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山水画的笔墨情趣

2021-09-14金霄

河北画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倪瓒赵孟頫王蒙

金霄

新疆艺术学院

社会状况的转变以及绘画自身演变的发展规律,使得先前宋代文人所提倡的文人画观念尤为突出,受到元代文人画家们的一致推崇。在其特殊的政治结构迫使入世文人因不得重用而借助山水花鸟找寻仅有的归属感,同时以书入画突破宋代的院体式绘画,追求笔墨趣味和诗书画印的全面结合。

文人画大都是抒情遣怀的作品。强调个性与突破,在思想情感上的表达更为突出,寄情于花鸟山水以表现内心独特的情感。将书法写进画中从而展现笔墨情韵之趣,元代山水画也因此发生了重大性的转折,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新征程便也由此开始。元代的赵孟頫在这种变革中则起了重要作用。元世祖忽必烈驾崩后,由于复杂的政治结构,赵孟頫深感在朝中受到严重排挤,不久便辞官归隐山水。在艺术上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书画家,鞍马花竹,人物山水和书法刻印样样精通。受其影响,妻子管道升、弟弟赵孟吁、儿子赵雍和孙子赵彦徵以及外孙王蒙等都在书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绘画理论方面,赵孟頫强调“书画同源”,回归古典线的形式美。“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倘若能做到这些,便能够知会出书法和绘画在用笔上其实是一样的原理。于是赵孟頫大力主张绘画中应当融进书法行笔中的中侧锋运笔,线条也应有疾徐、顺逆、转折和顿挫,反对用笔纤细、设色浓艳、风格柔媚的南宋院体画风。

赵孟頫作品的两大特点:工整和疏放。《秋郊饮马图》则是工整繁密特点的代表作。图中描画了牧马人初秋时节在荒野放牧群马的壮阔画面。近景画一湾清澈的湖水,一群骏马从岸边树林中疾驰而过。中景原野一望无垠。画面层次分明,比例得当,有深远的空间感。《秋郊饮马图》不仅沿袭了唐代以及宋代的山水画绘画传统,用色雅致,笔法用劲且浑厚但在细节上又不失变化,描绘细致入微,但整体效果却简括而静穆,有古朴博大的气魄。

反之疏放画风的代表作则是《鹊华秋色图》。此画描绘的是秋天鹊山和华不注两座山(今山东境内)的秀丽景象。鹊山缓缓隆起形如草帽;华不注山陡峭挺拔高耸入云。清雅朴素的画风,潇洒灵动的笔法,清幽淡雅的韵味,“一洗工气”。

赵孟頫时刻谨记着师法自然,同时也极力提倡以书笔入画和向古代绘画学习。“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吾师。”在这种认真观察的影响下,画家深入体验的精神使其获得了巨大成就。

在赵孟頫的影响下,“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在山水画方面宗法董源、巨然,融化李成,重笔墨,尚意趣,画中结合书法诗文。

黄公望其一生归隐山林,大部分时间都以书画为寄托,作画多用水墨作画,浓淡相间,在画面中展现出雄浑苍劲之感。曾著《写山水诀》:主要剖析了山水画法中不忽视师法造化这一论点,在山水画论中颇受重视。他的作品有《江山览胜图》、《富春大岭图》、《富春山居图》、《秋山无尽图》等。

书本曾记载,黄公望晚年流连于风景优美的浙西,曾在富春江边的山坡上造了一座房子,自称“小洞天”,并在这里住了好几年。由此《富春山居图》(如图1)便诞生了。据记载,这幅画作者画了三四年都没有完备,经常整体在荒山乱丛中久坐不起,仔细领略山水朝暮的变幻,兴之所至,便从衣袖中掏出纸笔,画在纸上。“沉郁变化,几与造化争神奇 ”。以水墨干湿和浓淡交错,山顶多矾石,秀逸、古拙、温润、苍莽。“大痴画格超凡俗,咫尺关河千里遥。 ”同代画家倪瓒在题画时说,洒脱空灵的笔墨就好比王羲之的《兰亭序》一样,是一幅“圣而神矣”的作品。但这件名作却命运多舛,曾险些葬身火海。据记载,明朝末年吴洪裕颇爱此画,生前交代家人一定要将此画烧掉殉葬。他的侄儿吴静庵不忍心传世佳作被烧从烈焰中将它抢救出来。从此,它被截为两段。后一大段于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流入清宫,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一小段漂浮流离终在1956年落脚浙江省博物馆。

图1 《富春山居图》

文献曾记载,“元四家”中的倪瓒洁癖极其严重。有一次特殊情况,他让客人留在他家住宿,在夜晚中听见留宿家中的客人有咳嗽声,第二天一早,就让仆人在家里家外仔细寻找吐痰的痕迹。仆人没有找到就敷衍他说,留宿的客人将痰一口吐在窗外的梧桐树叶上了,倪瓒马上就命人将沾有痰的树叶剪下,扔到距离他家很远的一处地方去了。常言道,画如其人,笔墨之间流淌出萧散、清疏的气韵,独具个性,自成一家。流有传世代表作《渔庄秋霁图》(如图2)。

图2 《渔庄秋霁图》

秋雨之后天气逐渐放晴,湖面宁静开阔,湖水山石、树木坡岸让人简直想要泛舟湖上一览盛世风光。当18年后,他又重新在这幅画上题诗:“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褚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坡对面床。” 从画的风格来看,笔墨雄秀清润,气象苍茫。结合江南太湖一带岩石的具体特征,宗法董源山水的平远之风,开创别具新意的折带皴。倪瓒尤喜爱用枯笔画古树,从用墨的浓淡、干湿变化中流露自己的主观情趣,不追求形似然而画面整体却滋润浑厚。国学大师陈振濂曾评价说:“《渔庄秋霁图》是倪云林艺术格局中的定鼎之作,也是他的技法发挥得最称极致的得意之作。”

“元四家”中,如若将倪瓒的山水画称为疏体,那么与之对应的王蒙的山水画则就是密体,其中《葛稚川移居图》就是以繁密取胜的代表作。

王蒙在《葛稚川移居图》展现了葛稚川为寻丹砂携家带口搬迁去罗浮山的具体场面。就葛稚川,其家中世代信奉道教,受其家庭影响,他年少就学习神仙导养的方法,研究炼丹术等,曾著道教典籍《抱朴子内外篇》等。据说交州产有能够炼丹的矿石,葛稚川就举家南迁,进罗浮山安心炼丹。图中崇山峻岭,绵延起伏,只见一匹瀑布飞泻直下,奔入山间流泉,穿过茂密的丛林浸没溪石流向远方。山路盘盘旋旋崎岖难行,葛稚川一家人还在山脚艰难前行。精壮的葛稚川身穿道袍,牵着一头梅花鹿快步前面领头,走到木桥上停下歇息回头张望,呼喊着后面的人快马加鞭,加快赶路。整张画构图饱满,上至山峰树木下到山脚溪石,但各物象布局得当,画面满而不堵,繁而不乱。用笔繁密紧凑,画山石多以干笔淡墨为主,加之细笔短皴和小斧劈皴勾画。岸边各块岩石之间的灌木丛更是详密描绘,用青绿朱红等一些明亮的颜色来勾画树叶和周围的树干、桥梁单一的赭色形成对比,衬托出枝叶的茂密繁厚,富有生机勃勃之意,鲜亮明快。

受家庭影响,王蒙自幼便饱习诗文,善书画,尤其画山水独具特色。其画大多描绘的是自己隐居山水的悠闲舒适而又宁静安逸的平静的生活,在描绘景色时,运笔极富条例转变,疏落有致,构成独有特色的解索皴和牛毛皴等笔法。王蒙除《葛稚川移居图》外,还有总所熟知、广为流传的《青卞山隐居图》、《具区林屋图》等也都是其代表作,并流传至今。

元代山水画家,除以上介绍的几家外,还有多作水墨渲染的高克恭,喜爱画烟雨苍茫之景的方从义;承袭马远、夏圭之风,气概苍劲洒脱的孙君泽、卢师道、张远等;画风坚实秀丽的唐棣、刘伯希等;还有王振鹏、李容瑾、夏永等著名界画家。历史的标高,文明的代表,一斑可窥全豹,有知识,更有情怀。

注释

①语出元代赵孟頫《秀石疏林图》:“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②语出元代赵孟頫《题仓林叠轴图(其一)》:“桑苧未成鸿渐隐,丹青聊作虎头痴。久知图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我师。”

③图片来源:https://image.cnki.net/tempfile/ 1013004279.nh0008_s.jpg

④语出 明代李日华《六研斋笔记》:“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 石丛木深?中坐,意态匆匆,人莫测其何为,又每往泖中通海处, 看激流轰浪,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

⑤语出《清閟阁集》(卷八)倪瓒《题黄子久画》:“大痴画格超凡俗,咫尺关河千里遥;惟有高人赵荣禄,赏伊幽意近清标。”

⑥图片来源:https://image.cnki.net/tempfile/ 1019650677.nh0006_s.jpg

⑦语出元代倪瓒《题渔庄秋霁图》: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

⑧语出陈振濂《谈中国绘画史(二)南宋~元末》: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9

猜你喜欢

倪瓒赵孟頫王蒙
倪瓒题跋在书画作品中的意义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上篇 笔走龙蛇 冠绝古今
讨源皇象 规模右军 试论赵孟頫对章草的复兴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感动王蒙的一句话
图说书法(155)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元末画家:洁癖是—种生活方式
《倪瓒·墨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