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华:风雨中的“逆行者”
2021-09-14叶茜
叶茜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带头人,关键时刻必须先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以下简称“环境一院”)院级公司监事刘庆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连日来,河南省出现大范围极端降雨天气,新乡等地降水量打破历史纪录。针对汛情,环境一院及时召开会议,选派技术人员前往新乡协助地质灾害排查。作为此次行动的带头人,刘庆华勇敢逆行,带领专家组深入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勇敢逆行有担当
7月20日早晨,大雨下个不停,刘庆华心急如焚。位于新乡市北太行山区的辉县市,是地质災害易发区,连续下雨让形势更加危急,刘庆华请示院领导后,带领专家组赶赴辉县。刚到辉县城边,路上积水已30厘米深,有些地方车已很难过去,绕行一个多小时,刘庆华一行才和辉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同志会合。
由于时间紧急,对115个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部排查已然来不及。经过商议,大家决定选择最易发生、规模最大、危险系数最高、易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的隐患点先行排查。
专家组的同事知道刘庆华的双腿曾因严重车祸导致九级伤残,行动受限,建议她不要到现场去,但被她一口拒绝。她说:“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怎么能退缩呢?”她二话不说就坐进了车里。
进入山区后,沿途已经发生多处崩塌,几次挡住去路。刘庆华和专家组为尽快到达现场,决定步行前进。河里的水面基本与路面持平,有的路基已被洪水掏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到沟里。尤其是上陡坡时,水流倾泻而下,让小腿本就因受伤而无力的刘庆华几次差点摔倒。但她一声不吭、咬牙坚持,认真地和大家研判灾情,要求技术人员做好记录,现场提出解决方案。
心系灾情冲一线
7月21日早晨,雨水更猛烈地砸向辉县大地。大家都有些担心:这么大的雨去排查灾害隐患太危险了。虽然刘庆华也担心大家的安危,但她说:“灾情就是命令,现在可能还有不少老百姓住在有危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我们地质人无论是多么危险的时刻,多么危险的地方,都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就这样,大家带着干粮,毫不犹豫地冲进大雨中、盘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没有胶鞋,他们就光着脚、挽起裤子蹚水过,一泡就是好几个小时。两天时间22个危险地质灾害点被一一排查,并建议相关部门做好警示标志和警戒线,建议转移避让群众350人左右。
7月22日,暴雨终于暂时停歇。还没等积水退去,刘庆华又匆忙和辉县市自然资源局的同志奔赴现场,复查风险点。果不其然,很多之前排查过的隐患点都发生了崩塌和滑坡,有的崩塌体已滑塌到百姓的房屋后墙。刘庆华暗自庆幸,百姓都已转移避让,没有因地质灾害发生任何人员伤亡。
在刘庆华的带领下,截至7月30日,他们共排查已知地质灾害点47个,并及时提出了解决建议,为地方政府的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依据,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无私奉献做表率
7月23~25日,经过连续几天的暴雨冲刷和浸泡,山里更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
刘庆华怕安置点避让的老百姓回流,依然没有放松警惕,决定加大排查力度。她将6位技术人员分成两组,加快核查速度。她要求大家严格按照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要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拉网式排查的要求,做到“山到顶、坡到脚、沟到头、塬到边”。
在排查过程中,刘庆华总是冲锋在前,照顾团队成员的安危,唯独忘记了自己。路断了,大家就停车徒步前行,有时为了排查一个危险点,要来回走好几公里路,好几次恰好碰上山体出现崩塌,一块块石头从山上掉落下来,她叫大家不要冒险,但她却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
10多天来,刘庆华始终战斗在最危险的第一线。由于出发紧急,没有带备用衣物,也来不及买新的,她就一身衣服连着穿了6天。湿了就在宾馆用吹风机吹吹,鞋子从来没有干过。
由于连续劳累和蹚水、泡水,她的腿脚每天都肿胀难忍,像被钢丝勒着,每走一步都很痛苦,有时她疼得一夜都睡不着。但她从不吭声,直到回到宾馆,换上拖鞋时才被同事发现,她的脚已经肿得像个馒头。
这就是她,刘庆华,一个普普通通、勤恳耕耘的地质人。参加工作32年来,她干一行爱一行,多次被单位评为劳动模范和优秀党员,两次获得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五一”劳动奖章。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