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疫霉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1-09-13高秀丽窦玉焕

新农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防治辣椒

高秀丽 窦玉焕

摘要:本文阐述了辣椒疫霉根腐病的病原菌和侵染循环及发生条件,并从种植抗性品种、采用农业栽培措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其防治技术,以供辣椒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辣椒;疫霉根腐病;发生;防治

近年来,疫霉根腐病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据2019年调查,金乡县发病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15%~20%,其中导致大面积死亡的地块占10%左右,已上升为金乡县需重点防治的一大病害。笔者根据近几年调查,并结合国内外几大农药企业田间防治试验总结,以及相关文献资料,从辣椒疫霉根腐病的侵染循环、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做简单介绍,希望为农民在辣椒生产过程中提供科学指导。

1 为害症状

在辣椒全生育期均可感染辣椒疫霉根腐病,该病刚发生时常见零星几株,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多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严重时连片发生。发病初期在晴天出现萎蔫,早晚和阴天还能恢复,但在病重时不能恢复最后枯死,与青枯病症状相似。一般7月中旬雨季来临之前,主要在根茎部位发病,根部感染的病株须根减少,侧根为淡褐色或深褐色,后期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木质部,横切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色,潮湿时可见根茎发病部长出白色霉层。一般7月中旬以后进入雨季,特别是8月遇大雨,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迅速,有时短短一周时间可导致田间大面积发病,此时,病菌不但侵染根茎部,而且“上茎秆”甚至侵染到果,茎秆感病,病斑刚开始为水浸状,出现环茎枝表皮扩展,导致茎枝“黑秆”,发病部位以上枝叶迅速凋萎,最后导致植株大面积枯死。

2 病原菌和侵染循環

2.1 病原菌

早在2001年,山东省农科院就曾就大棚辣椒“死棵”,对我省多个地市的样本进行了鉴定,结论为辣椒疫霉菌和根腐病原菌混合侵染导致,故定义为“辣椒疫霉根腐病”。近3年来,对我县及周边县市的大量样本进行镜检,无论根部和茎秆(黑秆部位)上采到的病原菌,95%左右是镰刀菌的分生孢子,仅有少量的样本采到疫霉菌的孢子囊,这和很多人认为的“镰刀菌只能侵染根部,不能侵染茎秆”完全不相符。从近几年的用药实践,特别是今年,一直在指导下用药的农户,通过大量回访和实地查看,很少有大面积死亡的地块。也有不少人单纯用防治疫病的药剂,并未能有效控制大面积“死棵”。笔者认为,导致金乡县辣椒“死棵”病原菌是由疫霉菌和镰刀菌引起,其中以镰刀菌为主,部分地块两者混发。常见的镰刀菌有,腐皮链孢霉、尖镰孢、蚀脉镰孢、木贼镰孢、串珠镰孢等。

2.2 侵染循环

疫霉菌和镰刀菌都是土传病害,疫霉菌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镰刀菌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以上。土壤中的病原菌,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菌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病原菌经雨水飞溅或灌溉水传到茎基部或近地面植株上,引起发病,少量病菌可借风、气流进行传播,在田间多次侵染,致使该病流行。

3 影响发病的原因

3.1 高温高湿

田间湿度过大,特别是辣椒移栽后和大蒜共生期,浇水过勤易导致该病发生,其次多雨、潮湿的天气条件与温度25~30℃变化呈正向变化很明显,在时间上,一般年份5~6月田间出现发病中心,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大暴发。

3.2 灌水不当

单水口大水漫灌,容易暴发流行;多水口,小水浅灌发病较轻;中午高温时浇水发病重于早、晚浇水;雨前、雨后、和久旱猛浇大水发病重。

3.3 品种差异

不同品种抗病性也有差别,一般甜椒类抗病性差,尖椒类抗病性稍强。

3.4 其他因素

偏施氮肥、磷肥,钾肥不足,微量元素缺乏也是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多年种植的地块,特别是以前曾经发病的地块发病较重,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性差、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重。

4 综合治理措施

辣椒疫霉根腐病须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根据近几年的防治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药剂防治必须提倡一个“早”字,必须提前预防或从发病初期开始用药,一旦到中后期大面积发病,没有特效药剂和措施。

4.1 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我国已选育和筛选出了一批抗性品种,有湘研4号、5号、牛角椒、早丰1号等。

4.2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由于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应尽量减少重茬,可与非茄果类、瓜类蔬菜进行2~3年以上轮作倒茬,以减少土壤病菌量,降低发病率。培育壮苗及壮苗移栽:一是10克种子最好撒施1~1.2平方米,过密易导致幼苗纤细或高脚苗;二是壮苗移栽,移栽前应充分炼苗,提高幼苗的抗耐病能力。清除发病植株:减少病原菌传播与积累,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彻底清理病残组织,进行深耕,高畦栽培或选择坡地种植,不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结合中耕伏垄,提前在田间挖多道排水沟,以便大雨后及时排水。合理浇水:高温期间宜在早、晚浇水,夜间浇,防止雨前雨后和久旱后猛灌大水。科学管理:育苗时用无菌土壤,移栽田地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追肥或冲施肥以复合肥为主,避免偏施氮肥,辅以生物肥及腐殖酸肥等,利于活化土壤,提高植物的抗耐病能力。

4.3 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是目前研究的热门方向。据报道,对辣椒疫病有一定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细菌类的有,芽孢杆菌、假单孢菌、海洋细菌等。拮抗真菌类的有,木霉菌、毛壳菌、曲霉菌等。近几年来的试验示范表明,华北爱诺的“根院士”(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取得不错的预防效果。使用方法:结合辣椒移栽缓苗水至大蒜收获后头遍水,每亩次冲施5~10公斤,冲施2~3次,可有效预防辣椒疫霉根腐病和减轻大蒜腐霉根腐病的发生程度,在预防辣椒死棵,提高大蒜产量两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根院士”必须前期使用,中后期一旦大面积发病,治疗效果不理想。

4.4 化学防治

种子、苗床处理:为避免有其他病原侵入而造成该病提前发生,撒播种子后可选用亮盾10毫升对水1.5公斤左右,一半药喷淋种子上,一半药喷淋盖种土上。辣椒移栽前预防:栽前2~3天,用25%迈舒平(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20毫升+阿米西达(嘧菌酯)10毫升+益施帮50毫升对水25公斤,喷淋10~15平方米的苗床,效果最好(注意,喷后及时用清水喷淋一遍)。也可用“标博”(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500倍液,或用亮盾、阿米西达10毫升,对水15~20公斤,喷淋苗床,可喷淋10~15平方米苗床,然后带药移栽。移栽后或发病初期冲药防治:结合辣椒移栽浇缓苗水或在发病初期冲药2次,可有效减轻辣椒疫霉根腐病的发生程度。配方:亩次用金雷500~1000克;亩次用克菌丹500克+多宁(硫酸铜钙)500克;亩次用安泰生500克+惠可谱(硫酸铜钙)500克。成株期防治:一是出现点片发病中心地块,及时拔除病株,并重点对发病中心周围植株,用金雷或异果定500倍液,在浇水或雨前灌淋辣椒根茎部,可延缓发病;二是结合防治辣椒炭疽病兼防辣椒疫霉根腐病,特别是可有效减轻中后期发病程度,近几年的防治实践可充分证明这一点。药剂一定要选择正规大企业的杀菌剂,不建议选择市面上“包治百病”的“套餐”。

猜你喜欢

防治辣椒
辣椒也疯狂
拣辣椒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