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技术推广措施及水稻栽培技术
2021-09-14苏建功孙士武董卫东
苏建功 孙士武 董卫东
摘 要:高品质品种是确保水稻种植品质的基本,而农业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水稻品种应具备土地资源适应能力,应考虑到该地域的地理环境,以确保水稻品种的适应能力。首先,选择合适时间种植水稻可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根据以前的种植经验,该科研基地选择了本地性强的水稻品种。其次,选择种植水稻品种的方法应考虑种子本身的特性及其实际局限性。根据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气候和环境因素选择水稻品种,应结合市场需求,提高水稻种植的质量,进一步保证人均纯收入的总体提升。
关键词:农业技术;水稻;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4-004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1 农业技术营销推广的实际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保证,而且与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物质需求密切相关。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农业状况,帮助农民增加生产和收入。此外,不断创新农业耕作方式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不断推进农业技术改革和创新应朝着智能化、机械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技术发展不仅要结合当代科学技术,而且要结合当代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模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这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可以通过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农业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障碍。因此,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必须要处理好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问题。在技术升级和改造过程中,按照现代科学技术,制订有效以及完善的现代农业发展措施,改善水稻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学习意识,让农民积极参加培训,通过开展讲座传授农业技术的知识和理念,提高水稻的产量[1]。
2 水稻种植技术方式
2.1 水稻品种的挑选
水稻品种应具有土壤资源适应力,应充分考虑种植地的地形地貌,以保证水稻品种的适应能力。首先,应在合适的时间种植适宜的水稻品种。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要科学地挑选本地性较强的水稻品种。不可盲目从众挑选不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否则会降低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其次,水稻的种植方式也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等各个方面,要保证水稻的高产量和高质量,提升农民的纯收入[2]。
2.2 苗前管理
苗前管理在实施时应注意种子的选择,以确保幼苗的抗病能力,并注意根据苗情或苗期进行种植。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苗木高度、宽度的比例。例如,在选择种子品种方面,避免选用质量较差的种子,选择性价比较高且种子细致、光滑的品种。其次,在种子发芽期内确保酶的活性。此外,依据拌种或覆盖地膜的方式提升种子的抗旱性,避免出苗期病虫害防治。苗前管理应充分运用土壤耕种的实际效果,控制出芽时间,对种植地进行地理环境监测,种子出芽应依照标准、安全的操作规程展开,提升种子出苗率[3]。
2.3 准备栽种
在水稻种植前应做好栽种准备工作,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第一,在栽种水稻前,将土壤整平,运用好土壤资源,水稻可有效吸收土壤水分;第二,能够缓解土地荒漠化,应对土壤分层的厚薄进行检测,以避免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2.4 施加有机肥
施加适量的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有机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运用,应在适宜的时间施加有机肥,并根据水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适当施加有机肥。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施加不同的有机肥。有机肥的施用要以绿色有机肥为主,可以避免因施加量过大或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4]。
2.5 改进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是确保水稻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当地病虫害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治,以避免水稻受到侵害。创建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管理体系,健全数据信息内容,并掌握水稻种植知识,根据水稻种植的现状制订相关的科学技术方案。在补苗上,应依据水稻幼苗的紧缺程度,适度补苗,以保证水稻的产量。在除草中,务必依据水稻种植的地理环境科学地开展除草,防止水稻中农残太多,可喷撒灭草剂[5]。
3 农业技术营销推广的具体做法
3.1 提高农户参与意识
首先,在水稻种植技术上,应具体指导农民规范操作,清除农民在农业技术应用上存在的缺点,让农民了解到应用农业技术的重要实用价值,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以便更好地营销推广农业技术。其次,在应用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与农民保持真正的沟通,让农民掌握水稻种植技术要点,然后选择适合当前水稻种植的方法,有利于水稻的改良。在种植质量上,认真贯彻落实水稻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水稻种植技术的实际效果,增加水稻的产量,提升农民的收入。此外,应选择具有信息管理功能的水稻种植技术,立即掌握农民的实际需求,建立网络平台并且可以相互通信的远程控制方法,使水稻种植技术的效果得以实现[6]。
3.2 健全农业技术营销推广管理方案
为了更好地应用优质农业技术,必须健全农业技术营销推广管理方案,充分应用优质农业技术作为主导。第一,应创建政府部门、企业公司与农民之间互相协作的管理系统。第二,水稻种植应改善生态环境安全管理方案,为水稻种植区创建安全生产水稻地区的管理系统,以避免病蟲害的侵害,创建为水稻种植技术服务的组织,并提高水稻栽培技术的适应能力,从而保证水稻种植技术的规范性,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技术营销推广。
3.3 创建专业型人才及精英团队
在新形势下,充分考虑农民的具体情况,并创建水稻种植专业性人才以及精英团队。科学研究水稻种植技术,完善水稻种植技术存在的问题,水稻种植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和认真学习水稻种植技术,以重视水稻种植所存在的缺陷,应大力推广水稻种植技术,从而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水稻种植工作人员应集中学习,并为其举办培训讲座,进行技术培训和学习。必须完善水稻种植技术营销推广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水稻种植技术营销推广工作人员的沟通与协调专业能力,制定水稻种植技术营销推广管理制度。结合新时期的核心理念,进行相应的改进以及自主创新水稻种植的技术方法,可有效提升水稻種植的产量和质量[7-8]。
4 其他保障措施
4.1 加大扶持力度
在农机具采购方面,应做好相应的补贴政策工作。在资金补贴方面更应该倾向于一些薄弱环节,对于需求量较大的农机具,如若没有处在农机具补贴范围之内,则应该尽快调整政策措施,将育秧盘纳入其中,持续提升插秧机的数量,从而给水稻机插秧工作带来农机具方面的保障。尽最大可能争取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进行集中育秧补贴工作。还应促使农田进行改造,深层次健全农田的设施,由此给机插秧的生长创建良好环境。
4.2 深层次提升农机农艺融合
必须促使农机农艺协调前行,强化优势技术的高效整合,深层次完善全水稻机插秧技术体系。从地方发展规划等层面出发,构建相应的专家服务团,通过下基层蹲守等方式,展开相应的服务活动,促使水稻机插工作得以强化。要在品种选择、育秧、田间管理、茬口对接等各个环节进行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分析。促使农机农艺能够实现较好的发展,由此构建相应的技术体系。必须关注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工作,促其与耕整地技术和其他配套技术能够高效融合,完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水稻机插秧集成技术体系。
4.3 进一步推进社会化服务
地方政府应对服务模式以及机制进行创新,促使机械设备、先进技术等因素实现高效整合,并打造推广服务产业链,实现应用先进技术的长远发展。应该持续强化服务带动能力。必须打造出示范合作社,示范合作社应具备相对完善的功能、设施,进行机械插秧与育秧等社会化服务,推动育秧工作的效率化、规模化,从而提高经营效益。
在服务模式方面,鼓励承包,承包者可提供耕整地、育供秧、机械栽插、田间管理、收获等服务,也可提供从种到收的某一项服务或全程服务。此外,可构建沟通平台,强化维修保养,并保障配件的供应,还应关注跨区工作的协调能力。
5 结束语
选用规范的水稻种植技术是现阶段的基本方针,创新水稻种植技术的关键,完善水稻种植技术的方式,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率。还应创建统一的水稻种植技术管理体系,有效改进水稻种植技术方法,进一步提升水稻种植性能,并规范种植水稻。
参考文献:
[ 1 ] 贺兵.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19,37(12):28,30.
[ 2 ] 杭民仁.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5):70.
[ 3 ] 刘泽群,徐子华,陈志兰,等.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2019(10):135.
[ 4 ] 李学美.浅析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9(11):27.
[ 5 ] 张伦.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要点探讨[J].新农业,2019(5):13-14.
[ 6 ] 王艳平.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分析[J].产业科技创新,2019,1(6):80-81.
[ 7 ] 夏云泰,熊万忠.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乡村科技,2019(4):99-100.
[ 8 ] 于丽娟.试论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6(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