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021-09-13王文君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3期
关键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王文君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步入高速发展轨道,取得巨大的成就,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暴露出很多新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矛盾。针对该现象,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兼顾生态环境。本文主要围绕乡村经济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期间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要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将其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才能更容易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但是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期间,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格局,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不能协调发展,为此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引入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形成新型的生产模式,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形成我国特色的乡村经济格局。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和谐共存为主要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人、社会、资源等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蕴涵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的真谛,准确阐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发展乡村经济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一)有利于转变落后经济发展观念,改善生活环境

一些村民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其阻碍乡村经济发展。在农业生产期间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这种观念会影响到村民的行为,内心抵触生态文明建设,日常生产时可能出现一些破坏行为。事实上,通过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包括气候、土质、地理位置等,选择最适合当地的农作物,一方面可以控制种植难度,减少劳动负担,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达到增收的目的,在实行新型种植模式以后,农民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

(二)有利于实现城市乡村环境保护工作相统一

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同样,在乡村经济发展期间,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推动乡村环保事业发展,逐渐缩短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共同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进。

(三)转变乡村原来的农业发展模式

乡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乡村开始调整经济格局,将绿色农业放在首位,转变原有农业发展模式,在保护生态文明的同时发展农业经济,在生产期间减少化学肥料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肥料对土壤的污染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农作物上残留的化学物质,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食物。

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在乡村经济发展期间,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让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站在保护环境的角度上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

(一)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因此在乡村经济发展期间,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追求速度,要形成新的经济组合模式,不能发展单一的经济模式而要将各种资源组合运用,才能注入新鲜血液,营造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做好推广工作,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则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治理保护工程,才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后续的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要建设新型农业,就要加强乡村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可循环资源,才能更好地缓解资源紧缺的矛盾。相关部门可以加强新型技术的宣传,深入乡村教授各类新型技术,例如沼气制作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乡村的农作物秸秆数量庞大,用于制作沼气可以提供能源,同时避免火烧秸秆引发污染问题,制造出来的沼气用于厕所、自来水改造等,可以实现对水源的净化处理,减少蚊虫繁衍,为农业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出现虫灾。

(二)重视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创新

要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农业生产入手,传统技术存在较多弊端,为此可以加强技术革新,选择关键性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例如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研发等,以往的研发工作重点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现阶段要转变思想观念,将提高农作物品质放在首位,推广新型农作物,尽可能提高科技成果转换率。国家应出台相关扶持性政策,给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以足够的资金支持,为农业种植业提供帮助,提高农业收益。

(三)推动农业經济结构改革

现有的农业经济体制存在不足,需要优化改革,首先加强新型农业设备的采购,实现机械化作业,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工业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累积了经验及理论知识,可以将工业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农业经济结构改革中,实现对现有乡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一方面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快速推动农业改革。其次,相关部门则要加强对农业改革的扶持,出台一些合理的鼓励政策,帮助农民购置现代化设备,可以逐渐实现机械化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向着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采用机械设备替代劳动力,农民也可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最后,还要加强对农作物质量的监测,一方面是为了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实现对农作物质量的全方面管控,另一方面可以让农作物更加安全,出口给其他国家,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大力发展农业区域化

农业区域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进程,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以东北平原地区农业发展规划为例,东北平原以外向型、城郊型农业模式为发展方向,在中部与西部地区根据区域不同条件制定了农业发展计划并达成了区域生态平衡。在东北中部地区,当地采取了以小麦种植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优势作物的种植和补充性农业养殖实现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东北平原西部,则充分考虑了当地生态环境恶劣的现实条件,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先措施,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畜牧业,从而实现区域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我国农业区域面积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水文、土壤等生态条件差异,因此乡村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特色,在践行农业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做到区域发展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猜你喜欢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