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港港口定位及发展策略探析

2021-09-14赖炳超

福建交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作业区临港港区

■赖炳超

(福建省泉州港口发展中心,泉州 362000)

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对标世界一流港口,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区域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泉州港如何立足自身区位优势, 通过有效利用港口资源,强化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来发挥港口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发展策略[1],以更好地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

1 泉州港港口的发展现状

泉州港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 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处于我国两大经济中心“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中点。 截至2020 年底,泉州港已规划形成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3 个港区的发展格局,共拥有生产性泊位50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10 个, 设计年通过能力约2790 万t。 除锦尚作业区鸿山热电厂10 万吨级煤炭专业化泊位以外, 最大泊位5 万吨级, 最小500 吨级。 泉州港有主要航道14 条,最大通航等级可满足10 万吨级集装箱船乘潮单线通航。2020 年,泉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6679.98 万t, 集装箱、矿建材料、煤炭及制品为泉州港三大主要货类,吞吐量5683.70 万t,占全港吞吐总量的85.09%。 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4279.30 万t(225.92 万TEU),占全港吞吐总量的64.06%。

2 泉州港港口的发展条件和机遇

2.1 建设交通强国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共同指导交通强国建设,同时,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为港口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内涵。 我国港口行业进入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泉州港总体规划(2020-2035 年)》获批,泉州港必须要加强岸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保护,提高已有设施和新开发资源的利用水平, 提高港口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水平,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

2.2 闽西南协同发展的需要

协同发展区的建设离不开港口的支撑,港口发展是引领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快速崛起的突破口和支撑点。 泉州港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支撑,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与“海丝”沿线港口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助力“丝路海运”联盟建设,提高服务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的保障能力和水平。

2.3 临港经济的发展保障

福建省90%的工业总产值、85%的工业增加值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呈现集群化发展模式,泉州港后方临港产业在龙头项目的带动下,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产业链不断延伸。 在腹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下,集装箱运输仍处于上升空间。 这就要求泉州港要加快大型专业化泊位、深水航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整体运输能力,为临港经济的发展提供通畅、便捷的运输保障。

2.4 两岸合作发展的前沿平台

泉金航线是福建省重要的“小三通”航线之一,因此要把握这一良好机遇,完善对台运输的软硬件环境,努力发展对台运输的重要枢纽,将泉州港打造成为两岸合作发展的前沿平台。 两岸实现“大三通”后,对台海上直航不断扩大并常态化,对台货物运输需求有所增长, 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对台客运及滚装运输有望成为泉州港吞吐量重要增长点。

3 泉州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区域经济、综合交通和港口群的发展[2],泉州港港口发展中一些不足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高速公路、跨海大桥、铁路等通道日益完善,改善了沿海港口与腹地的交通联系,导致港区(点)之间的内部竞争加剧,受后方集疏运条件及后方陆域限制,目前成规模的作业区仅有石湖、围头及锦尚3个作业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仅10 个,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 (2)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不断聚集,产业对港口的要求逐步提高,泉州港规模效应差、专业化程度低、部分港区(点)港城矛盾也日益凸显,零散布局的现状难以满足产业集中布局的发展需求。

4 泉州港港口发展定位分析

4.1 规划布局

2021 年1 月,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泉州港总体规划(2020-2035 年)》。 泉州港规划形成“1港3 区6 作业区1 作业点”的总体发展格局,即泉州港由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3 个港区组成,将发展成为以内贸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矿建材料、煤炭等散杂货运输,逐步拓展集装箱外贸航线, 对台客货运输优势突出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总平面布置规划主要成果如表1 所示。 综合分析预测泉州港2025 年、2035 年货物吞吐总量分别为1.06 亿t、1.18 亿t,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380 万TEU、500 万TEU[3]。 具体来看,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3 个港区的功能定位如下:(1)泉州湾港区由石湖、锦尚、秀涂3 个作业区组成,依托环泉州湾中心城区的发展,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继续发挥在国家内贸集装箱运输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拓展近洋外贸航线,是兼顾腹地经济社会所需干散货和件杂货运输及服务对台客滚运输的综合性港区。(2)深沪湾港区由深沪1 个作业区组成,根据后方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主要发展散杂货运输,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3)围头湾港区由围头、石井2 个作业区和东石1 个作业点组成。 依托并服务于后方石材资源和建材工业发展, 重点发展石材、粮食、件杂货和对台直航运输,逐步拓展集装箱运输功能,开拓外贸航线,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表1 总平面布置规划主要成果

4.2 发展定位

4.2.1 泉州港是福建省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福建省资源相对贫乏, 每年都从省外调入煤炭、铁矿石、油品、粮食等大宗物资,水运则是调运这些物资最为经济的方式。 泉州港后方重点发展机械电子、化浆造纸、建筑建材等产业,在福建省产业布局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疏港铁路的完善, 泉州港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通道将进一步打通,将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连结点,区位优势明显。

4.2.2 泉州港是福建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泉州港宜港岸线长,湾内掩护条件好,可造地的滩涂广阔,优越的资源条件造就了泉州港得天独厚的港口和临港工业发展优势。 福建沿海已经形成了煤、油、矿、箱,对台客、货运输等较为完备的运输体系。 泉州港在内贸集装箱运输、对台客、货运输等方面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2010 年以前,泉州港一直保持福建沿海内贸集装箱第一的地位。

4.2.3 泉州港是泉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泉州市经济已连续22 年位居福建省首位,目前已培育出纺织服装业、鞋业等5 个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泉州港承担了泉州市能源、原材料和地区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任务。 福建省提出建设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形成“两极两带六湾区”的发展空间布局,泉州港所在的泉州湾港区又是六大湾区之一,这就要求泉州港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发挥更大的价值。

4.2.4 泉州港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的重要平台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语言相通,具有大陆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优势。 由此带动泉州与台湾之间的客、货海运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使泉州港成为巩固壮大对台运输业务,扩大对台运输辐射范围,提升对台通道的综合能力,推动闽台经济融合发展的前沿平台,以及福建中部地区对台经贸合作、人员交流的重要枢纽。

5 泉州港港口发展策略

5.1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稳步提升港口发展能级

港口开发建设无论是集装箱码头还是件杂货码头,均需配套大面积堆场,在当前围填海政策收紧的局势下,宜争取进入交通运输部修编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将重点发展项目列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以利项目获批建设。 泉州湾及围头湾港区后方已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对集装箱运输有较大的需求,因此规划泉州港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应主要向泉州湾港区集中,加快石湖和锦尚作业区的建设开发,形成集装箱专业化的港区,发挥集装箱运输的规模效益,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使集装箱运输的服务范围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拓展。 其他港区则应根据临港产业发展需求,适度布局集装箱运输能力。

依托港口布局的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广泛,形成了杂货码头分散布置的格局,随着泉州市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杂货运输的需求将随之扩大,应以港口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依托,施行陆海统筹发展战略,加快石井作业区的连片开发建设,重点发展以矿建材料(石材)、钢铁等为主导的通用货类运输特色品牌, 推进临港区域连片开发,以“港-产-城”联动的一体化效应引领港口及临港片区的发展之路。 规划泉州港逐步取消规模小、效率低、竞争力弱的港点,通用货类运输功能向泉州湾、围头湾港区集中,其他港区根据后方工业及县市经济发展适度建设。

5.2 提升三通服务水准,推动对台经贸合作升级

把握与台湾特殊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等“五缘”优势,积极在两岸“应通尽通”上深入探索实践,助力两岸经贸合作升级。 加快推进泉金客运码头迁建,提升对台客运码头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对台冷链物流及滚装运输业务。 提升对台货运直航通道服务能力,增强对台辐射范围,扩大对台滚装运输需求。 规划泉州湾港区秀涂作业区和围头湾港区石井作业区为对台旅客及滚装货物运输主体区, 其他港区则根据需求适度进行旅游客运泊位布点。

5.3 培育多元产业体系,增强港城综合服务功能

坚持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实现“港-产-城”协同发展。 统筹配置资源,充分预留相应的港口岸线和陆域资源,满足物流和临港产业发展要求。 发挥重点龙头项目对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功能,重点推进后方物流园区和临港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延伸港口码头产业链,增强临港产业集聚能力,形成港口与临港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5.4 拓宽多元合作渠道,深化区域港口协作发展

秉承“整合资源、共同投资、合作开发、利益共享”原则,鼓励多方投资者参与港口区域建设和运营,从而减轻码头建设的资金压力,保证码头工程的快速建成投产, 在短期内形成规模优势和影响力,进而增加航线密度,吸引其他航运企业开展航运业务。 积极与厦门、福州等福建沿海地区港口合作建立航运综合信息平台,促进形成便捷高效的航运信息交换机制。

6 结语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和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泉州港发展需要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聚焦目前港口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强化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重点推进泉州湾港区石湖作业区、围头湾港区石井作业区整体连片开发等,实现港口资源利用的最大化[4],提升港口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港口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作业区临港港区
上海临港的海
上海比你想象的更需要杨超越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数字化采油作业区配套机制的管理思考
高速公路作业区动态限速值仿真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