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综合性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

2021-09-14姜长青张建民徐志红郭灵芳方正武章松柏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6期

姜长青 张建民 徐志红 郭灵芳 方正武 章松柏

摘 要:专业硕士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实践环节。该文以地方综合性高校长江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植物保护方向全日制农业硕士培养为例,阐述地方综合性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解决思路与发展成效,以期为提高同类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6-0198-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1]。因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为适应农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1999年起,我国面向在职人员设置了农业推广硕士,招收在职人员在职攻读农业硕士学位;2009年又进一步调整培养目标,招收应届本科生全日制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加强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专业硕士的数量已占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量的50%,多数省属高校的专业硕士比率超过60%,已实现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战略性转变[2]。另外,全日制农业硕士规模随着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而快速扩大。在此情况下,高校如何有效应对,如何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如何保持或提高农业硕士培养质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长江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借助湖北省绿色农业优势学科群、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等项目的支持,创建并逐步完善农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即升级校外实践基地,贯彻双师制,落实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了农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本文以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植物保护方向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简称植保学科农业硕士)为例,阐述了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成效,以期为提高同类高校全日制农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长江大学植保学科农业硕士教育发展的背景

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农学类研究生教育发展也是如此。自1999年我国首次设立“农学类专业硕士”后,其专业名称、招生方式、招生对象、招生规模、培养单位数、培养目标和定位等均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硕士”前称是“农业推广硕士”【3】。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农业推广硕士”,从每年10月份举行的在职研究生考试中进行招生。2010年之后尝试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全国统招)中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2014年“农业推广硕士”更名为“农业硕士”。2016年废除在职研究生考试,“在职农业推广硕士”并入“非全日制”硕士,与全日制硕士并轨,报考学生需要参加全国统招,形成了统一的招生方式。农业硕士培养单位队伍不断壮大,最初只有20余所大学,主要是农林类高校,到如今,农业硕士培养单位已达97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除了农林类大学,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在内的很多综合型、师范类、理工类大学和国家级科研单位也设置了农业硕士学位,培养单位遍布全国各地。农业硕士的覆盖领域从最初的4个领域(种植、林业、养殖、渔业),到目前的涉及养殖技术、农业与食品工程、农村发展与服务三大类别8个领域,达到了农业领域全覆盖。2010年之前面农业硕士是面向在职人员的,规模不大。2010年之后,特别是”在职农业硕士”并轨至”非全日制硕士”后,其规模发展迅速,不仅面向在职人员,而且面向非在职的应往届本科生,其规模已经占了农学类硕士的50%。总之,20年來,农业硕士的培养为各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做出杰出贡献。

长江大学是一所涉农省属综合性高校,2004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硕士。涉农学院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瞄准湖北江汉平原“三农”问题及研究前沿,为江汉平原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为目标开展农业硕士的培养。经过16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农业硕士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优势,从最初种植1个领域发展到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牧畜、渔业发展、食品加工安全、农业管理、农村发展等7个领域,为湖北区域农业发展、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农业教育和产业升级培养了大量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2 长江大学植保学科农业硕士点概况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是长江大学农业硕士7个领域之一。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是之前的农业资源利用领域和植物保护领域的合并。早期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植保方向是挂靠种植领域下的农业推广专业植保方向,招收在职研究生。2011年植保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后,即设置植物保护农业推广专业硕士,招收在职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2016年后变更为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农业硕士中的植保方向。招生规模方面,2010年之前,农业推广专业植保方向硕士较少,每年3~8名,皆为在职硕士;2011—2016年设置植物保护农业推广硕士后,增长较快,每年维持在20名左右招生规模,以在职硕士为主;2016年之后,农业硕士转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因为并轨需要参加全国统考,在职人员报考难度增加,招收的植保学科农业硕士以全日制硕士为主,招生数量从2015年的8名发展到2020年的44名。另外,专业硕士占比方面,从2011年起,一直维持70%左右,说明专业硕士已是植保学科主要的研究生培养群体。培养目标方面,植保学科农业硕士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瞄准湖北江汉平原“三农”问题及植保学科研究前沿,强化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区域农业发展、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农业教育和产业升级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做到“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

3 长江大学资植保学科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

长江大学植保学科农业硕士硕士数量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在职到以全日制为主的发展过程。之前在职的农业推广硕士多来自农业系统,如农业局、农科院、植保站等,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多数在原单位进行,植保学科当时也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2016年以后,农业硕士变成以全日制为主,数量也增加至2020年的44名,占植保学科当年招生总硕士人数的70%。为应对这种新的变化,植保学科对农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协同育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改革的措施具体如下:

3.1 优化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侧重于实践教学 植物保护学科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注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型硕士则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更注重实践。因此,针对农业硕士,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突出对植保生产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将植保学科与地方农业特色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如公共课中设置了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计划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中技术类、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比率超过70%,另外设置6个学分的实践实习。总之,农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侧重于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

3.2 多种教学方式融入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如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自主教学式教学等融入实践教学中,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过程,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机会。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对企业、行业等实务部门的真实案例进行必要的开发和研究,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将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在该案例中详细阐述并作出详细的引导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于案例的分析讨论,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启迪学生的专业思维,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通过与30余家事/企业单位建立合作交流平台,采用研讨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时效性,强化专业學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同时,鼓励教师将编写教学案例与基于案例的科学研究相结合,编写过程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发和形成了一大批基于真实情境、符合案例教学要求的高质量实践教学案例,并通过案例评优的形式构建各类案例库。

3.3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多层次的校外农业硕士实践基地 自2000起,长江大学农学院创建了农科类专业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其中第2个阶段专业综合实习是在校外实践基地即国内高层次研究院所进行,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4,5]。为适应植保学科农业硕士规模的快速扩大,植保学科升级“本科生专业综合实习校外实践基地”,选拔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积极开展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到目前为止,建有21个植物保护学科农业硕士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保证了每位研究生至少有1名实践指导老师。升级后的实践基地的层次多样,有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如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科院烟草所等,有省级的研究机构如江苏生农科院植保所、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湖北省农科院土肥与植保所等,有地市州生产一线的基层单位如荆州市农科院、宜昌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有高新技术公司如湖北百米生物实业有限公司、宜昌正大有限公司等,其中有些单位还与植保学科共建和设立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基地实践实习的模式也多样,包括参观交流、短期实习、承担项目研究、联合培养等。

3.4 建立并实行双导师制度 教育部要求农业硕士的培养必须实行双导师制度。因此,植保学科从2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选聘了30位校外导师,这些导师均是植保行业的佼佼者,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均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其中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16人、高级农艺师4人。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协同育人,保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长江大学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联合实训基地,聘请汪汉成研究员为校外导师,负责培养农业硕士掌握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及新技术,既有4~6个月的短期实践选项,又有2年半的联合培养选项。2016至今,在该基地进行实践实习的农业硕士有10人,发表了与实习内容相关的科研论文10余篇,参与品种研发2项,参与技术规程1项,参与专利申请3项。

3.5 实施有效的实践监督和考评机制 为有效提高研究生实践质量,植保学科建立了有效的实践监督和考评机制。在实践单位为每个学生至少指定1个实践导师,并签订《长江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书》,在协议中规定了实践导师的责任与义务。实践开始前,实践导师、学生、校内导师3方商讨确定学生的实践内容、实践计划、预期成效等。实践进行过程中,开展中期检查,并对学生实践的效果、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和解决。实践结束后,对学生的实习成效按实习计划进行考核,由3~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评议小组,对学生的实践情况做最终考核评议结论,考核通过者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4 长江大学植保学科农业硕士实践体系改革的成效

2016年以来,为应对农业硕士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植保学科对农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协同育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主要体现在:(1)应对了农业硕士大规模扩招的形势,克服了自身办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尽管2015年之后植保学科所在的植保系获得了一批项目的支持,包括中央等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湖北省绿色农业优势学科群、博士点立项建设、省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等,促使其从之前的教学型转变为教研型,但是植保学科平台、空间和在岗导师人数远远跟不上农业硕士实践培养的增长需求。校外实践基地的创建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2)扩展了农业硕士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公司和省级及以下科研机构提供的植保实践,往往是综合性的,围绕着一种或多种作物病虫害问题开展的综合防控技术,可较好地扩展学生的实践广度,提高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而国家级科研单位提供的植保实践,往往是学习引领性的植保问题或技术,具有一定的深度。(3)提高了农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增强植保学科农业硕士招生的吸引力。改革之后,创建的众多高水平实践平台或生产一线的实践基地满足了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促使报考农业硕士和愿意调剂至农业硕士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在本科生规模减少而硕士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植保学科第一志愿硕士报考率从之前30%左右增加到75%,显示实践改革的成效。农业硕士的培养质量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近5年来,植保学科农业硕士发表论文130多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参与制定标准6个,获得奖项7项,特别是农业硕士为主体的植保研究生创新团队先后获得5项大学生“挑战杯”国家级、省级奖项。这些成绩显示了植保学科农业硕士较强的竞争力。就业方面,植保学科农业硕士的个人品德、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得到认可,常年有20家植保相关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95%的用人单位表示对毕业生非常满意。(4)促进了校内外导师合作和校内导师转型。改革之后,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每年都有共同培养的农业硕士,相互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增多,逐渐产生了一批合作的高水平项目,如有15人次参加由校外导师主持的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或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很多青年教师从之前的“唯论文论”式的纯理论研究逐渐转向探究解决生产一线的植保问题。(5)提升了学科和专业厚重度,促进了植保系从教学型转变为教研型。植保学科农业硕士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促使植保学科每年招生的本硕比从2014年的5∶1发展到2020年的1.2∶1,2021年预计达到1∶1,从而使植保专业学生结构更趋合理。实践体系改革.后农业硕士实践所取得的成绩获得了同行和用人单位的认可,提升了学科和专业厚重度,对学科2020年获批植保国家一流专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5 长江大学植保学科农业硕士实践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改革建议

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改革给植保学科带来了诸多有利的影响,较好地解决了专业办学资源不足、部分导师实践缺乏、农业硕士实践培养要求、专业认同度低等问题,促进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是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农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业硕士的认可度不高。社会和部分师生依然停留在农业推广硕士的概念上,认为农业硕士就是类似之前的在职硕士、混文凭而已。导师依旧存在优先招“学术型硕士”、学生依旧存在优先报考“学术型硕士”的氛围。另外,有些农业部门招聘植物保护岗位时认可植物保护学术性硕士而不认可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植保方向的农业硕士。这些都导致学生不得已才报考或调剂农业硕士。所以无论社会、政府还是高校,都必须明确“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平等的概念,都是社会必需的高层次人才,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2)没有严格区分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尽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有所区别,但课题研究等实质内容上差别不大,有时候实践实习还沦为形式。这可能与导师课题研究的侧重点有关,有些导师偏重于理论研究,带的学生无论学硕还是专硕都侧重于学术型研究。所以,高校在导师招生资格认定上,务必加以区分。(3)农业硕士毕业的形式单一。目前,植保学科农业硕士毕业形式统一要求是毕业论文,没有其它类型。这个势必影响导师和学生进行生产一线实践实习的意愿。因为在公司或基層生产一线实践实习,存在周期长、任务重,且是示范性或应用推广项目,不易形成系统性的论文。改革的这些年,农业硕士进公司或基层生产一线实践实习的学生较少,大多选择进国家级或省级的农科院系统进行实践实习。所以,应参考国外高校成功经验,以调研报告、新技术应用总结报告等形式毕业[6]。(4)植保学科科研侧重点和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还不明确。作为地方性综合性院校,学科发展的侧重点在哪儿?学校对学科发展的要求在哪儿?一直不甚明确。在国内“唯理论、唯论文”的氛围下,植保学科多数教师逐渐转向理论研究,特别是新引进的青年老师。这与国家破除“四唯”的精神相违背。建议植保学科加强与农业部门和生产一线的公司或基层的联系,及时获知生产一线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投入人力物力展开科学研究,切实贯彻习总书记“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发展寄语。(5)实践实习的综合性不够。农业硕士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对专业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的要求很高,但无论是留校或前往省级及以上农科院开展实践实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实习内容偏重甚至局限于植保学科下属的某个二级学科的问题,综合性不够。基层生产一线的实践实习综合性较好,但无论导师还是学生选择前往实习的意愿都较低。

6 结语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之中,农业发展要迈向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急需大量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7,8]。因此,国家适时提出“农业硕士”培养要求,鼓励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时代背景做出相应的调整,主动作为,创立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张的农业硕士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长江大学植物保护学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顺势而为,扩大农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和结构比率,锐意改革,不断优化和完善农业硕士的实践体系,使学生能够独立从事高层次、综合性农业技术集成推广和农业农村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工作,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植物保护学科师生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改革,实践体系改革取得不了不错的成效,得到了学生、同行和社会的认可。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国家农业升级、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植物检验检疫与生物安全、农药管理及安全使用、综合性农业技术集成推广、农业高效经营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对植保学科的发展和植保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植保学科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将面临新的挑战。所以,构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顺势而为,不断改革,将继续是植保学科高层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8-52.

[2]曹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60-63.

[3]董维春.农业推广硕士:一个沿用了十六年暂用名的专业学位[J].中国研究生,2021,5:24-26.

[4]王文凯,姚安庆,李传仁,等.高校农科类专业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59-61,67.

[5]王文凯,姚安庆.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55-59.

[6]唐仁华,胡承孝,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特色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7:33-35.

[7]戴涵莘,高小惠.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技能创新人才开发机制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3:20-22.

[8]殷明.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9:97-98.

[9]徐树仁,刘万才,曾娟,等.我国植物保护7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21,4:29-32.

(责编: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