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北部赣菇栽培技术及助力乡村游策略探讨

2021-09-14陈剑宇

种子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种植

陈剑宇

摘    要:赣菇为四大名菇之首,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江西著名的特产。赣菇味甘、性平,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颇高,而且经常食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胆固醇等。介绍了江西北部赣菇的栽培技术要点,探讨了将赣菇的栽培与“农味儿”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江西北部;赣菇;种植;乡村游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7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志码: B

1   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第一项就是选择适合的栽培场地。场地地势应平坦,靠近水源,附近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尽量远离医院、公共场所和人流量较大的居民区。搭建栽培大棚时应该把选择栽培的场地整理干净,清除里面的杂物,然后根据栽种规模搭建适合的大棚。

2   菌群管理

2.1   装袋灭菌

先搅拌均匀各原材料后,再根据物料的含水量加水搅拌均匀。从拌料一直到装袋,整个过程应该在6 h之内完成。在装袋时要求松紧度适中,虚实均匀,手抓住料袋不让其凹陷。可以使用免割袋,在原有的香菇栽培袋内再增加一个保水袋,这样可以形成双袋栽培。选择的免割袋宽度最好要小于外带0.5 cm,长度可与外袋保持一致。

2.2   接种

在正常生产中接种的方式较多,但通常采用无菌室接种、接种箱接种和活动菌床接种。这时要求必须严格灭菌,而且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以免导致接种失败。接种时首先需要将接种的营养袋搬进接种箱或者接种室,要放入足够量的菌种,准备接种时所需要的工具。其次,接种人员除了要对手进行消毒之外,同时需要更换相应的工作服,接种工具应及时用酒精擦拭消毒。此外,接种时应边打孔、边接种、边封口,接种孔大小1.7 cm,深度为2 cm,菌种一定要将孔填满。值得注意的是,当菌种箱或者菌种室温度超过35  ℃时,不易进行接种[1]。

2.3   发菌

接种完成之后,后期管理也非常重要。在接种完毕后,应该及时将栽培袋放入溫度在25  ℃左右的菇棚内或者发菌室内的架子上进行培养。此时袋子排列一定要紧密,温度控制在25  ℃左右,空气湿度最好为70%。在培养基中如果发现有红色、黄色、黑色等斑点,应该及时捡出。接种后15 d,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当接种孔周围直径达到7 cm时,菌丝增多,此时需氧量也会增多,因此需采用通气的方法适当地输入氧气。

2.4   养菌与转色

完成脱袋之后,在棚内继续培养3~4 d,表面就会长出一层白色绒毛菌丝。当绒毛菌丝长约2 mm时,每日可以掀开薄膜进行两次通风,这样可以让菌丝倒伏。之后再采取两干、两湿、两冷、两热的温湿变化,让菌筒表面成功分泌色素,此时则会由原来的白色略微转为粉色,逐渐变为棕褐色。只要选择的时间适宜,一般转色可在8~12 d完成。脱袋完成后的菇木,如果遇到25 ℃以上的高温,应该早晚进行通风、换气,不过一定要注意时长,以免通风换气时间过长而造成脱水。此时可以选择加厚遮阴物,缩短通风时间,然后适当增加喷水量进行保湿。

3   花菇管理

3.1   催蕾

催蕾可选择室内或室外进行,也可以选择在棚架上进行,催蕾时间一般需要7 d左右,催蕾时温度应该控制在8~22 ℃,湿度可保持在85%左右,料内含水量最好在52%左右。除此之外,催蕾还需要有充足的散射光以及氧气,而这些条件可以通过增加温湿度和加强通风的方法来满足。

3.2   育蕾

育蕾让蕾变得更加健壮,因此应及时扩孔、疏蕾、做好定位,时间一般为7~14 d。当幼菇长3~4 cm且比较肥厚健壮时,龟裂花纹就可初步形成。

3.3   促花期

这个阶段一般需要3 d左右,并且要在这段时间连续进行催花2~4次,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花菇形成。催花需要有一定条件,温度要在10 ℃以上,干湿之差一般在15%,并且要做到大通风和全光照。

3.4   促花生长

当花菇形成之后,还需要继续生长14 d左右,此时才可达到销售的水平。而在这个时间段能否形成白花菇,主要看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此时棚内的空气湿度应该要小于70%,而温度最好控制在10 ℃。注意进行全光培育,然后适当地进行通风,就能培育出品质更好的花菇。为了促进菇蕾发生,最好每天喷水两次,而喷水主要是在夜间开棚时和白天通风时进行。

3.5   成菇期管理

当棚内的香菇大部分长到直径1.5 cm以上时,可以停止喷水,这样可以防止香菇表面发黑。在此期间,如果发现菌棒过干,可以适当地在地面喷水,同时可以适当地减少通风。

3.6   及时采收

一般在7—8月香菇即可成熟,此时是香菇最佳的采收时期。在采摘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是采收鲜菇,则不要等开膜就要采摘。在采摘时一定要注意手法,不要损伤香菇,以免影响后期销售。先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菌柄的基部,然后再旋转即可轻松摘下,用这种方法可以防止菌柄断裂。应同时摘干净菌袋上留下的菇脚,并且对没有销售价值的菌菇或者死菇进行清除,因为死菇比较容易产生绿霉,如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其他的香菇,而且没有销售价值的菌菇继续生长只会浪费养分。

4   茬间管理

4.1   修养期

茬间修养期的管理,以保证菌棒表面不会干燥为主,一般只需要在每天中午通风1次,时间大概30 min。当棚内温度超过24 ℃时,则需要适当增加通风时间,而其他时间要做好保温措施。另外,每天需要喷水两次左右,喷水时间以最下面一层菌棒表面稍微有水渍为准。此时之所以选择适量喷水,一是为了防止水分过多,导致菇蕾再次发芽;二是为了防止因为缺水而导致菌棒干燥脱水之后发霉。

4.2   注水

出菇一茬之后,经过7 d左右的休养期,此时需要再次对菌棒进行注水,每次注水量在2 kg左右。注水时,首先应该要调整好注水针的水压,能让针孔喷出的水线在30 cm左右,水压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注水不均匀,从而影响后期出菇。注水时应该把注水针插入菌棒中。准备更换时,应该先用手掂量菌棒的分量。如果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重量,则可以把注水针拔出;如果还没有达到预期的重量,则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可以先为其他的菌棒注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注水后的菌棒再次放回原处时,应该让菌棒与菌棒之间保持5 cm左右的距离。

5   不同季节的管理

当菌丝发满整个袋子,香菇就开始进入越夏阶段,此阶段的管理直接关乎生产效益的高低。菌棒要按照三角形或者是井字形排放5~6层。另外还应按菌棒的轻重分放,较重的应该放在高处,较轻的则放在低处。夏季时要注意遮阴,不能让阳光直射到室内,且温度不可超过30 ℃。

一般菌菇脱袋以后就到了12月,在此阶段长出的香菇被称之为秋菇。此期间气温会变得比较低,管理重点主要就是加强保温和通风,防止霉菌感染。等开春之后,气温会有所回升,而且雨水量也会增多,所以需要加强遮阴、通风,同时需要注意浸水出菇。

6   “农味儿”乡村游

所谓的“农味儿”乡村游,就是为了能让游客品尝到地地道道的农家风味菜肴,同时可以了解到赣菇的栽种过程,甚至还可以参与其中,体验一把做“农民”的滋味。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乡村游也不再是单一的观光模式,而是转变成为集风景欣赏、文化娱乐、休闲等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什么是“农味儿”乡村游,江西北部大力推广赣菇的种植,保证这一特色能够延续发展。

此外,在很多旅游集中地还组建了休闲空间,里面汇聚了茶馆、美食、酒坊等,还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别样风光,在享受的同时还能够自己亲身感受一下耕种以及采摘的乐趣。江西北部地区将赣菇的种植与乡村游紧密联合在一起,将农耕活动、休闲农业以及现代文化充分结合在一起,大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江西北部地区明确乡村游的重点就在于“农味儿”,因此,除了挖掘自身的特點之外,还充分保留了本地的农村特色,充分地展示出了本地乡村魅力,让游客们能看到真正的绿水青山。而这里的农户不仅种得了一手好菇,而且还能为游客们提供一道又一道的当地特色风味美食。另外,在政府的帮助下,很多人还建起了农舍,为游客们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如此实实在在带动了江西北部的经济发展,更是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为了能进一步地实现农民致富,江西北部地区也在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产品供给,当然最主要的是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让游客们更好地沉浸在乡村世界里,同时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实惠。

参考文献:

[ 1 ] 田波,荆樑,韩省华,等.袋料香菇栽培技术要点[J].陕西气象,1996(2):25-28.

猜你喜欢

种植
松树种植特征与种植技术要点研究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