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下海”史

2021-09-13张鹭李娜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海潮蛇口下海

张鹭 李娜

“下海”——这个出处可以上溯到元朝诗歌的词语,此前是一个少有人知的行业俚语。而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它开始密集地使用,1993年曾在《人民日报》的文章标题里出现了26次。与之相对,“单位”“分配”“顶替”“铁饭碗”……由常用语渐变为历史名词。

第一拨“下海潮”

1979年的汕头,19岁的中学老师庄儒平离开单位,拿着300元钱,带着从村里日用制品厂批发的一些诸如皮带、塑料梳子、蚊帐、铝汤匙之类的小商品去湖南转卖。后来,他从倒卖木材生意中赚到了第一桶金,而这也为其日后游向深海积累了经验。

此时北京正为解决待业青年的问题头疼。大批知青的回城,加上新增的适龄劳动力无处就业,让躁动和不安在这个群体中弥漫。

严峻的形势,逼得远离海岸线的首都也出现了一朵浪花。在工商部门向私人放开了一些生活服务性行业的准入后,1980年,北京的翠花胡同里,“中国个体第一家”——悦宾饭馆的老板刘桂仙想开家饭馆,以此解决两个孩子的就业问题。她对东城区工商局提出了开店申请。时任该局副局长的靳云平曾对记者回忆,他们曾为此犹豫,因为按照政策,当时只对修理业、手工业的个体经营活动有所放开。内部研究了半天,最终决定批准。

事实上,“陆地”与“海”之间的最大障碍,是职工在人事关系上对于单位的依附。北京市白纸坊街道一位老街道干部回忆说,用人单位要招工,必须经过政府劳动部门来招收;无业人员想找工作,也要先到政府劳动部门去登记,再由其安置分配工作。

在如此严密的人事制度下,人才流动的部门隔阂,是曾一度困扰深圳蛇口工业区的问题。作为全国率先打破档案制的特区,时任蛇口工业区副区长武克钢认为,蛇口的突破完全是现实倒逼的结果。蛇口工业区是最早对外资开放的地方,集中了当时全国最多的合资企业,“外商需要干部”,而对于合资企业,显然不能以计划经济那一套分配和调动的办法来补充人。蛇口工业区于是在1984年左右掀起了一股鼓励干部去外企工作的热潮,这是蛇口出现的第一拨“下海潮”——虽然当时他们并不这么叫。

然而蛇口本来就缺干部,经历过这一拨下海潮后,人员方面更是捉襟见肘。于是蛇口工业区的创建者袁庚决定冒险,在蛇口实行双向选择、自由招聘,无论是来开发区还是企业,都不需要档案,自己填个材料就行。

“我们都下海吧”

财经作家吴晓波把1984年称为“公司元年”,因为这一年,王石、张瑞敏、柳传志、李经纬、史玉柱、段永平、赵新先、李东生等企业家都以不同的方式進入了自己日后的角色。在《激荡三十年》里,他把一句民间词汇“我们都下海吧”,作为这一章节的引语。

这波下海潮解放的不只是企业家,还包括内地工厂里那些不安分的年轻人。

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

根据这些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有评论说,“这基本标志着国营(当时还不是国有)企业‘铁饭碗的结束。”

1992年是中国的又一个转折点,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跳进了“大海”。此时,无论在民间话语还是官方媒体,“下海”都成为了真正的全民热词。1992年,它在《人民日报》的文章标题里出现了7次,《经济日报》是18次。第二年分别增加到26次和49次。而根据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的数据,该省在1992年前后约有3.5万名官员辞职下海,另有700名官员“停薪留职”去创办企业。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海潮蛇口下海
“深圳蛇口—肇庆高要”组合港正式启动
招商蛇口:你被谁抛弃?
在海边
蛇口半岛
爱你最后的方式
身体放大缩小器
Forbidden Money
“美梦成真”之潜水员
“下海”试深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