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写禅意 心静画自清
2021-09-14刘光文
刘光文
清代石涛有言:“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绘画的本质性问题,也就是境界。呕血十斗,是技巧上的追求;啮雪一团,是精神上的超升,是艺术家自身修养的外在体现。
技巧是绘画之必备,绘画者都需呕心沥血的下功夫,但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能只停留在对技巧的追求上,而应超越技巧,由技进乎道。因为水墨画强调的是“心印”,绘画的外在其实就是画家心灵的显现。绘画不仅靠学,还应靠养,养得宽厚、仁爱、纯净、悦适的心灵,就像石涛所说的吞下一团洁白的雪,以冰雪一样纯净的心灵—毫无尘染的高旷澄明之心去画画,乃作画之必须、真正高明艺术家之必须。
不同的艺术家对绘画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追求从丰富的画面造型中体现视觉冲击,也有人追求一种画面的心象。在今天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就有这样的一位陶艺家,他的作品只是简单的僧道人物,简单的背景,或湖石、或梅花、或古松、或芭蕉、或案几,与人物一起和谐地组成了沉静的画面。他对于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的细节不感兴趣,几乎省略了绝大多数与人物活动相关的内容,往往精心选择几个重要的物品,突出他要表达的作品内涵。这样的作品在今天的景德镇当代瓷绘艺术当中,像是一股清风拂面而来,这就是赵兰涛的人物陶瓷青花瓷绘作品。他作品中的人物多选取佛教中的人物形象,没有像传统的陶瓷工笔绘画一般进行细致描绘,而是用洒脱线条勾勒出个性鲜明的禅门人物。他的整幅画面有时只有一个简单的僧人造型,其他除湖石之外几乎全部留白。时间和空间似乎从来不是限制他的因素,他只在乎表现自己的体验世界。这样大胆的绘画方式可谓简明之极,却正暗合禅语中的“不可语说”。
赵兰涛最为赞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艺术境界的三重解读,其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集《寻她千百度》一书便以此为名。这也透露出其以身见道、志行高洁的个性。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品格和个性,正在于日常生活的笃行实践,作画如此,行事尤其如此。
艺术的个性形成本就是艺术家性格的外化,了解艺术家的性情、行止,当有助于全面地了解他的艺术。赵兰涛生于齐鲁故地,画面之中自有高洁的君子风度。同时,他对西方现代艺术以及当代陶艺的创作和研究,也自有其深刻理解。从其近期作品《成佛》系列和《湖田边的荷塘》系列当中就可印证此点。这除了他深厚的学院背景之外,敦厚沉静的性情也是因由之一。所谓如琢如磨,有容乃大,其胸中沉静丘壑,不足为外人道也。用赵兰涛的话来讲:“一个艺术家的风格形成是与他的个人阅历、生活结构、个人兴趣分不开的。必须要有感情,从骨子里喜欢才能画得好,作品才能打动人。心里面沉静的人,画出来的画、做出来的作品必然沉静,安详……”,他的观点在其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赵兰涛的青花瓷绘,从其人物形象以及画面构成上来看,显然对宋元人物画下过很大功夫,尤对明人陈老莲、任渭长,清人任伯年等画迹心追手摹。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师古,又不为古所囿,善于去伪存真,直入其理,遗貌取神。他在研究传统的时候,总是给传统提出别人并未注意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由此生发一些深刻的思考,并最终形成新的作品、新的面貌。这在今天的艺术界是尤为可贵的。
一件艺术作品如果所蕴含的思想具有一种普世价值,那么它便会引起共鸣。赵兰涛说他并非是佛教的笃信者,而是对佛教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义理有所认同。这些佛教题材系列作品的创作更应该说是源自他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在当下社会们的精神焦虑中,向往一种心性的透彻与思想的觉悟以实现内在的超脱,抵达人性的平和之境,实现人心的回归。
从赵兰涛的瓷绘作品中,我读到一种禅意。其近作大都是佛家禪画,僧人百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他画的僧人罗汉,与他人所画又是不同。罗汉并非众人所熟知的十八罗汉传统形象,更像是生活化的禅修僧人,充满生活的世俗情趣。佛学要义就是清心寡欲,人人皆成佛,处处皆佛地。赵兰涛的陶瓷青花瓷绘如《熏熏入睡》《灯下补袍》等罗汉系列的作品,一反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僧形象,融合更多生活的元素,凸显一种修行在世间的智慧,真正将修行境界升华至最高—人疲想要睡,衣破自己补,本就是万法随心的表现,且极具生活情趣。作者将内心恬静淡然的处世之风有机地表现到了作品之中,足见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度省悟。
显然,他这系列的作品已经成为个人创作的一种符号,但这并非刻意所为。应该说,艺术是思考与性灵表达的产物,而符号很可能是创作在某个阶段的附属产物。于赵兰涛而言,其对自我与万物的观照不会停止—不会止于某种表达和发声。艺术的自由也常常在此,它以流变的姿彩和活跃的思想激发着一个人永续不断的探索欲望。
赵兰涛在兼修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同时,还精读古代书论画理,钻研禅学要义,从佛学中参悟为人为艺之真谛。正所谓“禅心写禅意,心静画自清”,这正是对赵兰涛其人其作的最好评价。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