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主义教育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1-09-13安静

文教资料 2021年17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爱国主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静

摘   要: 民族高校,是民族地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字时代先进的非遗管理理念,搭建非遗博物馆,建设非遗数据库,有益于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更直观、更立体地接触非遗信息,热爱文化、民族和祖国。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走出一条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的特色之路,开发民族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延续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血脉,让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生信仰教育全过程。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爱国主义教育   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一个民族精神脊梁的建构。藏民族的唐卡、锅庄、藏戏等非遗,彰显着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代表着藏民族的辉煌文化底蕴。民族高校思政教育体现特色教育、融入民族元素,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离不开民族文化,离不开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嵌入及文化的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走出一条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的特色之路,意义深远而重大。在当今电子文明时代,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推陈出新,开发民族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延续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血脉,十分重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做到爱国主义教育“知行合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瑰宝。民族高校以爱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进行思政教育,情感上延伸到热爱本民族,最后上升到民族团结和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升华,形成爱文化、爱民族(民族团结)、爱祖国的育人新理念并贯通于学生确立爱国主义信仰全过程。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做到爱国主义教育“知行合一”。

(一)将文化教育转化为信仰教育,上好思政课。

思政教育的本质是信仰教育,是情感认同教育,是内心接受到行动上体现的“知行合一”的导向式教育。“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民族地区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是争取人心的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民族高校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着眼民族因素与文化因素,从当地特色文化入手,因势利导,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民族团结,达到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知识人才。因此,将文化教育转化为信仰教育,上好思政课,最终形成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定教学方法。

将文化教育转化为信仰教育,上好思政课,按照这样的思路四川民族学院受益学生达数千人,例如:学校设置了康巴非遗研究中心,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让非遗成为大学生触手可及的存在。比如四川民族学院藏学院开设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和非遗课程,已毕业四届学生,人数约800余名;四川民族学院美术学院开设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和非遗课程,已毕业四届学生,人数达600余名;四川民族学院教育学院开设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和非遗课程,已毕业四届学生,人数达600余名,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开设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已毕业四届学生,人数达500人。整个学校受益学生达数千人,四川民族学院的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大放异彩。

(二)将情感认同教育转化为信仰教育,上好思政课。

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将外部优势转化为思政课内在的资源优势,从民族地方文化认同转变为情感认同,从爱民族文化转变为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感认同,生动、形象、触手可及的情感认同教育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努力建设大学生受益无穷、真情动人、永远怀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例如: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邀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巴塘弦子传承人扎西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岚安锅庄传承人黄能贵担任主讲教师,为学生们现场教学巴塘弦子和岚安锅庄。通过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拓展了音乐舞蹈学院课堂教学的内容,拉近了同学们与甘孜州本土非遗文化的距离。将情感认同教育转化为信仰教育,上好思政课,最终形成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定教学方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突出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特色。

(一)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手段创新——以非遗为媒介。

民族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基因作为支撑,从文化遗产中提取文化经验、文化认同部分甄别整理,把有价值的部分内化为大学生心智的一部分,例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王不屈不挠的奋勇精神和保卫民族和族人的战斗精神,都可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从非遗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会事半功倍,将大学生培养成为负责任的人和公民。可以创新思政教育授课方式,将爱国主义思政教育课程内容从“基础知识型”向“专题讲座型”过度。例如:四川民族学院美术学院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稻城亚丁的阿西土陶的传承与发展”讲座,传承人宋炬通过介绍阿西土陶的传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其分类、用途,向学生传递非遗文化,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

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有益于思政课程在学生中“走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民族团结进步为载体,积极探索构建和完善“爱文化、爱民族、民族团结、爱祖国”教育,例如四川民族学院学生自发组织了“康巴美术研究所”“唐卡艺术协会”“锅庄协会”“康巴话剧团”等文化团体,大学生思政课程学生开始“走心”。

(二)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授课过程创新——以非遗为载体。

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讲授可以创新为“课上—课下—课后—网络四大课堂”,从课堂延伸到课下、课后,建成灵活多样的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四大课堂。(1)课上教学作为第一课堂:进行传统知识讲授。(2)课下社团活动作为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灵活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寓教于乐,例如:四川民族学院美术学院举办“甘孜州传统唐卡与民间手工艺作品展”,展品有美术学院师生多年来创作的噶玛嘎孜传统唐卡,匠心独运、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唐卡画作;也有技艺精湛的康巴民间手工艺品,如白玉河坡藏刀,造型优美,极具民族性、观赏性、实用性的瓦卡镇车模工艺品,还有绘制传统唐卡的矿物质颜料及绘画工具。画展现场,还有美术学院学生现场展示唐卡绘制,能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与接触唐卡传统绘制工艺与技法。由此可见,多彩的第二课堂以非遗为载体丰富了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同时推动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发挥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和作用。(3)课后实践活动作为第三课堂:参与本地区、本民族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把握“从民族文化中来到民族地区去”的实践理念。例如:四川民族学院美术学院应德格县错阿镇马达村的请求,成立了7人扶贫攻坚团队,奔赴海拔3700多米的德格縣错阿镇马达村开展“文化墙”建设工作。在开展工作期间受高原气候的影响,尽管参加此项工作的是经过筛选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但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经过12天的艰苦奋战,克服种种困难,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次文化墙建设工作,共完成了4组标语,9幅墙绘,共计300余平方。四川民族学院美术学院践行了“从民族文化中来到民族地区去”的实践理念和以非遗为载体的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理念,既达到了扶贫攻坚的目的,又促进了大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

(三)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创新——以非遗为辅助。

四川民族学院通过“一主一辅”方式,在各学院开设思政课程的同时,还开设非遗课程作为思政课程辅助课程,提高对思政课程的理解程度。例如:藏学院开设非遗课程:藏文书法、格萨尔史记赏析;美术学院开设非遗课程:唐卡技法、新唐卡创、藏族美术简史、藏族装饰艺术赏析、藏族图案设计;教育学学院开设非遗课程:康藏历史与文化、康巴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学院开设非遗课程:康巴民族民间舞蹈基础、康巴民族民间歌曲演唱、康巴民族民间乐器基础。通过“一主一辅”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接受度,增强民族情感,提高爱国主义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创新——以非遗为辅助,在四川民族学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例如: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生联合会秘书处、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对四川民族学院学生唐卡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四川民族学院唐卡艺术协会荣获了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等三部门颁发的“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同时对唐卡艺术协会送交的九幅唐卡作品、两幅藏文书法作品给予了高度认可。彰显了以非遗为辅助进行民族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组织管理创新,具有可行性。再比如,四川民族学院引导广大师生“走康巴、拍康巴”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文化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康巴民居建筑素材征集活动”,收集康巴民居建筑素材。通过“康巴民居建筑素材征集活动”和“走康巴、拍康巴”活动对于广大师生知悉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繁荣校园文化有深远的意义,是非遗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恰当结合的典型事例。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加强爱国主义思政教育。

习近平同志就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结构的核心,非遗作为文化软实力中的关键一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准发展方位,再创民族非遗文化新辉煌,如何促进非遗与现代信息技术完美融合,势在必行。

由于非遗保护数量和种类纷繁复杂,对于非遗的保护应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在数字时代利用专业化科学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让非遗保护更完善。

当非遗的各种数据汇总起来之后,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非遗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利用录音、录像、数字媒体等手段,对非遗数据进行动态的全面真实的记录,就是建设非遗数据库的过程。非物質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存储系统、著录系统、数据处理整合系统、检索系统、备份系统及数据库的安全及共享等,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检索等技术,结合网络上主流的B/S技术结构,利用不断成熟的新网络浏览器技术,结合多种Script语言和AetiveX技术,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实现科学的分类与管理①(125)。通过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可以提高非遗信息的利用率和检索效率,更好地发挥记录、保存、传播非遗作用。

利用数字技术建设非遗数字博物馆,让使用者通过互联网、多媒体、影像数字技术等在家中查看非遗资料,立体和多功能地感受非遗信息。国外数字化文化博物馆可以联想到的是数字卢浮宫,还有数字化米开朗琪罗计划。非遗博物馆的建设,可以让更多的群体感受非遗,加大非遗的保护力度,加快传播速度。

四、结语

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民族的一种标识。它蕴含藏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的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让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生信仰教育全过程,走出一条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的特色之路,延续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血脉,意义重大而深远。

注释:

①陈德凝.现代信息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3).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孜州活态保护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研究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康巴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项目“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模式下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编号:KBYJ2020A008)阶段性成果;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构建甘孜藏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Y2020 C02)。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爱国主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