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先要解决“去何处健身”

2021-09-13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体育设施闲置

日前,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

全民健身既是国家战略,又是体育产业的构成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民健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软、硬件等各方面,如智能化管理、整体性运用、集约化运行等,但一个关键问题是“去何处健身”,若没有最基本的运动场所作为保障,健身与运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广场舞经常出现的“场地之争”“是非之论”,表面上看是一个公共道德问题,根本上还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目前,很多城市存在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状况,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造成限制,尤其像篮球、足球、网球这样需要专门的较大的场地运动项目更无法开展。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体育场地354.4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29.17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平方米。尽管近年来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大幅提升,但与现实需求相比还有很大不足,同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有一定差距。

一方面是体育场馆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结构不优和运行不畅,甚至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比如一些地方破损的体育器材得不到及时维修,设施选址也存在不少问题。同时,学校体育设施受管理较难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开放度不够,有效利用率也偏低,形成了事实上的闲置。在此情况下,以社区为核心的“健身圈”的建立和完善,则成为助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全民健身的重心在基层,因而以社区为细胞优化完善体育设施设备,在一定意义上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牛鼻子。事实上,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并非一定要大拆大建,而是可以与新建、改建有机结合,比如支持利用闲置厂房、仓库、建筑屋顶等区域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在公园、绿地、沿江、乡村等区域建设更多体育设施。显然,社区15分钟健身圈是推行全民健身的关键,如果公众出门就能运动,健身方便快捷,全民健身就容易做到全民參与,群众健身运动发展会更有质量。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体育设施闲置
中国运动员2021年获67个世界冠军
比亚迪集团扶贫
我国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问题和对策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鸵鸟
励展携手中国体育场馆协会推出全新体育场地展,打造体育产业行业平台
广州: 学校体育设施将向社会开放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探讨体育设施规划建设
全球集装箱船闲置运力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