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良师做朋友并成为良师
2021-09-14储朝晖
储朝晖
感谢《教师博览》给我一次说说心里话的机会。
40年前的1981年,我受到陶行知的影响,立志从事教育,并在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激励下,写下一首自勉的打油诗:八一秋风撩醒思,志立教育造新世。抛却身边半根草,人类优教度此时。
转眼间,我在教育路上已经走了40年,中途遇到过很多诱惑:从政、发财、拿奖、出名……庆幸的是,自己经历那么多,却基本没有被各种诱惑耽误,还是按照当初确定的“以教育为职业,以研究为生命,以把教育办得更好”的人生方向慢慢走向职业生涯的尾声。
近几年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拿到博士学位的人选择到中小学当教师,我从内心为这样的选择叫好。这不是因为他们将成为我的同行,而是这种选择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虽说这样的选择与整体上的就业难现象相关,但终归是每个人内心掂量过的选择。
在走上教育岗位的最初几年里,不少人内心还会摇摆:自己是否真的选对了职业?当然,以不同的标准衡量就会有不同的结论,我认为最重要的标准有:自己的优势潜能是否能得到发挥?社会是否真的需要?对于自己而言,是不是现实可行的选择?如果以这三条标准衡量,自己的情况大部分或完全与之不合,还是可以另行选择的;如果大部分是符合的,就需要做更长远的打算。一个人能不能成为称职、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工作岗位上经历3年到5年的磨砺和检验。对于那些检验明显不合格的朋友,还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如果通过了检验,就需要对自己的教育生涯做更长远的规划。
走好教育职业生涯路,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相关。
第一,当然是爱心。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诲就是要我们养成爱心。爱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聚,虽难以企望爱满天下,但仍可努力为之,以观照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教育所失以及未能尽善之处。教师的爱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要能被学生感受、理解,并和学生形成交流互动。教师要用爱心关爱学生,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努力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要有教育使命。为教育而教育的人只能成为教书匠,为了建设更为理想的社会而从事教育的人,才能体现教师的使命。“士志于道,明道济世”是中国古代学人使命的经典表达,即志于发现真理,用真理去解决社会问题,用真理创造幸福生活。将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的人生使命而不仅仅是职业、饭碗,才有可能使得教育人生更精彩。
第三,要维护自主权。当下中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师生的自主性不足。这种状况当然与教育管理、教育评价不当直接相关。如果教师和学生都形成被动型人格,那么教育就不能实现培养健全的人的目标,教师职业的价值也大大降低。对于教师而言,维护教学自主权最为重要,它决定着学生能否自主学习,也决定着教学的品质。所以教师要在所处环境中守住自己教学自主的底线,明晰权责边界,与各种损害教学自主权的行为进行抗争,不要让自己成为教学自主权失守的缺口,要明白维护教学自主权就是维护学生成长的权利。
第四,要有逻辑能力。这里讲的是能力,不是知识。逻辑能力在人的健全人格养成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七大基础学科就包括逻辑学。缺乏基本的逻辑意识和能力是当今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不足。互联网上充斥着缺乏基本逻辑的情绪宣泄,不少人不分情境地将比喻当作推理,因此跌入非黑即白或非左即右的二元对立陷阱;有的人听到不同意见就不顾事实和逻辑,上升到道德批判,在师生、家长和社会中造成了太多的混乱;加上似乎人人都能对教育评头论足,关于教育的各种信息便海量流转,搅得教育难得安宁。“习惯教育”“全脑开发”“智慧课堂”及各种新瓶旧酒、花样翻新的教育概念无孔不入,直接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教师必须有较强的逻辑辨别能力、清晰的概念系统,才能分清真假、是非、俗论与专业意见,才能不迷失方向、人云亦云。
第五,要尽可能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显示,教师科学素养不高仍然是个待解决的问题。无论任教哪个学科,都需要科学素养和能力,都需要科学精神,都需要原创性思维能力,都需要实证思维和动手能力。青年教师要抓住精力旺盛、思维敏捷的时机,打好科学素养的基础。
第六,要养成不断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人类进入较高发展阶段的学习形式。当下教育教学中大量使用标准答案的考试评价的情况,使学生形成标准答案式思维,也挤压了教师的反省空间。这种评价体系很难锻炼人的思辨能力,导致师生只会复制粘贴而应用能力差,损伤或丢失了原创性思维,与现实的生活需求形成巨大差距。为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通过反省来矫正思维,脑子里要多装一些问题,而不是仅有标准答案,使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回归健康和常识。
成就自己的教育梦想,也有一些窍门,最有效的窍门就是与良师为友,将良师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并努力成为良师。
关于良师,我在其他文章中多次论述,这里就不赘述,仅向大家介紹成效十分显著的双螺旋成长模式。双螺旋成长模式就是指自己内心的良师与自己的优势能力发展配对,进而螺旋推进自己的不断成长发展。
为此,教师要尽可能早地在自己心中确立良师,长期甚至终身以他为师。我自己从1981年开始学习陶行知,长期以陶行知为师,又以陶行知为友。在我看来,应遵循陶行知以朋友之道为师这个最有效的原则——以亦师亦友的原则相处,而不是跪拜陶行知,将陶行知奉为神、旗号、工具或高不可攀的目标。我相信这样才是真正学陶行知,而不是以违反陶行知基本精神和思想观念的方式学习陶行知。学习陶行知,更重要的是践行陶行知思想,以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我常常结合实际的教育问题,与陶行知进行对话。胡适、陶行知以杜威为师,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为师,康德以卢梭为师等,也都有类似的关联。
教师还要发现、明确并有效发展自己的优势。教师需要发展自己的优势潜能,并使自己心中的良师与自己的优势潜能方向的知识、能力发展耦合起来,相互牵引,不断生成新的人生成长目标,使自己终身不断成长。
叶企孙是最值得崇尚的良师之一,他的教育感强,教育成就高,他的学生对中国社会的科技发展进步贡献很大。其中“教育感”一词是我在研究叶企孙的时候专门造出来描述他的独有特征的,我将它界定为对教育的专业知觉,具体体现在叶企孙既擅长了解学生的优势潜能所在,又能找准世界科技发展各个方向的前沿,同时还能把学生的优势潜能引向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培养杰出人才。
青年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接触、结识、体验来确定自己的良师,也可将历史人物设定为良师。这两种选择特征各异,但功能相同。选择将历史上的人物作为良师可能比较持久、稳定,却不够鲜活、感性,难以互动;选择现实中的人作为良师可能更加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更容易获得针对性强的教益,可以随时请教,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当发现自己引以为师的人并不足以为师的时候,就可能会导致自己的双螺旋中的一根中断,因此而觉得教育生涯无意义,此后无所谓了,自己的成长就不再继续。
请历史上的良师回到当下生活和教育场域中,在世人公认的良师中选择合适的人作为自己成长发展的引领者与陪伴者,形成亦师亦友关系,通过历史文献与他们对话,从培养兴趣和确立志向入手,让教育和各领域先贤们的智慧、知识、经验,成为自己成长的资源,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人类好的教育不会突如其来,不能单单依赖技术,而是必须来源于新的教育思想、原理或理念。唯有新的思想和原理,才能激发新的技术和服务,并保证尽可能减少新技术对人的伤害,发挥它们对人的有利性,而新的教育思想、原理和理念又必须来源于纯粹的教育学人持续不懈的艰难探索。
我庆幸自己在职业起点就确定了“人类优教”的人生使命,它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目标,而是无论我怎样努力,恐怕终生都难以实现的目标。因为它给我不竭的动力和没有终点的行程,所以我能一直走下来,并不断进步。希望在这条路上结识更多青年朋友,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