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2021-09-13梁达成阮敏仪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临床效果

梁达成 阮敏仪

【摘要】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的临床治疗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并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择视网膜病变早产儿25例,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入选患儿均实施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分析患儿治疗后产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25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常见表现为结膜充血、结膜囊分泌物以及发热等,其中结膜充血13例、结膜囊分泌物10例、发热1例、眼睑肿胀1例。结膜充血、结膜囊分泌物发生率高于发热、眼睑肿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雷珠单抗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药师需根据药品的属性和特点,对雷珠单抗注射液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加强对早产儿的药学监护,保障早产儿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雷珠单抗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4-0043-0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ROP)是引发儿童致盲的首要因素,属于新生血管疾病。治疗首选激光光凝治疗,但是光凝会致使患儿的视网膜受到损伤,甚至致使周围视野丧失,不仅难以控制患儿的病情,同时会对其视力预后造成不利影响[1]。有资料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着直接关系,对于此类患儿而言,其玻璃体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会有所上升,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注入后可将玻璃体的VEGF含量明显降低,从而消退病变新生血管[2]。为此,本文对本院近两年收治的视网膜病变早产儿25例展开研究,分析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后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样本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病变早产儿25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数据进行研究。25例患儿中:男、女分别为16例、9例,最大胎龄31天,最小胎龄25天,胎龄为(26.44±1.63)岁。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符合视网膜病变早产儿相关指征;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试验的方法和目的知情,且临床资料完整,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视网膜疾病遗传史者;足月儿。

1.2.方法

本次入选的25例患儿均在本院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生产企业: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批准文号S20140003;规格2 mg∶0.2 mL)的ROP早产儿,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双眼玻璃体注药”。早产儿取仰卧位,常规眼局部消毒,稀释1/3的0.1%PVP冲洗结膜囊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用小儿专用型开睑器打开右眼; 于颞下方角膜缘后1.5 mm,垂直进针,注射雷珠单抗0.025 mL;左眼手术操作同右眼,注射雷珠单抗0.025 mL。之后予以抗生素眼膏在结膜囊内进行涂抹,并对眼部进行包扎,完成治疗。治疗后配合抗感染治疗,使用的药物为滴眼液,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25例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评估指标为结膜充血、结膜囊分泌物、发热、眼睑肿胀,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 26.0中输入所有样本资料,并开展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χ2,表示形式为率(%);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共收集25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用雷珠单抗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患者,患者基本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基本信息分析显示,结膜充血13例、结膜囊分泌物10例、发热1例、眼睑肿胀1例。结膜充血、结膜囊分泌物发生率高于发热、眼睑肿胀(χ2=14.2587、9.4406,P=0.0001、0.0021)。

3?讨论

近年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患儿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3-4]。该疾病主要是指早产儿(长时间吸氧、孕36周以下以及低出生体重)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出现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等状况,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失明。疾病发作后患儿常见临床表现为动静脉迂曲扩張、视网膜周边部血管末梢可见毛细血管(如毛刷状)、玻璃体出现混浊、视网膜新生血管增多以及视网膜出血等[5-6]。患儿出现以上疾病状况后需及时接受检查与治疗,进而为其机体健康提供保障。雷珠单抗注射液是临床上常见且有效的治疗药物,为抗新生血管因子的药物对新生血管引起的黄斑变性以及水肿等疾病治疗具有显著疗效[7]。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雷珠单抗注射液为肠道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液中的产物,包括有生物活性的裂解片段VEG肽链氨基端110氨基残害多肽(VEGF1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可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和渗漏。该药物可以有效阻碍血管受体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而有效抑制视网膜新血管生成以及黄斑区血管渗漏[8-9]。

雷珠单抗注射液主要是抗新生血管的。如果黄斑部有新生血管,使用该药物能够明显减轻黄斑部的水肿,对去除新生血管具有积极意义,其疗效显著。近年来雷珠单抗注射液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相关研究学者表示[10],这个药物并不能去根,还有可能会复发,所以有时候需要多次用药,临床在对患者实施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发病原因,坚持对因治疗,进而实现最佳疾病治疗效果。除此之外,雷珠单抗注射液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结膜出血、眼痛、视网膜出血以及玻璃体漂浮感(飞蚊症)等,以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与注射过程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时患者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同时注意说明书的不良反应和禁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一种抗生素眼药水,主要用于感染性的炎症,比如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症以及眼睛表面受到外伤等造成了结膜的创伤或者角膜上皮的缺失。左氧氟沙星在预防感染中具有显著疗效。

本文研究中对患儿出现的结膜充血、结膜分泌物以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状况给予患儿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对该药物过敏者需禁止用药。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属于抗生素、激素类型的药物混合制剂,主要是用来治疗一些急性炎症反应及过敏反应。但是需要谨慎的考虑适应症,对于一些过敏反应疾病可以选择这种类型的药物,使用的时候要定期监测眼压。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对治疗免疫炎症性疾病效果好,在相关医嘱指导下用药可以显著提升疾病康复速度。除此之外,目前临床关于双眼同时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尚待研究。相关研究学者表示,若双眼同时接受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可能会使全身暴露量升高;进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升高;雷珠单抗注射不得与其他抗VEGF药物同时使用。若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状况,临床需及时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进行停药处理,并及时为其调整治疗方案,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雷珠单抗注射液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比随着患儿的胎龄的增长而上升,数据显示雷珠单抗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多发于28周以上的早产儿,其主要原因与本次调查的患儿中胎龄大于28周的早产儿的存活率要比胎龄小于28周的早产儿要高,导致胎龄大于28周以上的早产儿出现雷珠单抗药品不良反应比例高。同时,早产儿生理特点是各方面系统都没发育成熟,对于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所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故使用雷珠单抗后的患儿应该密切监护,建议在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中更加的密切监护。

综上所述,雷珠单抗注射进早产儿玻璃体后,其视网膜功能发生的改变,促使 ROP 病变消退,降低眼内出血风险。除了治疗之外,雷珠单抗的使用也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结膜充血和结膜囊分泌物,作为临床药师对药品的认识,及时与医师沟通,密切监测患儿用药后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根据雷珠单抗首次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点来对患儿进行重点的监护,当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及时给出针对性的监护建议,减少药品不良反应造成危害,保障患儿治疗过程的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新吉夫,李琳,杨丽萍,等.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临床疗效及视网膜功能发育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131-134.

[2] 洪艺洋,李甦雁,刘亚鲁,等.雷珠单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对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0,38(6):522-526.

[3] 吴丰月,盖春柳,杨宏伟,等.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1型阈值前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20,40(5):478-481.

[4] 董南.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9,41(3):218-221.

[5] 郝换青,潘雪梅,张小燕,等.玻璃體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及转归过程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7):1-3,9.

[6] 张学敏,祁海燕,冷非.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4):150,153.

[7] 杨莉,晏玲,郎瑜.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联合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4):147-149.

[8] 孙晓,陈鹏,汪鑫,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9,37(1):26-29.

[9] 陈龙凤,高华顺,王改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谷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49-352.

[10] 李国平.眼底激光单用和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完全吸收时间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6):186-187,190.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临床效果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