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解析
2021-09-14李蓉赵有权
李蓉 赵有权
12.甲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高,其进出口贸易以美元结算。在开放市场条件下,当甲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会下降。关于这一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甲国通货膨胀,意味着甲国商品价格上涨。在别国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甲国购买别国商品相对更实惠,所以购买别国商品的数量会增加,对美元的需求增加。甲国商品价格上涨意味着别国购买甲国商品成本上升,别国会减少对甲国商品的进口,甲国出口商品会减少,出口减少意味着美元供给减少。一方面甲国需要更多的美元买外国商品,另一方面美元供给减少,这样就使美元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美元升值,甲国货币贬值。因此本题选B。
【答案】B
13.202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发布通知明确:2020年6月出台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免收罚息;对于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按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继续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此举()
①意在减少小微企业偿债本金②有利于维持小微企业正常经营③能够加速小微企业资金周转④有助于稳定小微企业就业岗位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有利于维持小微企业正常经营,稳定小微企业就业岗位,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继续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并不意味着减少偿债本金。③与材料无关。因此本题选D。
【答案】D
14.下图是我国2016—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支出变化走势。
附:据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3.6%,2021年拟按3.2%左右安排(赤字率的国际警戒线为3%)。
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积极的应对办法是()
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弥补收入不足③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减少财政支出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据图可知,2016—2020年我国一般公共支出大于一般公共收入,2020年和2021年财政赤字率已逾国际警戒线。这就需要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社会财富,使国家财政收入增长,①正确。同时,国家应当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④也是我国积极的应对办法。相较于①而言,②不是解决财政赤字的积极办法,所以不选。社会保障类开支关系民生问题,相较于④而言③也不是减少财政支出的最佳方案,所以也不选。因此本题选B。
【答案】B
1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规模为8 46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8%,但中国FDI逆势增至2 120亿美元,增幅为14%,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2020年中国FDI逆势增长,得益于()
①中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长率先恢复②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货物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③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外资更具吸引力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大,投资结构改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中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长率先恢复,同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才使得2020年中国FDI逆势增长,所以①③正确。②强调进出口,与材料所述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不一致,所以不选。④强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与材料所述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不一致,所以不选。因此本题选A。
【答案】A
16.某中学7名高一学生,上学时感受到交通拥堵,同时发现专门设置的公交车道利用率并不高。他们用3个月的时间详细调查了本市公交专用道的整体使用情况,撰写出上万字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合理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建议。该报告得到有关专家认可和支持,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一事例表明()
①关注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中学生的责任②开展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③就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建议是中学生的权利④反映公共管理问题时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关注交通拥堵问题是中学生的权利,③应入选。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是中学生的责任,所以不选①。开展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②正确。材料反映的是7名高一学生对公共交通拥堵问题经过调查提出建议,这并非意味着公民反映公共管理问题时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所以不选④。因此本题选C。
【答案】C
17.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农村供水保障、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等工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
①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②推动城市乡村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③优化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具体体现④提高基层政府工作效率的必要途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農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物质基础。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①正确。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流动不断加强。故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城市乡村融合发展的有力举措,②正确。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是优化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具体体现,③不符合题意。我国最基层政府是乡镇一级政府,材料内容与基层政府工作效率不相关,不选④。因此本题选A。
【答案】A
18.现行的《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资产、会计制度,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接受其监督管理,并以适当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据此,正确的解读是()
①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②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③《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④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规定表明,宗教团体等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②④正确。①错误,宗教团体等需要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财务相关情况,这并非意味着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对宗教团体等财务活动进行明确规范,这并不意味着《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所以③错误。因此本题选C。
【答案】C
19.著名书画家黄宾虹观察自然深有领悟,以自然之理来诠释笔法。如“平”似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变”像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在艺术实践中感悟自然,令黄宾虹艺术精进。这表明()
①艺术之理与自然之理相契合②悟出自然之理就能提升人的艺术造诣③艺术造诣水平取决于主体的感知能力④效法自然是提升艺术造诣的重要方法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著名书画家黄宾虹观察自然深有领悟,以自然之理来诠释笔法,表明艺术之理与自然之理相契合,①正确。在艺术实践中感悟自然,令黄宾虹艺术精进,表明效法自然是提升艺术造诣的重要方法,④正确。②错误,“就能”说法太绝对。③错误,“艺术造诣水平取决于主体的感知能力”中“取决于”说法错误。因此本题选B。
【答案】B
20.2020年,电影《夺冠》以1981年到2019年期间中国女排十夺世界冠军为主线,通过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和鼓舞,受到普遍好评。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①人民群众满意与否是衡量文艺作品价值的根本尺度②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③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价值追求④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夺冠》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和鼓舞,受到普遍好评,表明文艺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及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④正确。②错误,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非真实再现。③错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价值追求。因此本题选B。
【答案】B
21.王安石在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的过程中,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字许,始定为“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认识主体的知識和素质影响认识结果③认识是一个包含曲折性的前进上升过程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的认识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王安石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诗句的过程,表明主体的知识和素质影响对客体的认识,也体现了认识过程的曲折性和前进性,②③正确。①与材料无关,王安石推敲诗句的过程不涉及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④错误,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认识。因此本题选C。
【答案】C
22.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习近平在谈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上论述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②新事物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发展进步的③困难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④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是由矛盾的同一性确定的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强调了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所以①正确。新机的孕育和新局的开创需要克服困难,所以②正确。新事物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并非困难越多、挫折越大,就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③错误。矛盾的同一性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联系,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界限,不由矛盾的同一性确定,④错误。因此本题选A。
【答案】A
23.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下图)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
①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③不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不懂得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①与漫画主旨不符,漫画中的“种蛋”行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但没有尊重客观规律。漫画主人公依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而做出“种蛋”的荒谬行为,说明其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但没有认识到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即不懂得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所以④正确,②错误。种瓜得瓜,但种蛋不得蛋,因为这违背了生物的基本规律,要尊重事物的规律,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正确。因此本题选D。
【答案】D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企业是我国知名民族品牌汽车制造商,2008年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努力,甲企业目前已拥有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电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自主专利,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甲企业最初在生产中坚持“垂直整合”模式:自行研发生产零部件,自行组装整车,自主开发汽车软件系统,甲企业由于坚持产业链自供体系,难以在细分市场保持优势,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远低于行业平均增速。2017年,甲企业开始打破垂直一体化传统,聚焦核心技术与整车生产业务,引入优秀供应商,采取电池对外供应、部分零部件向外采购、边缘业务剥离等策略。2018年起,甲企业逐步全面开放汽车的341个接口数据、66项控制权限,向全球开发者提供一个多维的“供应链开放”平台,与供应商共同研究硬件整机集成与软件生态的本土化解决方案。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甲企业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模式转型的经济动因。
【解析】本题以我国知名民族品牌汽车制造商生产经营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模式的演变历程为素材,从经济生活角度进行设题。
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解答时,首先要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系相关知识;其次要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点,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最后要紧扣题意,合理作答。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甲企业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模式转型的经济动因。什么是动因?动因是动机、原因。由此可见,要从甲企业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模式转型的原因、意义或作用或好处等角度回答。甲企业打破垂直一体化传统,聚焦核心技术与整车生产业务,有利于甲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由“引入优秀供应商”可知,甲企业转型有利于发挥供应商比较优势,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及品质。由“引入优秀供应商,采取电池对外供应、部分零部件向外采购、边缘业务剥离等策略”可知,有利于甲企业整合供应商资源,掌握汽车生产的产业链供应链的主动权,从而占领产业链制高点。由“甲企业逐步全面开放汽车的341个接口数据、66项控制权限,向全球开发者提供一个多维的‘供应链开放平台”可知,能够强化技术对外开放与合作,培育产品竞争新优势。
【答案】聚焦关键部件与整车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利用产业分工,发挥供应商比较优势,提升产品质量及品质;利用自身核心技术,整合供应商资源,占领产业链供应链制高点;强化技术开放与合作,加强产品集成创新,培育产品竞争新优势。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为反制有关外国实体危害中国国家利益,2020年9月,中国商务部公布《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为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对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影响,2021年1月,中国商务部公布《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
【解析】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的大背景下,我国为应对国际上日趋激烈的制度规则博弈,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围绕反制裁、反干涉等采取了一系列涉外立法措施。本題以此为素材,引导考生分析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工作在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看清“长臂管辖”等霸权行径的实质危害,进而反对以强凌弱,维护公平、自由的国际经贸秩序,树立法治观念,增强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本题属于“为什么”型试题,可以从必要性、重要性角度回答。由“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可知,推进涉外领域立法能够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由“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可知,推进涉外领域立法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健全涉外法律制度,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由“为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对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影响”可知,推进涉外领域立法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中国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可知,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以强凌弱,有利于维护公平、自由的国际经贸秩序,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答案】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健全涉外法律制度,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中国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反对以强凌弱,维护公平、自由的国际经贸秩序,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
(2)“两个务必”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人生是一个不断“赶考”的过程。就青年如何在人生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提出两点看法。
【解析】本题以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和关于进京“赶考”的论述等为历史背景,综合考查考生运用唯物史观和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求考生从百年党史中正确认识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密码,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
第(1)题属于分析说明题,是小切口题。回答本题时需要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与材料结合起来,精准论述。由“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可知,每一次大考背后的时代在变化,“赶考”的任务一直存在,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在变化,“赶考”的任务从未结束,共产党人要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由“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可知,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及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才需要永葆“赶考”的清醒,时刻接受时代和人民的检验。
第(2)题也属于分析说明题,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有利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两个务必”属于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3)题,知识限定较为模糊,但从设问可以看出应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作答。本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增强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同时又具有相對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赶考”意识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实践要求和人民期盼,是奋斗精神的体现。永葆“赶考”的清醒,才能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才能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2)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优秀思想文化。“两个务必”激励共产党人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砥砺前行。
(3)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本领;锤炼意志品质;涵养道德情操。
注: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年度第13期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研究》(2019JK13-L313)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