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良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09-14吴梅

新农民 2021年3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对策

吴梅

摘要:中药材产业是目前市场最有前景、最有生命、最有开发潜力的产业之一。鼓励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是提高中药材质量标准的重要条件。本文总结了彝良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促进我县中药材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中药材产业是目前市场最有前景、最有生命、最有开发潜力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在政府高度重视下,使我县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针对中药材发展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地道优势品牌,实现中药材产业的新突破。

1  彝良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2018年,全县规模种植的中药材共有8种,总面积400hm2(黄精133.33hm2、草乌66.67hm2、当归66.67hm2、半夏33.33hm2、茯苓26.67hm2、猪苓26.67hm2、龙胆草33.33hm2、重楼13.33hm2),产量1.514t以上,实现产值19.78亿元以上。2019年,全县中药材合计2447.47hm2,其中:天麻1866.67hm2,其他580.8hm2,产量1.374万t,产值20.69亿。2020年,全县中药材合计593.33hm2(除天麻外),预计产量0.24万t,预计产值1.33亿。

2  目前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规模小

中药材品种多,种植规模小而散。我县大部分中药材大部分是农户利用田边地角、坡地、稀疏果园、退耕地发展起来的。由于耕地资源不足,适合中药材发展的面积不多,由于中药材的生长周期长,种植面积小,中药材种植规模小。

2.2  受市场影响波动大

中药材存在种少了是财”,“种少了是药,卖不出去是草”。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性大,直接影响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中药材种子及种苗投入大,种植技术管理要求比较高,种植户承受市场风险能力低,一旦挫伤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中药材种植农户受思想的束缚,处于一种自发、随意状态。行情看涨势,缺乏对市场的理性认识。加上信息的不对称,收购商控制着市场药材价格走向,中药材市场混乱,经常导致药材品种积压,挫伤药农生产积极性。而中药材企业与药农未形成利益共同体,生产与销售脱节,给农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彝良雖有丰富的中药材品种资源和优越的环境条件,但是药材种植始终上不了档次,规模小、产量低。

2.3  品牌建设滞后

我县大部分中药材加工企业规模小,深加工的产品非常少,大多数以原材料和初加工产品直销外地,由于没有自已的品牌,市场竞争力弱,好的产品,卖不出好的价格,产品的附加值低。

2.4  缺乏科研机构、资金、技术

我县大部分中药材缺乏对中药材种类、种质资源、药用植物品种、生长发育特性、药理、环境对药用植物影响、产地加工等进行研究的机构,中药材建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中药材栽培技术的指导与培训等工作难以开展。

2.5  信息闭塞

中药材种植投入较大,同时管理技术要求比较高,市场风险也大,更需要可靠的市场信息系统做后盾。全县没有一个从事该产业的信息、技术、动态方面研究的机构,我县种植户文化素质普遍低,质量意识和科技意识差,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在品种选育、种植和销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市场什么品种价格高,销售快就种哪个品种,凭想象办事盲目性很大。

3  对策

3.1  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巨大潜力,要把加快我县中药材种植发展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来抓,将中药材种植产业与扶贫开发、优势产业、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在规划布局、项目设计、资金扶持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

3.2  规范化种植

中药材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生产的基础原料,要鼓励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对中药材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提高中药质量标准的重要条件。抓住优势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培育种植示范户,发挥典型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中药材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

3.3  加大科技投入

组建县中药现代化产业研究机构或在有条件的单位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专门从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政府应调动林业、农业、卫生、药监、科技等相关部门加速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究,加大中药材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加大中药材种植试验和示范力度,加速中药材提取物的研究,加速中药材新品种的研究开发。

3.4  加强引导搭建平台

品种的好坏,技术水平的高低,信息的多少决定产业的成败。一是健全和完善中药材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充分利用协会的作用,使协会履行职能,发挥规范市场行为、信息交流与经济技术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加强中药材信息网络建设,为中药材的生产、供给、销售等环节提供准确快捷的服务。逐步建立健全中药材的服务体系,为广大种植农户提供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中所需的服务,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努力掌握全省、全国以致世界上对中药材种植品种的需求,广泛收集药品经营信息,用信息来指导中药材的种植,及时调整种植品种与种植数量。将中药材种植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三是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农户的技术指导,特别是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加工和贮存保管等技术的培训力度。四是建立可靠的销售渠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选择优势品种种植,以协会为纽带将加工、营销企业与农户联接在一起,实行订单式的生产种植,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中药材产业体系,促进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何晋武,祁永安,石利兵.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5):60-64.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