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研究综述
2021-09-13张星
张星
摘 要: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研究,呈现逐步深入的态势。总体来看,学术界在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现实意义、实践路径及方式方法,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有效机制和模式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缺乏从学生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和成果,从高职院校角度出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行的相关研究和成果甚少。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进” 研究综述
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习近平思想”)作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论述的重点内容。从国内对习近平思想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习近平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研究已经展开。现将国内对习近平思想“三进”的相关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
从国内对习近平思想的研究来看,在中国知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词搜索,共找到3,562条结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三进”为主题词搜索,共找到115条结果;百度搜索输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找到相关结果约62,500,000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找到相关结果约1,470,000个。上述数据显示围绕习近平思想的研究正处于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并且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对习近平思想的”三进”研究,作为习近平思想应用研究的组成部分,还处在方兴未艾的状态。
二
从当前国内对习近平思想的“三进”研究来看,涉及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共有综合整体研究、路径研究、理论思考、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长效机制、话语体系、评估体系、模式研究、新媒体背景、实效性研究、实践策略研究、世界意义、研究综述等方面。目前,学界的研究重点侧重于三个方向:综合整体研究、路径研究、较宏观的理论思考。
1.对习近平思想“三进”的综合性整体研究。此方向是目前习近平思想“三进”研究所发表论文最多的,一般涉及高校习近平思想“三进”的意义、原则、途径和方式方法等,并且往往是以具体的学校实践活动为例进行阐述的。此类研究虽然从内容上看体系庞大,囊括了多个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但往往泛泛而谈,内容大同小异,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可操作性,缺乏创新性。
陈方芳、张明海[1]在文章中对习近平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全过程进行了回顾,阐述了融入的理路和机制,认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关键要做到“三进”,对于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价值意蕴。既要从基础、关键、目标三个层面积极探索有效推进习近平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实现理路,又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建构融入的长效机制。
张毅翔[2]研究认为整体性推进习近平思想“三进”工作具有坚实的哲学依据、现实根基、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应从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四个维度理顺习近平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互之间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三进”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在“三进”工作的推进实践中,遵循整体性的辩证本质、目标指向、空间结构和发展特性,突破重点并带动整体工作,协同各要素保障总体方向,构建课程“三大场域”交叠强化功能,激发创新性保持活力与效力。
2.对习近平思想“三进”的具体路径的研究。当前对于习近平思想“三进”具体路径的研究著述比较多,并且往往基于高校或教师的具体实践活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的相关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可操作性。在具体方式方法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缺乏结合新时代特点的创新路径。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开拓更多更有效的习近平思想“三进”路径,相关论述基本凤毛麟角。
李玲、刘锐腾[3]在文章中认为课堂教学活动要守好渠、种好田。要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此外,还要紧抓課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相应的网络教学活动,促使习近平思想进入党团支部、学生社团,以及社区和网络。
刘荣材[4]以“概论课”为例,论述了正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思想的科学内涵,以教材本身的逻辑及内容框架为依据设计“三进”的教学逻辑,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方式,正确处理好“三个有机结合”,以此推动习近平思想的“三进”工作。
3.对习近平思想“三进”的理论思考。从宏观理论角度对习近平思想“三进”进行思考往往是研究人员擅长之处,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文章和著述较多。不管是从战略的角度,还是从改革的视角,对“三进”的理论思考是比较系统的和深入的,给人以较大的启发。但是在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方面还需要加强和落地。这些思考的实际意义和实践效果如何,还需要检验。
崔健、刘雨思[5]通过对习近平思想“三进”的战略思考,阐述了习近平思想的“三进”,是当前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三进”工作的时代意蕴,深刻把握本质规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需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个功能发挥的根本在于完成“两个重大转移”,实现从理论体系通过教材最终向价值体系的转化。他们认为这既是思政理论课教学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王殿文[6]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推进习近平思想的“三进”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为大众所掌握的重要途径。既要正确理解“三进”的内涵与意义,更要理清“三进”的思路与逻辑,还要立足思政课教学改革视角,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三进”的方法与途径,才能取得实效。
4.对于习近平思想“三进”的机制和模式的研究已经开始起步,但研究成果较少,相对于“三进”机制和模式的研究甚少,目前中国知网只有2篇文章专门探讨模式问题。
(1)习近平思想“三进”相关机制的研究。
郑尚植、赵雪[7]论述了用习近平思想占领学生头脑这一思想阵地的重要意义,探索了“三进”的机制和实施路径。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意识形态工作,对思政课老师来讲,用习近平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不可推卸的伟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因此,积极探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有效机制和实施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三进”机制建设包括进教材的机制、进课堂的机制和进头脑的机制等三个方面。但总体来看,在机制建设内容上论述比较单薄,主要讲了几个进入途径,属于初步的探讨。
(2)习近平思想“三进”相关模式的研究。
何承云[8](175-177)认为习近平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已经成为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指南。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三进”是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当前的头等大事。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的特点,何承云在文章中提出了习近平思想“三进”的“1+2+N”模式:一个围绕、两个融合、N个主体。围绕进学生头脑,实现学校与企业、课堂与课外、信息技术与“三进”工作、教育者与被教育对象两方面融合,充分发挥多种育人元素和多个育人主体的作用。
5.目前中国知网专门针对高职院校习思想“三进”工作进行研究的文章只有4篇,加上涉及高职的文章,合计16篇。因此,针对高职开展的习近平思想“三进”工作的相关论述和研究,侧重点在“三进”路径的研究,模式和机制的研究目前还有待深入和拓展。
(1)高职院校习近平思想“三进”路径研究。
王佳[9]研究认为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仍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对新思想的精神实质与深刻内涵缺乏精准、稳定的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和发挥实践育人的教育功能,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帮助高职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悟领习近平思想。此外,还应该帮助高职大学生理清认知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认知促进实践,以实践反作用于认知,使学生将自身对新思想的认知与感悟付诸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要把习近平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落到实处,就应该从“认知、情感、意志、行动”这四个维度出发,学会辩证看待实际问题,实现知行合一,即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才能在高职院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习近平思想“三进”的一个长效机制。
李娜[10]研究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为大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义务,应该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创建一种“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把占主体的课堂教学、定期开展的实践教学、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断加强的师资建设、多方挖掘的教学资源等五个方面结合起来,将新思想更加深入全面地融入高职思政课程,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实现三全育人。
冀巧英、何晓卉[11]研究认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习近平新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有效路径包括:一是把现代新媒体技术运用在思政课教学中,增强时代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加强舆论引导,突出典型示范;三是研究习近平话语的特点并应用于教学;四是以第二课堂为抓手,在实践中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杨婕音[12]主张从高职教育实际和学生特点出发,围绕一条主线,坚守两大阵地,融入三大课程,搭建四大课堂,创新五大载体,即所谓的“12345”体系,实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生动、扎实地实现“三进”目标。
(2)高职院校习近平思想“三进”模式研究。如前所述,何承云针对高职院校特点提出了“1+2+N”模式的工作思路。
三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研究的总体认识。目前学界对习近平思想“三进”的研究还处在蓬勃发展的起步阶段,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课题未来会成为习近平思想研究的一个重点。从当前学界对该主题的研究成果来看,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充分认识到了习近平思想“三进”,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二是结合思政课教学和不同学校的实际对于习近平思想“三进”存在的问题、实践路径或具体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探索,比较具有实操性和可推广性;三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相关机制和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总结,比较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启发意义;四是对习近平思想“三进”的效果如何评估进行了可贵的初步研究,并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广意义的成果。
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一是对习近平思想“三进”的有效机制和模式的研究需要不断深入,以保证习近平思想“三进”的深入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二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教学管理和教师视角出发,缺乏从学生视角的相关研究成果;三是对习近平思想“三进”的研究,大部分是从普通高等学校的角度出发,从高职院校角度出發进行的相关研究和研究成果偏少。
参考文献:
[1]陈方芳,张明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全过程:回顾、理路与机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2]张毅翔.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整体性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
[3]李玲,刘锐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3).
[4]刘荣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路径探讨——以“概论”课为例[J].高教论坛,2019(1).
[5]崔健,刘雨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战略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4).
[6]王殿文.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若干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7]郑尚植,赵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有效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
[8]何承云.高职院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9(19).
[9]王佳.高职院校大学生新思想教育路径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2).
[10]李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职思政课程路径研究[J].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
[11]冀巧英,何晓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路径研究——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为例[J].传媒论坛,2019(11).
[12]杨婕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