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特征与保护对策
2021-09-14宁秋云陈圆
宁秋云,陈圆
(1.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 南宁 530022;2.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 南宁 530029)
0 引言
广西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端,是我国大西南地区的交汇地带和最便捷的出海通道[1]。广西的港口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海洋生态环境优良,拥有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中华白海豚和儒艮等濒危国家保护动物[2-3]。目前对于广西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的研究[4-5]通常基于短时间的数据分析,本研究统计2008—2018年广西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和污染状况的数据,分析广西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可为广西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本研究采用的海域生态环境历史变化数据主要来自历年《广西海洋环境质量公报》[6]和2018年的监测数据。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总面积约为 6 986 km2[7]。
1 广西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
1.1 海水水质
2009—2018年夏季广西北部湾海域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未达到清洁即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如图1所示。
图1 2009—2018年夏季广西北部湾各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
由图1可以看出,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在2015年为最大值,之后呈减少趋势。其中,劣四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波动减少,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大幅减少,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比大幅提高,整体水质状况有所改善。
1.2 海洋沉积物
对广西北部湾海域每2年进行1次监测,监测要素包括总汞、镉、铅、砷、铜、锌、铬、硫化物、有机碳、石油类、DDT和多氯联苯共12项。2009—2017年广西北部湾海域海洋沉积物的综合质量状况良好,且总体变化不大。
1.3 海洋生态系统
1.3.1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2008—2018年广西北部湾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8—2018年广西北部湾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由表1可以看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基本保持稳定。其中,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较好,海草床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有一定改善。
1.3.2 海洋生物多样性
2012—2018年广西北部湾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图2 2012—2018年广西北部湾海域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由图2可以看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呈上升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海草、红树植物和造礁石珊瑚的种类数量基本稳定。
1.4 入海污染物
1.4.1 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
2008—2018年广西大风江、南流江、钦江、防城江和茅岭江5条主要河流的入海污染物量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2013年经河流入海的污染物总量最大,之后波动变化,2017年有明显增加,至2018年有所改善但总量仍较大。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量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化学需氧量和营养盐等入海污染物总量仍很大。
表2 2008—2018年广西主要河流的入海污染物量 t
由于广西北部湾海域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河流入海处及其附近海域,经河流入海的污染物总量亟须控制并减少。防城港、珍珠港、钦州湾、廉州湾和铁山港等海域的入海污染物是造成整个广西北部湾海域环境质量降低的重要隐患。
1.4.2 入海排污口达标状况
2012—2018年广西北部湾海域的入海排污口达标率如表3所示。
表3 2012—2018年广西北部湾海域的入海排污口达标率 %
目前广西北部湾海域仍未达到“90%陆源排污口实现达标排放”的标准。入海排污口的主要污染物是总磷、CODCr、悬浮物和氨氮,水体富营养化是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主要环境问题。
1.5 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
2009—2018年广西共有北海廉州湾对虾养殖区、涠洲岛海水增养殖区、钦州茅尾海大蚝养殖区、防城港红沙大蚝养殖区和防城港珍珠湾珍珠养殖区5个海水增养殖区,海水增养殖区的环境质量能满足养殖功能要求(表4)。
表4 2009—2018年广西海水增养殖区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北海银滩海水浴场和防城港金滩海水浴场的环境质量总体为优良,无明显影响游泳者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因素。其中,北海银滩滨海旅游度假区的环境质量很适宜开展休闲观光活动,部分时段不适宜的主要原因是天气不佳。
各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均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未达标的现象。①涠洲岛珊瑚礁国家海洋公园。2014年红树林群落的结构和类型基本保持不变,且林相良好。2018年水质良好,除溶解氧和铅各有1个站位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其他站位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珊瑚礁覆盖度总体保持稳定状态,共鉴定出造礁石珊瑚35种,活珊瑚的平均覆盖度为27.2%,种类数量较2017年有所增加。②山口红树林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014年部分海域仍受营养盐和重金属(锌、铅和汞)的污染,其中营养盐和石油类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独墩和竹山;沉积物环境质量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2018年水质较2017年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磷酸盐;除有机碳外,其他沉积物指标全部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山口红树林群落和林相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群落结构和类型保持稳定。③北仑河口海洋自然保护区。2014年部分站位水质超标情况严重,达到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汞、磷酸盐、无机氮和石油类。2018年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磷酸盐、锌和汞;沉积物质量良好,除有机碳外,其他沉积物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红树群落继续维持原有的种类多样性和生境完整性。④钦州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2014年水质良好,绝大部分海域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个别站位的石油类和无机氮含量较高;沉积物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生态环境比较稳定,没有出现新的珊瑚白化和死亡现象。2018年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沉积物质量良好;监测发现大型底栖生物7种,栖息密度为34.6个/m2,平均生物量为3.43 g/m2,种类数量和栖息密度有所下降。
1.6 海洋垃圾
2009—2018年防城港白浪滩旅游区、钦州三娘湾旅游风景区和北海侨港海水浴场的海洋垃圾监测内容包括海滩垃圾、海面漂浮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种类、数量和来源等。监测结果表明,各年度海洋垃圾均以塑料类垃圾为主,占比超过50%。
1.7 海洋灾害
广西北部湾海域沿海的主要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岸侵蚀、海雾和海水入侵,每年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2014—2018年未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年均6.49亿元,主要致灾原因为风暴潮和海岸侵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的海洋灾害共有3次,分别为1409号“威马逊”台风风暴潮(24.66亿元)、1415号“海鸥”台风风暴潮(3.64亿元)和1621号“莎莉嘉”台风风暴潮(2.37亿元)。除2014年外,其他年份的海洋灾害损失总体偏低,主要原因是影响该海域的热带气旋数量总体偏少、强度偏弱以及风暴增水未与天文高潮位相叠加。
2 保护对策
2.1 建立部门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并相互配合,将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纳入本辖区工作计划,落实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责任。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与统筹的职能,建立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同时加强对行动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评估和督促检查。
2.2 加大生态修复资金的扶持力度
继续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广西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加强对资金的统筹整合与管理,持续加大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力度。推动落实海洋生态补偿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机制,规范生态补(赔)偿的鉴定评估,提高生态补(赔)偿效率,加强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专款专用。
2.3 加强陆海统筹和联防联控
加强近岸海域、陆域和流域环境的协同综合整治,形成陆海统筹和全面治理的模式。限期治理超标的入海排污口,优化排污口布局,实施集中深远海排放。开展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削减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大力推进各类海洋保护区的规范化管理,严格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加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滨海湿地和海岛植被的覆盖率。完善主要海洋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以及海洋环境监测、监视、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8]。加快海洋生态补偿和损害赔偿等制度建设,加强海洋行政执法监察工作,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开发利用海洋的活动。
2.4 针对性推行生态海堤建设
在确保海堤物理防护功能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海堤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9]。生态海堤建设规划应遵守的科学准则包括:尽可能保留海岸原有走势和地形,摒弃岸线“取直规整”的传统思路;尽可能保留和修复原有海岸植被,构造陆海过渡带,缓坡入海;海堤绿化尽可能使用乡土滨海植物,减少使用城市绿化常规树种和外来树种,杜绝生物入侵种;临海侧海堤堤脚是陆海生物廊道的链接点,应尽可能构造异质生境,有利于物种交流。
推行生态海堤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只有水利、海洋、应急、防灾减灾、林业和旅游等多部门联动,才能建设好集海岸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海堤;另一方面,要建设多功能生态海堤技术团队,集海堤生态概念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各项技术于一体,助力理想走进现实。
2.5 推进海洋生态修复
扩展中央资金支持的使用范围。将中央资金支持的方向从海域、海岛和海岸带修复扩展到海洋综合管理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能力建设、监测工程、海洋文化宣教、海洋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
推进项目申报和管理的制度化。制定中央海域使用金申请和管理规定,确定每年项目申报的时间、步骤和要求;各地提前谋划,建立项目库,积极上报条件成熟的项目申请资金;加强项目技术指导;加快制定生态恢复的技术规程和技术方案,完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