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

2021-09-14廖睿文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8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省份

廖睿文

摘 要:本文探析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支出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但其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表现为中部>西部>东部的顺序,影响程度并不与经济发达程度完全正相关。社会保障支出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在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偏低,而對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影响系数则相对较高。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城镇居民消费;地区差异

0 引言

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内生驱动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加速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消费预期的不稳定和不确定仍较大程度存在,这就不利于通过刺激和深化消费领域达到依靠内需实现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和完善为人们的生活预期建立一个“安全网”,从而可能把原来“不敢花”的钱花出来,增加当前消费;而且社会保障制度还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收入群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强化居民的消费能力,拓展消费空间,提升消费积极性,壮大消费群体,夯实以消费促发展的动力基础。那么,作为一项积极的财政政策,社会保障支出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消费呢?其地区差异又如何呈现?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证,揭示我国社会保障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蒋南平等(2012)在其文中指出,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城市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有利推动作用,然而这一推动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相对落后的城市的边际效应要强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城市。岳爱等(2013)构建了“新农”政策实施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框架,并指出在广大农村存在着以养老为主要构成的预防性储蓄,然而这一预防性养老储蓄将因为政府社会保障的支出而减少,并转为化部分消费资金,从而对广大的农村家庭产生消费能力的拉升作用。陈冲、杨华秀(2017)通过分析指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提升,并逐渐受到来自社保支出的“挤入效应”,这一效应较好地推动了农村地区消费水平的提升,并能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续。王金波(2017)认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最优消费增长率与城镇居民稳态消费水平产生推动作用,还认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优于中西部。张鑫等(2019)发现,社会养老保险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具有异质性效应:其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层级影响并不显著,对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为刚性,对居住、教育和文化等消费的影响呈正向拉动效应,就地区差异性而言,东部地区不显著,中西部地区拉动效应较为明显。毕成(2020)认为,2015年以来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和民生保障加强有利于降低预防性储蓄,从而促进居民消费。高露(2020)利用CHIP2013数据,探讨了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促进作用,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杨越(2021)的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挤出”作用。

2 数据和计量模型

2.1 数据说明

本文用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作为我国各省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代理变量,由于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在2007年发生较大改变,为保持样本数据的稳定,本文所涉及的样本数据为2007年~2019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社会保障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度数据,以及相关的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及EPS数据库,缺失数据根据需要补齐。

2.2 计量模型

3 结果分析

3.1 全国与地区层面回归结果

表1为我国2007-2019年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从第(1)列全国样本的回归结果可知,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全国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就增加0.2766%,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接下来为分地区的检验结果,由第(2)列回归结果可知,东部地区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就增加0.1074%;由第(3)列回归结果可知,中部地区系数在1%的水平显著为正,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就增加0.3473%;由第(4)列回归结果可知,西部地区系数在5%的水平显著,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就增加0.2818%。总的来看,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社会保障支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居民消费支出,但与此同时,这种推动作用存在地区差异性,中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大于西部和东部。

3.2 省级行政区个体回归结果

本文对个体省级行政区进行了计量回归,在相关结果的基础上为便于比较分析,绘制了图1。观察可知,社会保障支出的变动对各省份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在全部31个省级行政区中,系数值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内蒙古(0.5265)、河南(0.5021)、辽宁(0.4255),上述省份其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系数值排名后3位的分别是广东(-0.0438)、西藏(0.0279)、青海(0.0388),且广东表现为负值,这可能是广东自发的高消费水平弱化甚至挤出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

结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本文发现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就越明显,而是在某些相对落后的省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相对较高。可能的原因在于: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省份的居民来说,仍较多停留在消费的较低层次,生存型消费仍是其主要消费来源,尽管随着城市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逐渐拉升,但短期内仍然难以改变其基本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此时,具有收入压力缓解效应的社会保障支出能够对这些相对落后省份的城市居民起到较强的消费推动作用;而对于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居民而言,社会保障更多的呈现出一种政策效应或者说一种制度激励,旨在建立一种更加积极的消费预期;不仅如此,对经济发达省份来说,由于收入相对较高,社会保障支出仅占据其收入构成的较小比例,难以对其消费产生较大冲击,再加之该部分居民消费内容和消费水平多转型为享受型消费或发展型消费,消费习惯具有较强刚性,社保支出的边际效应因而相对较低。

4 结语

全面推进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推进我国经济转向以内需为主的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持续扩大居民有效需求。而有效提升社会保障支出,增强居民消费潜力和提升消费预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各省(市)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论证了社会保障支出对于居民消费支出的正向促进作用及其差异性。文章认为,整体上看社会保障支出对于居民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中部>西部>东部,影响程度并不与经济发达程度完全正相关,部分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影响效应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内容以及消费层次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冲,杨华秀.社会保障如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基于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检验[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33(05):92-98.

[2]岳爱,杨矗,常芳,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日常费用支出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3,(08):101-108.

[3]蒋南平,王向楠,朱琛,等.中国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相关性的动态研究——基于地级城市数据的实证[J].消费经济,2012,28(04):40-43+52.

[4]王金波.社会保障支出的城镇居民消费效应分析[J].财会月刊,2017,(30):116-121.

[5]张鑫,杨林,刘丹丹,等.社会养老保险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异质性效应研究[J].劳动经济评论,2019,12(02):217-236.

[6]毕成.消费信贷、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TVP-VAR模型[J].商业经济研究,2020,(23):163-168.

[7]高露.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选择的影响[J].市场周刊,2020,33(08):122-124.

[8]杨越.财政民生性支出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1,(01):78-79.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城镇居民省份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居民消费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