实施过程中要记录工作页;过程中可穿插案例、演示操作教学方法;最终进行自我检查、互相检查和教师评估。任务内容包括纯电动汽车充电操作、快充系统检测与维修、快充CAN检测与维修、慢充系统检测与维修、车载充电机检测与更换等内容。(表1)

2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采用“六转五融合”的教学策略,即课堂教学转为企业教学、学科教学转为项目教学、理论教学转为理虚实结合教学、师生关系转为师徒关系、传统教学手段转为信息化教学手段、应试考核转为第三方评价考核;不同练习内容相融合、多种教学形式相融合、多种学习方相融合、多种互动形式相融合、多维考核方式相融合。

教师课前通过学习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课前自学,完成课前学习检测,教师根据课前测试结果调整课堂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环节的设置。课中通过任务导入、小组讨论、课堂游戏、企业导师指导等环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协同学习的教学过程,结合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虚拟故障诊断软件、新能源汽车综合实训室的设备实施实际操作练习,实现线上+线下、理虚实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3  教学实施效果

3.1 理论知识掌握提升

开课前和开课后教师在云班课学习平台上传测试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导出测试结果数据如图1、图2。通过对比可见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得到提升。

3.2 实操技能提升

通过理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进行虚拟故障诊断的训练,最后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操过程中进行验证,提高了实操技能。在学校举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技能大赛中,采用此种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更高的名次。

3.3 职业素养提升

3.3.1 沟通表达能力增强

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内合作、小组间互评的方式,学生分角色完成任务。根据调查问卷中学生认为的有效沟通次数来看,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共16个任务,每次任务中平均有效沟通次数为1次,每名学生有效沟通次数最多为16次,最少为12次,班级学生间在课堂中沟通的能力明显增强。

3.3.2 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分组完成。小组中成员包括组长、安全员、操作員、记录员、检察员,学生分工完成每次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在小组中扮演角色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富有责任心。

3.3.3 排除充电系统故障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对纯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故障进行检测,通过第三方评价考试以及课程中的虚拟故障诊断软件排故测试、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技能大赛的检验,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4  结束语

通过混合教学模式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的实践,初步展现出其对教法改革的促进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可知,学生对于4S店中真实的故障案例兴趣浓厚,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双导师的形式,对高职学生的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更进一步的实施;微课、虚拟诊断软件、新能源汽车综合实训室等多元教学手段的融合,使得教学模式由单一的理论讲解,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使得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双导师”模式的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微课资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将会对教法改革、教学效果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华.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24):247-248.

[2]吴琦.高等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110-111.

[3]宋丽梅.基于提升应用能力的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课程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76-78.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混合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