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究

2021-09-13李亭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诗词

李亭

古诗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组成,同时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小学语文古诗进行有效教学,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可以将古诗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有效渗透,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一、多元化教学,体会意境

通过古诗的有效教学,让学生体会古诗意境,进而加强核心素养培育,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意义。例如,在《望庐山瀑布》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用课件制作动态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庐山瀑布的真实美景,感受那份独特的意境之美。在动态视频中,教师要在奔流直下的瀑布景色下插入对应诗句,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直观地了解诗词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才会体会诗词当中的那份意境美。同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运用多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景色填上对应的诗句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词当中的意境,同时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加强核心素养,提高教学实效。

二、设计有效问题,引导思想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是其中的关键。这也是以往古诗教学中所忽略的部分,学生必须要拥有一个正确且积极的思想观念。因此,既要了解古诗的真正含义,也要建设学生的正确思想。例如,在《登鹳雀楼》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诗词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什么?所有学生根据诗词的意境,和上一句诗词的关联,表示诗词是想要表达鹳雀楼的宏伟壮丽,想要一览所有风景,还需要再上一层楼。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用诗词对学生以资鼓励,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比如,教師可以引用“更上一层楼”对学生表示祝福,祝愿学生的学习越来越好。但这样的比喻却让学生陷入了迷惑,部分学生表示不明白教师的用意所在。这时,教师要将诗词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告知学生,按照诗词正解,学生的解答没有错,用诗词来比喻学生,其实也没错,只是学生的理解过于表浅。诗词最后两句是借由鹳雀楼的风景秀丽来表达世人都必须具备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就如这风景一般,如果不“更上一层”,又岂能得知上面的风景更加美丽?学生如果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那么所看到的“风景”也会不同。以此来建设学生正确思想,唯有积极进取,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三、创设想象情境,读写结合

在古诗教学中,创设学生的想象情境,以读写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古诗本身就是一门高雅艺术,是艺术就必须具备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如此,才能与之形成共鸣。例如,在《夜宿山寺》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诗词中内容选择适合的音乐,为学生创造想象情境。诗词的后半部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主要是想以此来体现古代庙宇的构建之精妙。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融入音乐教学,在音乐的衬托下,让学生结合诗词展开联想,为学生创设相对的想象情境,只有展开想象,才能与诗词中的情感达成一致,继而体会诗中含义。在这样的情境衬托下,让学生再进行有效诵读,会事半功倍,同时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针对诗词中的情感进行诗篇创作。基于学生的年龄特性,前期学生要以仿写为主,打好基础,再进行诗篇创新。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学生在仿写过程中,可替换词汇,但要贯彻诗词含义,不可偏离,比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揽云月”,含义不变,只是将词汇进行了替换,同样表达出对古代寺庙工程艺术的惊叹。这样读写结合,既可以提高诗词学习的质量,也加强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融入多元化元素,让学生体会诗词当中的意境美,提高审美素养;根据学习内容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习形成正确思想;创设想象情境,加深理解,读写结合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诗词篇】
劳劳亭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春色满园
一朵花的意境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