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照之匠 神用象通

2021-09-14本刊专稿姚鑫华

文化产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面塑艺术

本刊专稿 姚鑫华

见到史秀娟的作品前,对于面塑,我的记忆还停留在小时候家里清明前捏的寒燕儿上。虽然曾经了解过一点雕塑和篆刻艺术,但对于面塑艺术,我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门外汉。之所以敢于硬着头皮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史秀娟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我。

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采集、狩猎、捕鱼、制陶、磨制石器等技术和原始农业的逐步发达,在拥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之后,人类开始拓展出进一步的创造能力,并衍生出原始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意识。在我国,身处大河流域的河姆渡人、半坡人就已经开始在制作农具、兵器、炊具等生活实用器物之余,用泥巴、石头模仿制造人和动物的形象。无论是用于游戏,还是用于祭祀,抑或用于装饰欣赏之用,不可否认的是,原始的雕塑艺术正式产生了。中国大地上广泛流传的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本质上也可以称为一种捏塑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创造器物来满足精神、审美需要的雕塑艺术让人类变得更加高级。在第一次亲眼欣赏到史秀娟的面塑作品时,人类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不由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第一次进入史秀娟的家门,寒暄刚过,环顾四周,一件《嫦娥奔月》飞进了我的视线,整件作品轻灵曼妙,煞是引人注目。史秀娟说这是她今年完成的,作品典故妇孺皆知,远观之,作品中的嫦娥腰肢曼妙,身体呈倾斜向上之态,周身衣袂飘飘,动感十足,作者将嫦娥临风而起的姿态表现得十分到位;近观之,嫦娥面容姣好,“娇眼如波入鬓流”,契合古典文学中对标准美女“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的描述。史秀娟用高超的技法,将经典传说中的嫦娥仙子完美地展现在欣赏者眼前。而嫦娥掌中玉兔,皮毛似雪,模样乖巧可爱。于是,我激动地向作者问道:“真的太好了,您是怎样接触到面塑艺术的?”

青年面塑艺术家史秀娟

1987年,史秀娟出生于朔州市山阴县。垂髫时代,她的姥爷、母亲在过大年前做花馍、在清明前捏寒燕儿,那时她就很喜欢观看学习。在跟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时候,史秀娟用泥巴做出的卡通人物、小动物、锅碗瓢盆……生动形象,得到小伙伴们的羡慕。“七岁时候,我才正式跟我妈学习捏寒燕儿,当时一学就会,我妈就夸我有这方面的天赋。”史秀娟说道。

在家人支持、旁人认可中,史秀娟迅速迷上了面塑艺术。课堂之上也在想着如何才能把人物、动物的形象捏得更逼真一点,当时她的面塑技术在不断进步着。只是,普通白面做的面塑极易开裂、褪色,无法长久保存。尽管这样,中学毕业的史秀娟没有像多数同龄人一样,选择进一步的学校教育,而是专心投入到面塑艺术的创作中去了,所幸的是,家人也比较支持。

近年来,史秀娟还两度外出取经。在成都,她请益于一名姓周的师傅,向他系统了解传统面塑的历史、内容和技法,这拓宽了她的艺术视界,丰富了个人的“技能包”。后来,史秀娟在已有的技艺之中融入新知,参考软陶、黏土、油泥等不同材质的具体方法,形成风格独特的“娟秀面塑”。史秀娟深知学无止境,她人物作品的塑造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于是她踏上去往西安的火车,向一位刘姓师傅请教人物塑造技艺,此次为期一月的进修,让她的人物作品更加地气韵生动。

史秀娟说,面塑艺术在汉代就已经出现,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可谓渊远流长,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或缺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风格细致、优美、精巧,故而面塑是一种中国独有的非物质文化艺术。面塑艺术一般以面粉、糯米粉、甘油、食盐、蜂蜜、白砂糖、甲苯酸钠、水等为原料,制成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门的塑形工具通过捏、搓、揉、掀、挑、压、滚、镶、折等方法完成艺术创作。简单地说,面塑就是把面团加彩后,捏成各种小型物件。面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

史秀娟的创作取材广泛,有的来自于中国艺术史上著名的艺术形象,有的源于民间传说和习俗,有的则源自于传统戏曲等。比如敦煌飞天壁画中的“反弹琵琶”、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听琴图》、《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祖、《西游记》中的人物等等。当然,动物题材也是她的拿手好戏,她也有很多诸如小鹿、孔雀、喜鹊等寓意美好的作品。

史秀娟的《锦上添花》,其创作灵感来自宋代工笔画的扛鼎之作——《芙蓉锦鸡图》。不得不说作者宋徽宗赵佶以艺术家的专业水平和作为皇帝的政治影响力,引领了一代风尚,提高了宋代工笔画的历史地位。在《锦上添花》的创作中,史秀娟秉承“法古而不泥古”的创作理念,融合民间艺术的元素和个人审美,通过其精湛的面塑技艺,完成了对经典的二次创作。此作品中,锦鸡生动传神、羽毫细腻,牡丹设色浓丽、艳而不俗,这幅作品格调明朗,气度不凡,表现出一派雍容华贵的大国气象与浓厚的民族气息。类似的作品,史秀娟还尝试过很多。笔者认为,史秀娟以《锦上添花》为代表的众多面塑作品,不仅拓展了传统面塑的创作题材,而且还改变了传统面塑从属于文化习俗的地位,使面塑艺术成为一个重在审美情趣表达的独立艺术门类,这昭示着史秀娟已经成功完成了对当代面塑艺术的创新。她艺术风格的法古思变,对于坚守、传承传统艺术的艺术家们来说,这种创新精神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面塑作品《踢鼓拉花的秧歌队》

面塑作品《童子莲花》

很多人在看过她的作品之后,无不竖起崇拜的大拇指。史秀娟说,作品参加怀仁市一个博览会的时候,曾有人愿意出五百元买下她的作品。因为实在很中意自己的作品,参加展览也并非为了赚钱,就婉言谢绝了。面塑是她喜欢创作的艺术形式,更是她的审美情趣。

面塑作品《穆桂英挂帅》

不为人知的是,除后期请益明师之外,史秀娟大多数的技艺是自学而成——她从未接受过专业美术学院的理论滋养与技能训练,但她的作品无论从构思,还是从造型,无不体现出了不输于美院科班出身艺术家的艺术功底和准确造型能力。其实,更不为人所知的是,一件件面塑作品从设计构思到完成,工序繁多,工期少则半月,多则数月,创作期间的辛苦与寂寞可想而知——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就是中国工匠精神。每当这个世界进入夜深人静、不再喧嚣嘈杂的时候,史秀娟依旧徜徉在面塑的海洋,用自己的双手,塑造着心中的美好。我问她,艺术创作过程如此漫长,是否有孤独感?她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她回答:“我平时不太爱讲话、对于过于热闹的地方也不怎么爱呆,面塑一直以来就很喜欢,当我每一次完成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孤独了。一生中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足够了!”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据官方报道,到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9.58%。几千年来,处在“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农业社会的中国,正在经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不止一次地指出,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把记忆留住、乡愁留下,是绕不开的重要时代课题。当笔者问起史秀娟规划的未来的艺术创作题材时,她毫不迟疑地说,自己想以农村题材为面塑创作的主要方向。

史秀娟出生于雁北农村,她的成长历程,目睹了三十多年来乡村的发展变化。身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或进城务工、或他乡谋生,年轻一代也与传统的艺术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陌生感。史秀娟说,她想凭着儿时生活的记忆,通过所从事的面塑艺术,追溯缱绻时光流逝中的年代符号:秋收的农民、踢鼓拉花的秧歌队、卖糖葫芦的老人、老家的土炕、节日的旺火……文化与艺术,尤其是很多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来都需要像史秀娟这样不忘初心并能持之以恒的守艺人来传承与弘扬的。他们的存在,才能使得经过漫长岁月淘洗后结晶的文化艺术,会在未来的历史中衍生出更为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在更为广阔的世界里受到人们的关注。

面塑作品《听琴图》

面塑作品《贵妃醉酒》

近几年,史秀娟在朔州市里成立工作室,开启自己的追梦之旅,她的作品也走进了省、市各类文化博览会上,备受关注与好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10月,史秀娟的面塑作品荣获山西省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会优秀奖。同时,她的作品经由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宣传,受到了更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也作为藏品,涌入了来自省内外面塑艺术爱好者的家中。广东地区的客户还多次收购,用以收藏、观赏、馈赠好友,还有人在网络平台表达了想要来朔州跟随史秀娟学习面塑的愿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将来秀娟面塑将会是很多人士认识朔州的一张名片,而史秀娟也会向更多慕名者宣扬马邑文化,讲述朔州故事。

2019年,在朔城区文旅局的大力支持下,史秀娟将她的面塑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秀娟面塑工作室入住朔城区老城文昌阁东的朔城区非遗民俗苑内。史秀娟说,这个工作室是朔城区文旅局免费提供的展品馆,两位当地著名女诗人李嵋屏老师的剪纸艺术,李秀兰老师的香包艺术也与她的面塑艺术作品相邻展览。自此,史秀娟可以与其他艺术家一道,为继承、展示、发展、弘扬朔州历史文化与艺术做出更大的贡献。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谨祝福面塑艺术的守艺人——史秀娟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快乐,遇到更多的好运。

面塑作品《西游记》人物

面塑作品《齐天大圣》

面塑作品《哪吒》

猜你喜欢

面塑艺术
天津面塑:匠心妙手塑乾坤
承地方面塑特色 探创意实践之路——以《面塑鱼趣》一课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山西面塑人物造型动态概括法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面塑的美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