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学意义

2021-09-13荣婧文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人与自然

【摘要】文章通过中西方哲学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反思,提出艺术家可以通过艺术的方式警示人们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国山水画体现的传统环境理念,到西方大地艺术的观者直接作用于艺术与环境融为一体,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应平等对话。

【关键词】人与自然;中国山水画;大地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168-03

【本文著录格式】荣婧文.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学意义[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168-170.

一、人与自然關系的认知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谐社会的自然关系体现在方方面面,在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一直是艺术家表现画面的出发点之一。处理好人与自然、自然与认识、认识与实践这三种对哲学、艺术都有着重要意义的关系,对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艺术美学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一)孔子的人与环境理念

我们可以从哲学家那里了解到中西方的人们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很早的时候就产生了,并且十分深刻。2500年前孔子就对环境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见解。这些见解经过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理论。孔子虽“子不语怪力乱神”,对鬼神敬而远之,但对天地万物却崇敬有加。也许是生产资料匮乏所致,对自然有着极大的敬畏。同时,孔子的“克己”思想其实是另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这里的“克己”经过几千年时间的融合改变已经变得极端,其本意不是消灭作为人的基本欲望,而是克制过剩私欲,能够维持不管是人类个体还是整个社会的基础运转即可,以减少带来包括精神意志上的或是社会、自然环境上的负面结果。赞扬“一箪食,一瓢饮”不铺张浪费,不过分捕捞猎杀。如此久远的时间之前孔子就意识到自然万物有其规律,诞生了相对理性客观的观点,放在今日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时常给人震撼之感。

(二)马克思思想的自然认知

马克思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马克思与恩格斯表示“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无法割裂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类在艺术上等诸多方面都以自然为对象,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但是又不同于其他生物,人具有自主性、主观性,好像为人类所用,对自然界的事物表现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我”倾向。他的观点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对研究此问题在艺术等领域的表现产生了极大的帮助。研究此关系在其他学科的表现势必要充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性的认知。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事实上在生物学来说,人类是一种高级灵长类生物,确实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人类虽然在自然界建立了自己的文明,走上食物链的顶端,拥有了其他生物不具备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等优秀品质,拥有了高级认知,但是即便如此,人类只有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而自然脱离人类却可以继续存在,甚至会比有人类时的状态更加良好,所以人类是归属于自然界的便可以理解了。人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也就是人与所生活的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现代人类对自然做出的一切都无法称作真正的改变,是自然包容了人类,看似对自然的改变实则在漫长的发展中,终究会影响到人类自己。所以不要一味的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所谓的胜利,而是抱有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观点来观察自然,与自然相处。

二、人与自然在意识形态中的体现

(一)中国山水画的自然之美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基础准则。它要求人类善待自然界的一切,要对自然之物抱有敬意,要力争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画中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要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开始算起,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开始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出现。

《山水画序》记载宗炳,“好山水,爱远游,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可见宗炳十分的喜好游山玩水,对山川湖河心向往之,寄情于景。以澄清虚隐的胸怀观看自然。他提出人在观看自然的时候一定要人与自然相融合,即“应目会心”的观点,领悟自然界之真理,巧妙的反映真山真水,对自然之美,自然之趣有所感应。《山水画序》是中国画历史上第一篇集中探讨山水画创作理论的文章,在我国绘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从多个角度来阐释和探讨山水画的创作心境、艺术表现及审美感,是集大成者。宗炳的著作对中国山水画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出的积极的观点使人们开始对自然之美的绘画开始了讨论,开始了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绘画的先河。

宗炳认为,绘画山水自然之美,要加强精神的寄托,画家在绘制山水画时不能一昧的追求良好的视觉效果,这样只能做到“应目”,想要追求“会心”就要对人与自然之关系有着深刻的自我理解,表现人与自然之融合,寓情于景,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类相互影响包含。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绘画就提出了完整的对人与自然关系在画面中表现的绘画理论,中国人对山水自然的追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是深刻而悠远的。大好的河山以它清新的气息和斑烂的色彩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物的胸怀,这美好的自然培养了艺术家们清新脱俗,出淤泥不染的高洁品质,产生了大量的优秀的艺术作品。

(二)西方绘画对描绘自然的初步探索

在西方画中自然的表现更多的是侧重具体事物的描写,最早出现于15世纪,开始是很微小的题材,直至19世纪从浪漫主义开始才获得了一定的地位。西方体系的绘画对人与自然的反思和纯粹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意识在画面中的体现并没有中国来的久远,他们更多的是对人本的思考,对环境和自然的描写也更加写实。在整个西方艺术的传统中,风景与再现的联系很紧密。西方绘画更加的通过环境来展现人类的生活状态,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绘画,追求自然之和谐总是最终的目的。

想要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就要不断地反思,这是我们去追求美好愿望的基础,也是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想获得如此的关系,就要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误区。不要抱有征服自然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古今中外,有很多艺术家、艺术流派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了这一认知,得以给自己的作品带来无尽的灵感,创作出优秀的能够警醒平民大众的作品。

三、自然之美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一)中国古代山水画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表现

在我国艺术创作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往往是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其中,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背景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开端,初步探索了人物与自然和谐的存在于画面的可能性。仔细观察《洛神赋图》,虽然看起是人物画,但是其本质确是山水画在推动画面故事性的展开。顾恺之很早就开始涉及山水自然画的理论及创作,所以这张画可以看作是当时颇具代表性的艺术创作。

魏晋以后,人们正常的审美活动开始包括亲近、观赏自然,体验自然之趣。于是艺术创作上的表现就是描绘自然山水美变成为主流。艺术家们开始对新的审美课题,即自然,展开探讨。受此影响,至唐、宋、元、明、清都有所延续,产生长久的发展。

唐代画家张琨,以画松石、山水著称于世的,《历代名画记》卷十中记其:“尤工树石山水”,之前也记载了“树石之变,穷于张展”。《宣和画谙》中也有这样的记叙:“衣冠之行而一时名流,善画松石山水。”张躁的画面总是一种凌厉逼人的气势,画的意境已经达到了古代文人毕生追求的境界,即道的境界。在赵子昂看来,张操的画是“人间最少”“幽深平远,如行山阴之中。”张躁的画面总是能引发联想,给人以独有的意境。而此意境的产生在他的艺术观点中就能略知一二。

他最著名的是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高度概括了我国古代绘画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原则,艺术创作是以自然为师,达到物我两化之境界,才是绘画的内容,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所以并不是对山水花草的模仿,而是以自然界的生命为师,人类与自然的同一性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中国人对山水的理解总是试图看清其与人关系的根本或者说是真相,这与中国一脉相传的儒法道观念不可分割。艺术家们总是从此出发,以此为契机创作,深度探究我们为什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周围的环境似乎万年不变,而人从中汲取灵感和生存必要的资料,我们与之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当代艺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1.大地的包容

西方人或许并没有东方人这样深受意识形态中人与自然所表现出的关系的影响,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环境在艺术中的研究和追求已经深入灵魂,即使在深受西方绘画影响的现代社会,描绘山水之意境也依然是重要的创作内容。大地艺术家认为,界限不应该存在于艺术与自然之中,艺术是无处不在的,艺术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的物质生活之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主义运动欲求,艺术自身的发展需求增加,大地艺术应运而生。这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对自然理念的强烈的回应,艺术家试图通过艺术手段来唤醒人们的自然意识和生态观念,也由此带来了积极的社会意义,有更多的人受到震撼,产生反思。

大地艺术家们以大地和自然场所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和载体,注重艺术表达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将作品与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大地艺术在场所上也有很强的特定性,艺术家们会对场所进行修改,在此之上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与特定的环境有极强的贴合性,而且艺术家们所用的材料大多为可降解的有机材料,不管多么惊心动魄的艺术,最终都会和自然融为一体,回归开始。

安迪·高兹沃斯就在他的个人纪录片中表示“我很享受能用自己的手在自然中发现并创造一件东西,捡到的可能是一块锋利尖锐的岩石,也可能是几片羽毛或是树叶,我喜欢用‘自然每一天给予我的材料来创作,如果今天下雪,那我就用雪来创作;如果碰到今天树木落叶,那我就用树叶来创作。” 西方艺术家们更倾向于将自然界之物运用于艺术创作中,将不同的自然之物作为表达意念的媒介,将有机物用于艺术的表达过程之中;而不是像中国艺术家一样认为万物自有归处,倾向于表达心境,通过描绘自然万物表达物我合一而不是直接运用。安迪·高兹沃斯的作品有一个共性,即只存在于短暂的时间,这也是他对自然的理解和表达。

这其实是一种相当正确和平和的对自然的观念,大地艺术家们从自然界获得力量,在植物与大地之间。这也是大地艺术充满生命力的原因,它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当艺术品出现,真正的将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大地艺术倾向于艺术品在自然历程中自然的湮灭以体现生命的蓬勃和时间的短暂即回归自然,与其说艺术家改变了大地不如说是大地包容了艺术。

2.紧密的联系

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作品《绿色河流》,在包括东京、洛杉矶、斯德哥尔摩、莫斯等地分别实施。埃利亚松将原本的河流通过无污染的绿色染料染色。此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反映和社会舆论。在斯德哥尔摩,民众反应激烈,开始质疑河水变绿是否因为某些工厂泄露,政府监管不力。于是埃利亚松出面澄清,河水恢复,民众才停止质疑。有趣的是在洛杉矶发生了相反的情况,据说因为桥梁和混凝土堤坝的遮挡,变成绿色的河流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斯德哥尔摩的人们因为误认为河水受到了污染而恐惧,又为不久后的恢复正常而感到庆幸。也许是洛杉矶太多的钢筋铁瓦消磨了人类对自然变化的警惕心,这似乎也映射出大城市的环境窘境与人们对此的漠视。两个城市不同的反应是这个艺术品最有趣的地方。

事实上,《绿色河流》单纯这件艺术作品并不富有完全的意义,当艺术品本身与观赏者即人类的反应和做法相融合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品。观赏者的反应给这件艺术品赋予了更深刻和更讽刺的含义,艺术家和城市的民众共同完成了这件《绿色河流》。所以艺术品并不能孤立的存在,尤其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想有所体现的艺术品,所回归的永远是联系。

艺术家们用敏感的神经、敏锐的视角创作促使人们反思,先行艺术者们用自己的实践给予后辈忠告,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长远的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的关系。

四、学会正确的运用自然规律

随着人类的發展,社会的建立完善,技术的更新换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地受到冲击,导致巨大的环境问题出现。如果想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努力建设文化支持,为其提供帮助。艺术创作有着可以广泛传播、快速传播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引导人们,给予灵魂的升华。带着一种深度反思,深度追求的意识,对人类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曾斯指出,我们最常见的行为往往可以引起非常深远的结果,且不受控制,当此时变得常见时,我们就可以越清晰的意识到我们那些违反自然、违反本质精神的观点就越站不住脚。在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出,人类往往对集体行为产生的短期后果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认知,却总是在深远又长久的影响中缺乏认识,只有在严重的后果出现时才施施然想起自己以前的行为。艺术家和哲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问题的原因,反思人类与社会的关系。哲学家们提出问题,提出方法论,提出反思。艺术家们则通过绘画、雕塑等带有强烈冲击性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之所以站在今天的位置上是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到自然规律并熟练的运用它,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力量之源,是我们同其他生物最大的差别。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家和艺术家的眼光长远,力图通过自己的方式,告诫人们要学会控制生产行为,以及预见强行改变自然所引起的深远后果,反思自己的错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袁伯诚.对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艺术反映的探索[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53-59.

[2]万宜伟. 触摸大地[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12(6).

[3]曾红. 浅析马克思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5(11):91-92.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1.

作者简介:荣婧文(1996-),女,山东济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画。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人与自然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分析《青草在歌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中国山水画对景创作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