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究

2021-09-13陈万霞华洁蓉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究

陈万霞 华洁蓉

摘 要:文章分析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中的策略与优势。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结合产生了一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对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究;“电子技术与技能”

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1.1  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传授知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其特点为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素质,重复制轻创造。传统教学模式过度强调学生的记忆和复制,而没有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生长点。事实表明,这种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当今E时代教学相结合的发展需要,也很难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人才。

1.2  E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和冲击,学者尝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E时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觉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觉、主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这是一种将教学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模式。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中的实践

2.1  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理论性强,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很难掌握。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文件精神,以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发展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从学生特点、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着重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及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力求至善、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为今后就业或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2.2  教学内容与任务

“电子技术与技能”是职业学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专业技能课程,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与技能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电子电路安装、检测和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教学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训练电子装接与调试的技术能力,强化电子制作与维修的职业岗位意识[1]。

2.3  教学平台选择与建设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给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专业技能課程“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带来不便,但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为一线教师,不得不深思如何更有效地把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我们选择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学习通平台,以团队形式把各自建设好的课件等相关资源导入平台并克隆给团队成员,包括教案、资料、作业、考试等各个环节,并细分为课前自主探究学习、课中合作探究学习以及课后拓展探究学习环节[2]。

2.4  教学实施过程

本课程课堂教学实施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线上“自主学习”以发现问题;课中线上线下共探“知识技能应用”以解决问题和“成果交流评价”以提升成效;课后线上“知识升华”以拓展应用。

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中555时基电路及其应用为例[3]。

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资源库,明确学习要求与提交的学习成果材料,通过自主学习,师生、生生互动,促进思考,引导学习性投入,发现共性问题,从而为课中活动积累宝贵素材,提高教学效率。

课中:教师集中点评课前共性或典型的问题,针对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学习。具体教学实施骤为:第一步:创设情境,明确任务。通过对生产任务的引领,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明确相关岗位职责;通过小组合作,主动完成生产任务。通过课前预习,完成收集所需的知识点任务,并记录收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第二步:岗位分工,角色扮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合理的计划,包括分析原理图,明确制作内容、步骤和要求。发挥学生的角色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工作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第三步:仿真模拟,提高效率。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原理图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操作方案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从效率、难度、成本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用最佳方案,然后通过仿真模拟,验证方案可行性,最后进行实施。第四步:小组合作,有效制作。为了使学生在加工过程中避免重复的简单的错误,教师示范,辅助视频;学生注意观察和总结,认真做好记录;学生扮演生产线组长、检测员、装接工、调试员等岗位角色。第五步:线上线下自评互评,共促成长。各组长汇报本组的成果,各小组对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平台投票,线上线下共同填写学生评价表,并做好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后: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555时基电路综合应用的拓展内容和相关探究任务,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趁热打铁,继续探究555时基电路的更多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在课堂实施中,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开展了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模式研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养成不分时空、积极主动的习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突破时空”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3 课程实施效果

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电子基本知识和在学习通平台上所拥有的学习资源进行简单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探究和制作的兴趣,做到了投其所好,授人以渔。具体成效如下。

3.1  课前课后线上多样化资源,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很好地体现能力成长比知识增长更重要,每个环节都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预习环节中,学生根据老师发布的任务和要求,收集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有用的信息,到“提问”环节学生提出自己思考过的问题,再经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解决大部分问题,到“讨论和答疑”环节中师生间、生生间思想的碰撞,再到最后的“展示”环节同学们检验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都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老师独立讲授知识点,这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学习通平台递进式导入任务,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教师由重视“教”转向重视“学”,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学习通教学平台,把平时难懂的概念弄清楚,学生能够反復看,随时看,为学生预习、复习、自学提供方便。从作业完成数据看,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3.3  多元化评价体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课前,教师针对本次课的重难点及学生特点由浅入深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学生先学习,再完成对应的任务,最后根据评价表如实填写;课中,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完成情况及评价表,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有针对性地攻克重难点;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拓展任务。教师通过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评价、课中线上线下混合综合评价,结合课后线上评价,能够系统地、多方位地了解学生对本次任务学习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从而真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 不足与反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探究,进一步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提升技能实训能力,拓宽学生的制作视野,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与深造打牢基础。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更高,如学校网络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进程,在课前和课后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另外,由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仍有待提高以及学校硬件实施相对有限,影响到了学生亲友团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团队根据专业技能课程的性质和学校学生特点及自身条件的实际情况,第一次尝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项目式教学中的探究,在摸索中前进并积累经验,肯定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但我们向各界专家与同行学习,并和学生一起在探索中完善与成长。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通过学习通等平台自主学习,以及电子产品制作与测试软件的进一步学习与探究,跨系部、跨学科组建团队平台,学习探讨更多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升个人在教学中的信息技术素养,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 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很多不足,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行安排时间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提高了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王飞.多维互动 交叉融合—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J].高教学刊,2021(4):101-104.

[2]卢博,路艳琼.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以高等数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242-243.

[3]荆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2015(9):98-100.

(编辑 王雪芬)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究
“讨论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究
执行力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究
“讨论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究
初中英语核心问题下的“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究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怎样搞好边远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五情”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基于企业平台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