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西亚地区的人民币区域化研究
2021-09-13朱小梅雷兴纯
朱小梅 雷兴纯
摘 要: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区域化的可行性,本文构建了一个五变量SVAR模型,结合最优货币区理论对中国与西亚区域九个国家之间的货币一体化程度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各冲击系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其次将各国的冲击规模和冲击调整速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虽然“一带一路”西亚地区不满足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区,货币一体化程度不高,人民币区域化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可以率先在“中国、巴林、亚美尼亚”和“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两组国家建立子货币区。本文的研究旨在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在西亚地区早日实现人民币区域化做出有益探讨。
关键词:“一带一路”;西亚区域;最优货币区;经济冲击对称性;脉冲响应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13
0 引言
研究区域货币化的核心理论就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结合该理论构建的计量模型不仅可以判断一个区域货币的一体化程度,还能从区域经济中的货币因素角度判断人民币是否能成为该区域的关键货币。欧元是欧盟货币一体化的产物,欧元的形成与发展对人民币区域化及国际化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相对成熟的欧元区而言,西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此外,西亚区域是连接亚欧非的枢纽并且作为全球最丰富的能源储备区域及能源贸易量最大的区域,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同西亚国家之间的贸易与投资规模会日益扩大,资本的流动也必然会相应加大,因此,西亚地区必将是中国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合作对象。研究西亚区域货币一体化程度,然后进一步了解人民币区域化的经济基础,有助于理清中国与西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方式,拓展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
最优货币区理论自Mundell(1961)提出后,Mckinnon(1963)、Kenen(1969)、Flaming(1971)及Ingram(1973)等人对该理论进行了不断完善。Blanchard和Quah(1989)用GNP和失业率分别代表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建立了长期约束的SVAR模型,分析这两个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得出供给冲击对产出有长期影响,需求冲击对产出和失业率只有短期影响,之后诸多经济学家基于该模型研究不同区域是否适合组建最优货币区。张劲波(2015)将外部供给冲击细化为全球供给冲击和区域供给冲击,研究表明在大中华区域能实行货币区域化。Shafighi等(2016)在模型中引入了全球货币冲击,对东亚十个经济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尼西亚、日本、中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组建统一货币区是可行的。
到目前为止,结合最优货币区理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货币区域化主要集中于定量研究。王倩(2014)用SVAR两变量模型对丝绸之路六个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合作条件比较完善且适合开展货币合作,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货币合作基础尚较弱。李勇(2017)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十个国家是否具有货币区域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最后发现古丝绸之路国家的货币一体化程度较高,人民币在西亚区域实行区域化是可行的;钟华明(2018)基于SVAR模型十六个国家的货币区域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出人民币在这些国家成为区域货币的潜力最大;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指数模型研究“一带一路”货币区域化的主要有牛凤军、李明(2016)、孙瑾(2019)用OCA指数实证分析出中国和中亚目前的货币合作还存在很多问题。
综上所述,在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民币区域化问题上,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实证体系。其中定量研究货币区域化的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东亚、中亚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经济体的选择上,本文以西亚区域经济体为研究对象,西亚区域作为亚欧非的连接枢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区域,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稳步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西亚地区的政治及文化等非经济因素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分析目前西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货币一体化程度,以便了解西亚地区人民币区域化的宏观经济基础。本文在经济体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创新;在经济变量的选择上,引入了全球货币冲击,有助于提高相关模型的解释能力。
1 计量模型简介
通过对简化形式后的(13)式进行OLS估计,可以得出结构性冲击的分类构成。在该模型中G0=I(I为单位矩阵),并且G0μt=B0εt,所以μt=B0εt。本模型包含25个方程。为了保证在一个扰动项变动时其余同期扰动项均不变,本文已假设经济所受的结构性冲击εt=[εsgt,εmgt,εst,εdt,εmt]相互之间是不相关且正交的,意味着B(L)是唯一特殊乔利斯基下三角。利用εt=B-10μt分类求解各结构性冲击,然后得到各经济体之间结构性冲击的相关性及绝对水平的大小。
2 经济变量及数据说明
本文研究的主体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西亚地区国家(科威特、阿拉伯、土耳其、以色列、巴林、塞浦路斯、伊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SVAR模型选取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作为本文的基础。变量分别是全球实际经济总产出、全球价格水平、各国国内实际经济总产出、实际有效汇率和各国国内价格水平。为了避免价格变动导致总产出不能反映经济体的经济变动情况,所以采用实际经济总产出来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动,用实际GDP表示供给冲击,全球实际经济总产出与各国实际经济总产出都是以2010年为基准年,由名义GDP换算出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價值。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反映价格水平,代表着货币冲击。本文的需求冲击是基于CPI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来表示。数据均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数据》和世界银行等数据库统计得来。考虑到部分西亚国家数据的可取性,这里将样本空间选定为1995-2018年,并将整理好的数据取对数以防止宏观经济数据的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