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的当代诠释与诗意抒写
2021-09-14苏勇
苏勇
百年来,红土地上无数志士仁人为着民族的解放和复兴前赴后继、鞠躬尽瘁。由是,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江西戏剧界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陆续推出了多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红色戏剧,以饱满的热情、多样的形式向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致敬。
民族歌剧《山茶花开》:人民性抒写的诗意探索
由傅勇凡导演、步川编剧、江西文演集团出品、江西省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山茶花开》展现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本色。该剧将全国众多可敬可爱的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典型化加工,创造出一个实事求是、敢想敢干、耐心热情而又有点憨、有点轴的具有现代发展理念的新时代共产党员形象唐猛。该剧自公演以来,好评如潮。著名评论家仲呈祥指出:“它是主创艺术家认真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出的硕果,是艺术家深入生活、深入民心、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结果。”[1]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徐涟指出:该剧“大大吸收了地方戏曲、民歌、说唱的优势,拓展了民族歌剧的艺术容量,并显示出浓郁的赣味风情”[2]。
总的来说,该剧之所以能够赢得好口碑,关键就在于它摒弃了枯燥干瘪的说教套路,以及那种将贫困群众客体化的居高临下的呈现方式,自觉地以诗意的方式理解生活、再现生活。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就舞台置景而言,舞台的后景是错落有致的阶梯。这既是山村、山路、梯田等的符号化表达,同时也是有关攀登奋斗的隐喻,其上或奔走或驻足的是为数甚众的茶岭村村民(人民群众的指称)。这是一个由劳动群众汇聚而成的繁忙场面,这些场面中的身体是劳作的身体,他们的美以及由这样一种集体劳动而构造、传递出的关于“我们”的话语是如此自然而真切、朴素而热烈。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后景中的人们并不是单纯的“看客”,他们不仅承担了合唱的功能,也参与叙事,并且还不时奔向前景。这再清楚不过地表征着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载者和见证者。唯其如此,这个舞台方显得厚重与深沉。
其次,从戏剧张力来看,当前主旋律戏剧在表现干群关系时经常会流于模式化、套路化、口号化等,简单粗暴地把党员和贫困群众对立起来。《山茶花开》的导演和编剧显然是有着自觉而强烈的历史意识的,他们没有将个别群众的懒惰和自私一股脑儿地丢给一个叫作人性的东西,而是将他们贫困落后的根源引向历史纵深处:几十年前,年轻的赤脚医生曹大旺因为没能救活本已濒死的患者,遭到了死者家属曹满财夫妇的误解,因这一事件而被取消了行医资格的曹大旺在梦想被褫夺的情况下,萎靡不振、落魄不堪。可以说,曹大旺以及曹满财(榨油能手)本身都不是一无是处的懒汉,他们和当前许许多多的贫困群众一样,有着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要求。在此意义上,扶贫本身也意味着今天的我们以一种人学的立场、一种理解和共情的姿态,同历史重新邂逅并對话。那些镌刻着历史划痕的身体终究被新时代的春风抚慰、治愈并重新塑造。
因此,《山茶花开》里的贫困户不再是一般意义上需要改造的客体,而是脱贫路上潜在的行动者、主体。他们并不缺少智慧,而他们之所以缺失了行动能力,只是缺少一个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或者说从一个画地为牢的封闭自我中得到解放的契机。而在这个意义上,扶贫事业的更深层内涵在于,打破束缚人、压抑人的有形和无形的枷锁,使人成为创造的人、自我实现的人。
最后从戏剧结构来论,歌剧《山茶花开》使用了一种套层结构或者说复合型结构。该剧一方面是有关扶贫的大叙事。在此意义上,历史或时代并不外在于歌剧,并不仅仅是一个背景性的存在;它同时成为推动叙事发展的原动力,并且结构了文本的面貌和走向。另一方面文本又是几个家庭的悲欢合奏,是关于爱情、亲情、希望等的伦理叙事。而这两种结构或叙事又极为有趣地铆合成一个关于解放、认同、民族寓言的叙事。借此,本剧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诗意品格,一种丰沛而素朴的审美情感,一种独特而深切的中国表述。这些家庭中,四姑婆、曹大旺、曹满财等贫困户家庭的舞台呈现均是以第一书记唐猛的在场为前提的。这些家庭各有各的阴霾、各有各的破落,但这是一些正在聚集力量并且能够自我修复的家庭,而为这些家庭注入活力的则是我们的扶贫干部。这形象而有力地传达出党和群众的鱼水之情。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主创们还匠心独具地呈现了唐猛一家:妻子肖燕同样是一名扶贫干部,她和唐猛有着同样的信念与追求。因而,由唐猛和肖燕组建起的家庭正是“橡树”和“木棉”的诗意结合,这也正是人们心目中至为理想的爱情模样。也正因为如此,唐猛逝世后,肖燕的悲伤咏叹才更加地打动人。
总之,这是一部集现实性、抒情性和象征性于一体,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炉的现实主义力作。目前该剧已成功入选中宣部、文旅部和中国文联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文旅部“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2020年度江西省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江西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重点项目,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与旅游厅“重温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项目等。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革命与个人的寓言叙事
由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出品,赣南采茶歌舞演艺有限公司排演的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自2021年4月25日公演以来,好评如潮。该剧取材于罗宏的长篇小说《骡子和金子》,由盛和煜改编、张曼君执导。张曼君是一位在赣南成长、成熟进而走向全国的知名导演,此前她所导演的赣南采茶戏《山歌情》《八子参军》《快乐标兵》《永远的歌谣》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前不久,江西省十一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剧目中,入选的两部采茶戏《八子参军》《一个人的长征》均由张曼君执导。因而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从项目启动到正式演出,能够持续地引发关注和讨论,似乎也不足为奇。
马夫在戏曲舞台上一般是作为龙套出现的,他们鲜有名姓,通常是那些扎着长靠、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们出场前渲染气氛的“活道具”。而在《一个人的长征》中,马夫成了主角。生在乱世,一个马夫会有怎样的传奇?而马夫的传奇与中国共产党缔造的伟大传奇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是该剧着力表现的内容。该剧以湘江突围、骡子回家、马夫救美、黎平篝火、遵义遇险、泸定行乞、草地红星七个篇章,诗意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一位名叫骡子的青年马夫被苏区中央银行马队雇用后的经历。途中他唯一的家当黑骡子不幸被炮火炸死,痛苦不堪的骡子意外发现了黑骡子背负着的箱子里藏有大量的黄金。骡子不为所动、坚守承诺,在红军战士的掩护下,毅然踏上了追赶红军部队的艰险路程,并最终被党的理想信念所感染,加入了革命队伍。
同《八子参军》《红高粱》《母亲》有所不同的是,张曼君这一次放弃了她所熟悉的女性题材,将叙事对象转向了人们很少会去聚焦的马夫身上。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长征》是江湖传奇和红色传奇的交织与融和。第一个传奇是马夫的传奇,这里充分体现了编剧和导演对民间逻辑或者道德力量的借重。在此意义上,我们显然可以将这个故事单纯地解读为江湖传奇。但如果仅仅依凭的是民间道德力量,显然还不足以说明骡子为什么会加入中国共产党。于是该剧就需要将此传奇纳入另一个传奇之中,而这另一个传奇只能是红色传奇。这个传奇是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写就,其根本内容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所以我们就完全能够理解为什么古玉洁会背叛她的国民党家庭,为什么红军战士邱明亮会牺牲自己来保护骡子。
《一个人的长征》在艺术形式或舞台呈现上亦有不少亮点,整部戏可以说既充分体现了赣南采茶戏的艺术特色,又融入了新的艺术元素,使人耳目一新。赣南采茶戏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语言上幽默风趣,气氛上轻松活泼,表演上载歌载舞。《一个人的长征》的人物形象、语言、动作设计等方面总体上是在赣南采茶戏的基本框架之内的。马夫骡子是守信的、憨直的、善良的、机警的,在具体的行动中,又处处体现着小人物的卑微与狡黠。这样的小人物以采茶戏的形式来表现是十分妥帖的。而且该剧开篇就是對传统采茶戏的集中展现,如彩扇舞、矮子步、单水袖等。在具体的舞台布局中,导演又增加了新的元素来丰富舞台的表现力。传统戏曲中我们通常以提喻的方式,用马鞭来代指马;在现代戏里我们也依旧沿用此法,例如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那场的马鞭舞,既较好地突显了杨子荣的雄心壮志,又突出了地理环境的恶劣,还衬托出杨子荣本领高强。在粤剧《还金记》(同样根据《骡子和金子》改编)中,同样使用的是马鞭,并且也有一段十分精彩的马鞭舞。显然,如果该剧仍然使用马鞭,其实是很难出新的。为此,张曼君对道具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她以人偶共舞替代了现实中的骡子、马。所谓人偶共舞指的是将骡子或马的皮影道具与舞者的舞蹈相结合,以此来展示马的性格和行动,既增加了舞台表现力,又使戏剧更加生活化。而龙套化的小树、月亮、星星等既是对传统戏曲艺术形式的创新继承,也是对新的艺术观念的借鉴,因为这些龙套化的小树、月亮、星星等并不单纯是其自身,它们同时具有抒情功能和象征意味。还需一提的是,导演还使用了小合唱队来增强艺术表现力。小合唱队并不只是幕后伴唱,还是舞台呈现的一部分。虽然伴唱演员很少站在舞台中间,但他们也仍然被追光照亮。一方面这些伴唱给舞台换景争取了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按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让观众从叙事中暂时抽离出来,以便重新打量或审视剧中的人与事。
总之,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思想深刻、形式活泼,既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又融入了诸如皮影、蒙太奇等艺术手段和表现方法,可以说是现代戏在美学、思想、艺术等领域的一次大胆探索与实践。该剧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项目”,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与旅游厅“重温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项目等。
话剧《支部建在连上》:红色记忆的再挖掘与新阐释
如果说南昌起义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发端,那么江西永新三湾改编则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和制度正是三湾改编的重要内容,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一次和伟大实践。此后,支部建在连上成为中国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党领导军队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连、营、团都有了士兵会,代表士兵利益,并做政治工作和民众工作。”[3]“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4]因此,对于如此重大而本土的历史题材,江西戏剧界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呈现在戏剧舞台上。
问题在于,三湾改编这段历史显然已经被小说、戏剧、影视等反复地呈现或讲述过了,尤其是已经有了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创排的《三湾,那一夜》(2019年),可谓是珠玉在前,我们还可以如何讲述?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委宣传部出品,唐栋执笔、傅勇凡执导、江西文演集团制作、江西省话剧团创排的话剧《支部建在连上》给出了答案。
《支部建在连上》集中再现的是1927年9月至1928年4月这段特殊历史时期,也有学者称之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话剧以秋收起义我军伤亡惨重,遂移师浏阳县文家市镇为序曲,以井冈山朱毛胜利会师为尾声,用生动的历史事件注解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内在逻辑。仲呈祥指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文艺界的指路明灯,真正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具有一种典范式的意义。这个戏会在中国当代舞台艺术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把这个戏推向全国,彰显了文艺界的正气。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均指出:《支部建在连上》演出一百场,在全国树起了一面旗帜、一个榜样、一个里程碑,奠定了院团发展的正方向,迈开了院团发展的正步伐,树立了院团发展的正能量。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认为:《支部建在连上》遵循历史真实性,深刻揭示历史的必然规律,将政治性很强的戏,完美实现了故事化、审美化、人物形象化的艺术呈现,达到的思想高度和审美高度令人感佩。[5]
《支部建在连上》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就在于该剧站位高、视野宽、格局大。该剧将政治建军、组织建党、革命根据地建设、思想建党这“四个伟大开端”作为思想架构,将宏观历史叙事与微观个人叙事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得观众在明知大事件走向的情况下,也被剧中的人物选择和人物命运所牵动。众所周知,秋收起义时红军队伍很大一部分由工人、农民以及游民无产者构成,如果没有党的思想来武装,这支军队是经不起考验的。秋收起义失败后,部队人数锐减至千余人,军心涣散、人心浮动;再加上长官随意打骂士兵,恶意克扣士兵粮饷的事情时有发生,那些意志薄弱的士兵相继逃脱。小人物刘安才最初就是这样一位意志薄弱的普通战士,而他能够从一个逃兵蜕变为一名共产党员,可以说与三湾改编的重要决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该剧将重大历史事件如三湾改编、水口建党同普通战士的心路历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清晰地展示了“支部建在连上”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对军队的改造。刘安才从一个逃兵到慷慨宣誓:“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这一转变过程,既是刘安才个人在思想上的转变,也隐喻着整个部队在经历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层改造后,由农民军队最终成为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的人民军队。同时该剧在人物塑造上也别出心裁,通过一些具体的细节将历史人物生活化、人性化、情感化,例如通过“分发粮食”“毛式背枪”等细节刻画了毛泽东无私豁达的人物性格。
总之,该剧用生动的细节、巧妙的艺术构思,鲜活而真实地再现了特定而重大的历史场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鲜活饱满,真正实现了历史与审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统一,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红色精品。该剧成功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江西省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重点推荐剧目,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与旅游厅“重温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项目;该剧组荣获第24届“江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赣剧《血火熔炉》:全新红色题材的深耕与突破
主打红色与青春的大型赣剧《血火熔炉》是江西省赣剧院精心打造的献礼剧。该剧取材于电视连续剧《少共国际师》,由姜朝皋编剧、徐明导演。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是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红色队伍,平均年龄不到18岁。从1933年8月成立到1935年2月撤编,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半,但是少共国际师经受住了严酷的考验,为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有不少“红小鬼”日后都成了祖国的栋梁之材,如肖华、彭绍辉等。令人遗憾的是,这一重大题材在我们的戏剧舞台上却长期处于缺席状态,赣剧《血火熔炉》的横空出世,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
革命熔炉烈火熊,青春岁月铸英雄;甘将一腔少年血,洒向长空化彩虹。赣剧《血火熔炉》所开启的正是20世纪30年代发生于赣南苏区的一段鲜有人提及的历史,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个酷烈时代的少年们如何在血与火的熔炼中,从稚嫩的少年成长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民战士。
放眼戏曲舞台,除却屈指可数的少儿戏曲,很少有直接表现少年英雄的大型剧目。这是因为,一方面革命征途的确有着太多的成人英雄需要我们去表现,另一方面这也和戏曲行当有关。一般来说,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娃娃生挑大梁或者说以娃娃生为主的戏并不多见,像《小放牛》(剧中牧童一般由武丑扮演)、《打猪草》(剧中的金小毛早期也是由丑行扮演)这样的剧目虽然展示的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但这些戏一般都比较短,情节也比较简单,并且多以喜剧为主。在此意义上,《血火熔炉》的主创显然有着较为自觉的行当意识和创新意识。该剧时长两个多小时,有名有姓的人物达十多个,剧情则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该剧自2021年4月23日首演以来,好评不断。总体来看,赣剧《血火熔炉》之所以受到观众们的喜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该剧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赣剧《血火熔炉》为我们的戏曲舞台增添了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小英雄形象,比如机敏勇敢的春崽、调皮捣蛋的侯喜、细心热情的甜妹、憨厚鲁直的狗娃、深明大义的陈子涵等。该剧还塑造了优秀共产党员万红梅校长的形象,她既是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卓越女性的代表,又是一位爱護学生的好老师、好校长。因而在她身上既有母性、温柔的一面,又有面对严峻形势时的坚毅一面。可贵的是,这部剧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始终秉持着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从而使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例如剧中列宁学校的李金良老师,他第一次出场时俨然一副老学究模样,所教授的东西也有些迂腐。但是随着李金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的逐渐加深、斗争形势的日渐严峻,他的思想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即由对革命的不理解到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甚至最后为了掩护学生撤退,被残忍杀害。
二是该剧的结构设置巧妙。该剧悬念不断,剧情一环紧扣一环,形成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套环结构。所谓套环结构,指的是在一个整体性的叙事中又同时杂糅着两种或多种叙事,而这些分散的小的叙事单元最终又和文本的整体叙事是和谐统一的。《血火熔炉》虽然讲述的是少共国际师的成长奋斗史,但也同时讲述了生活优裕的国民党高官之子陈子涵的政治选择,讲述了普通群众如李金良、春崽爹等人的思想改造史。因而这部剧本身就不只是对历史的流于表面的再现和背书,而是从精神层面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并进而在逻辑上阐明了:为什么这些所谓的“黄口小儿”能够如此笃定地追随我们的党?为什么国民党高官的儿子会毫不犹豫地背叛他的家庭?为什么一个迂腐的守旧派能够成为革命的最坚决的捍卫者?
三是该剧有着自觉的本土意识。显然,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地方戏精品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对于江西来说,除了红色文化,还有很多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此前,江西省赣剧院创排的《临川四梦》《红珠记》等之所以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不仅仅在于弋阳腔、青阳腔本身的魅力,还在于这些戏是对于江西文化的集中展示。《血火熔炉》虽然主体部分展示的是红色文化,但舞台上多次回荡在观众耳畔的《滕王阁序》则为我们呈现了一种传统之韵、文化之美。同时,《滕王阁序》在文本中还具有隐喻功能,它使观众意识到,就是这样一方人杰地灵的土地,彼时却惨遭涂炭,唯有跟党走,方能得解放。
总之,该剧作为一部诚意之作,不仅填补了题材上的空缺,还以精巧的结构、生动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劇情感染人、打动人。该剧成功入选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与旅游厅“重温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巡演”项目,2020年度江西省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2020年度江西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等。
结 语
初心筑梦,匠心铸魂,艺心向党。江西省戏剧界以话剧、歌剧、京剧、赣剧、采茶戏、杂技剧、木偶剧等多种戏剧样式缅怀革命先辈、展现党的伟大成就、讴歌党的优良传统。可以说,在建党百年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江西省用心打造的一系列红色戏剧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这些戏剧不仅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绝佳素材,同时也为我们开启了凝视历史、现实并且尝试与之对话的某种可能。除上述剧目外,由江西省京剧团排演的现代京剧《望红关》、江西省杂技团创排的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江西省木偶剧团创作的木偶戏《红星照我去战斗》、抚州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拍演的旴河高腔《忠诚》、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创排的南昌采茶戏《兰妹子》、永新县采茶剧团排演的赣西采茶戏《送郎歌》、安福县采茶剧团排演的安福采茶戏《火红的杜鹃》、赣州市会昌县采茶歌舞剧院创作的会昌采茶戏《盘山魂》、鄱阳赣剧团创排的赣剧《生命至上》、遂川县采茶剧团编排的遂川采茶戏《泣血红印》等献礼剧也都凝聚了江西戏剧人的心血,展现了赣鄱儿女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崇高敬意。
注释:
[1]仲呈祥:《待到山花烂漫时—喜看民族歌剧〈山茶花开〉》,《中国艺术报》2021年4月26日。
[2]徐涟:《〈山茶花开〉:赣味浓郁的第一书记典型形象》,《中国文化报》2021年5月25日。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4页。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66页。
[5] 江西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话剧〈支部建在连上〉: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支部优良传统》,《文化月刊》2021年第4期。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为2018 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张曼君诗性现代戏创作特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