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手机依赖症”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2021-09-14卞文志
文/卞文志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健康上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据媒体对2 012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4%的受访者支持幼儿园和中小学禁手机,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83.5%的人是幼儿园或中小学学生家长。
手机依赖给未成年人带来危害
《通知》明确提出,学校应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其实,这些都并非新规,早在2018 年8 月30 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就作出了明确规定。然而,一些地方对文件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由此引发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尤其是防控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校内外的在线教学大大增加,也助推了中小学生手机的使用。
从深层看,相关规定未能全面落实,也有学校自身的原因。比如,近年来,我国很多中小学在进行教育创新时,都把利用电子产品教学作为创新的指标,一些教师动不动就布置电子作业,或要求学生下载某款App。在此情况下,教育部再次发布专门规定,无疑颇具教育价值和规则意识,可谓见微知著、意义深远。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围绕“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入校园”的争议持续不断,而一些学校尝试用没收方式力禁学生携带手机的做法,也时常发生。此次由教育部办公厅发文作出“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的规定,显然是对该争议性话题的一锤定音,其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与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教育部门的此次“禁令”,并非只指向学生玩手机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学生视力的保护。这显然与几年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的要求一脉相承。相较于对维护课堂秩序的显性功能,使用手机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危害势必更容易被忽略。2021 年7 月13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表示,为全面评估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情况,2020 年9~12 月我国全面开展了近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2020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 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而高中生近视率的高比例,无疑是来自小学、初中阶段用眼过度和用眼不当的日积月累。
说到青少年近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被指为主要元凶。电子屏幕的不断闪烁,使眼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晶状体过度屈曲,极易导致眼睛疲劳;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子产品,更会加重疲劳,造成近视度增长;专注屏幕,眨眼次数少,泪液蒸发快,还可能导致眼干燥症发生。由此可见,严格管控学生带手机进校确有必要。目前,中小学生带手机进学校已是普遍现象。家长为孩子配备手机,大多出于随时联络方便的需要。因为工作原因,接送孩子时间不能完全保证,在上下学的路上,既需要掌握孩子的行踪,也便于孩子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随时寻求帮助。
此外,像初、高中生日常外出,需要手机支付、导航等功能;且疫情期间,也需要出示健康码。可以说,在智能手机已成人们生活必需品的时代,在客观上,孩子带手机是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出于孩子安全,配备手机却被严重滥用了。手机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各种危害,已经成为较为严重的现实问题。且不说由此引发的视力严重下降趋势、沉迷网络游戏之害,仅对正常课堂秩序造成的影响,就常常令教师头疼不已。加上有些中小学生自制力不够,不仅课间玩游戏,甚至课堂上也机不离手。更令人担忧的是,手机里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也严重污染孩子的精神世界。近年来,各地都出台了一些禁止带手机进校园、进课堂的措施,但由于标准不统一、操作性较差等缺陷,效果并不如人意。
学生依赖手机原因涉及多方面
对于手机依赖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危害,涉及许多方面。如学生玩手机游戏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反映在学习成绩上,还会影响其健康心理的发展、社会技能的培养。其实,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游戏,是与他们的教育环境分不开的。像农村地区,一些留守儿童玩手机的现象相对严重一些。主要是由于隔代教育的模式。爷爷奶奶对于孩子的管理和培养,不像父母那么精细。对于这些学生的不规范行为,一是难以发现,第二是发现了也难以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可以说,由于教育和监管的缺失,面对手机游戏,孩子们几乎毫无抵抗能力。
此外,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家长与孩子沟通已经对手机形成了依赖。尤其是对中小学校中的寄宿生群体而言,手机是他们与父母保持联系的重要工具。对于此,《通知》指出,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接下来,在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通话需求这一问题上,学校要尽快拿出与禁止手机进校园一样的积极行动才行。例如:上海某中学2018 年就设立了“养机场”,专门存放学生的手机,学生在规定时间才能使用。一旦违规,手机还将被放进“停机场”。学校德育处老师表示,现在学生已养成习惯,家长也非常支持。
事实上,《通知》并未一刀切禁止手机入校,而是强调“原则上”,为现实的各种需求保留了一定的弹性。学校切不可为了省事,从管理的便利出发,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而忽略了学生的现实需求。显然,《通知》作出了方向上的指引与原则上的要求,但学校要落实好这一文件精神,保持管理的一致性,更多的功夫还应在《通知》之外,在细节抓紧落实之中。《通知》既是给学校管理提供了政策支撑,也是给家长和中小学生立了规矩。
值得一提的是,在反对学生携带手机进课堂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很多老师同样患有“手机依赖症”。手机禁入校园,也利于纠正教师的教学方式,利于拉近师生在课堂上的距离,使教育教学更有“人气”、更有活力。
手机禁止带入课堂各方积极遵照执行
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作为学生、家长和学校等相关各方,不但要将有关规定落实到位,还需要采取禁、疏结合的办法。比如,“禁”就要赋予学校以及教师依据校规进行处理的权力,舆论应为保障学校处理权创造有利的环境,学校也应优化内部管理措施,在处理过程中,避免因简单、粗暴的方式激化矛盾;“疏”则是要求家长和学校在做好管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细致、到位的需求服务,并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此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尽力满足学生使用通信工具的实际需求。
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应有规矩意识,自觉自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规定,按照家长和学校的要求,合理、科学地使用手机。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中小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不仅具有通信功能,还具备上网、游戏、社交等多种功能。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尚不健全,自制自控能力较弱,对社会事物缺乏成熟的分析、判断,极易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甚至受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还会直接影响集中、高效的良好学习氛围,不利于青少年专注学业及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有效摆脱依赖手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学生要懂得正确使用手机既是一门必修课,又是当下在学习中健康成长的一部分。只有在使用手机时将“管理”与“自觉”相结合,才能在使用手机时化“危”为“机”。
家长在管理孩子正确使用手机时,要善于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孩子沉迷其中。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要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便捷功能,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要试着理解孩子的需求、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同时,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学校在将手机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之中时,应严格按照《通知》进行实施。
总之,遏制校园手机乱象,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需要师生同破“手机依赖症”。教育部适时出台《通知》,让手机回归本来的工具地位,为各地加强校园手机治理提供了依据。令人欣慰的是,通知并没有简单地一刀切,一律“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而是捍卫了教育教学秩序的严肃性,“原则上”不得带手机进校园又照顾到了特殊情况。认真落实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还需结合实际出台更为细致规范的规定。同时,老师要带头、家长要配合,共同摆脱师生“手机依赖症”,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