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立德树人”的鲜明旗帜
2021-09-13唐惠忠
唐惠忠
紧扣时代主题,激励奋发有为
——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養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全国甲卷(适用地区:西藏、贵州、广西、四川、云南)试题材料将青年的成长与未来发展置于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成长受到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和滋养,青年的未来也必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一事实,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我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考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的历史规律,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会在一起。进而思考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如何完成新一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赓续革命精神血脉、肩负时代重任、续写时代新篇章的历史使命。材料以第一人称“我们”,将考生带入共同参与、共同记忆的情境中,有效地将红色文化传承的重大问题,自然地转化为考生必然要思考的成长与发展问题,使其能够有感可发、有感而发,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在写作能力考查中的有机融入。
审题立意
一、主题内涵解读
本题要求“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关键词之一的“可为”,容易让人想到“大有可为”——其意思是“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能大大地发挥作用”;另一个关键词“有为”,含义是“有作为”,比如我们常说“大有作为”。如果深入思考的话,“可为”其实是对背景、意愿的判断,“有为”则是对过程、结果的评判;“可为”包含客观与主观两个层面——它不仅仅对接外在环境、条件,还指向我们的内部认识,“有为”则包含原因、事实等诸多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解读可以是:
1.“可为”与“有为”,哲理上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让“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决定因素在这个“为”字。
2.只有投身大有可为的时代,将自我融合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真正有为,而时代的可为必然由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有为构成(“有为”反过来促进“可为”)。
这就是本题写作的内在逻辑。把内在逻辑框架搭出来,文章主题的生成就不是什么难事。
二、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这道题的材料具有综述性质,时间跨度百余年,自“五四”开始,各个标志性节日均有涉及,材料起到引出主题并适度明确作文范围的作用,对考生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范围包括:
1.从历史层面看,“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与“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启示我们:怀“可为”之志,方得“有为”之实。这方面,材料中列出的“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我们学习的榜样……”,都堪为表率。另外,材料第一句讲党的百年历程,结构上可视为材料总起句,写作上提醒我们要站在百年党史的角度来思考“可为与有为”。
2.从现实层面看,因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所以“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阳光”是个比喻,指理想信念、内心信仰)。我们坚信自己所处的时代“大有可为”,而自己的人生也必将“大有作为”。
3.从自我层面看,“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一句启示我们:“中华民族”走上“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身处一个“可为”的时代,理应自觉将个人奋斗的目标、美好的生涯规划融入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只要尽我之力续写历史则必能“有为”。
三、作文立意示例
1.“可为与有为”实际是敬业观的代名词。其中“可为”是敬业的前提,“有为”是敬业的收获,我们应努力以敬业之态,创造敬业之果。
2.“可为”是行动前或奋斗中的认知与信念,是坚定行动的内驱力,是最终“有为”的必备条件;而“有为”是行动的成果、奋斗的结晶,是对“可为”正确性的验证标准。
3.“百年历程”昭示前路“可为”、青年“有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为当代青年的“可为与有为”注入了无穷动力。
4.今天的我们,客观环境与外部条件明显优于革命年代,因此更应砥砺前行、奋发有为。
古今融通,激发理想追求的时代精神
——全国乙卷作文题评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中华文化贯通古今,既承载历史、传承历史,又连接现实、服务现实、开拓未来。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今年全国乙卷(适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作文主题“‘弓‘矢‘的的智慧启示”通过材料的选取以及试题的设计,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精神。
审题立意
一、材料涉及面广
作文材料是一段议论性的话:首句是观点,其后是引用与举例,接着是对引语的解释,或者说得出了结论。材料涉及多个概念,核心概念是“对理想的追求”,其他概念有青年追求理想的“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还有“加强修养”“端正思想”“确定的目标”和“付诸行动”。此次作文的文题材料概念较多,概括关系复杂,有些考生可能会于材料中随便择取一个概念就去行文。如见“义”想到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义薄云天、行侠仗义等,或想到见利忘义、哥们义气等,满篇都是一个“义”字,但是这样作文很可能偏离题意要求。
二、供料逻辑梳理
命题材料中,“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一句,提示了写作方向。所举例子“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是对上一句的阐释。审题时,应注意把其中各个比喻,与上句中的“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联系起来,明确“修身以为弓”可理解为追求理想的“基础”,“矫思以为矢”可理解为追求理想的“路径”,“立义以为的”可理解为追求理想的“目标”,“奠而后发”(“奠”有确定、规定、建立等含义,强调的是实践,“奠而后发”指付诸行动)可理解为追求理想的“方法”。
值得关注的是“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那么,什么是“义”呢?材料没有直接揭示。考生可以根据“义”的词义去理解。如“义”有“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等义项,这些义项都指向价值观。毫无疑问,凡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都是合乎“义”的。
三、任务驱动要求
本题有着明确、具体的驱动要求,那就是“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以中学生生涯规划为背景,默认考生对自身发展有过思考。换句话说,任务中的“当代青年”,要求对文章的思考和立意必须站在特定的时代节点,从青年的角度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任务中的“自身发展”,引导考生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身实际、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对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基础、目标、实践等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思考。
四、作文立意示例
一般应紧扣“追求理想与自身发展”,锁定志、行、德多个方面中的某一点落笔行文。比如:
1.理想高远,以“义”为重;
2.实现理想过程艰难,对人生的具体目标需要不断调整、优化;
3.理想的实现需要以自身修养奠基;
4.志存高远,厚积薄发。
倡导全面发展 注重思辨渗透
——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评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全国新高考Ⅰ卷(适用地区:江苏、山东、广东、湖北、河北、福建、湖南)作文的材料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该文是我国现代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代表性文献。材料立足“体育之效”,赞扬体育精神,引导社会重视体育,认识体育对人生的意义,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时,“体育之效”中隐喻“强弱之变”,考题也注重对考生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区分。
审题立意
一、把握时政脉搏,塑造时代新人
该作文题以体育素材入题,应该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
一是回应《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的党和国家“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目标”总要求,突出该评价体系的纲领性作用;
二是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讲话,融入时代精神;
三是回应《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引学生思考体育之于“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价值,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四是材料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该文体现了青年毛泽东对“体育之效”的深入思考,因而也有引导青年学子读伟人经典、向伟人学习、传红色基因的深层考量。
二、思维链条相扣纵深,立意角度多元共生
题目明确指出“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要求考生“选准角度”,写出体现自己“感悟与思考”的文章。那么,材料中毛泽东的论述究竟有哪些“启示意义”呢?弄清楚这个问题,是考生选准角度的前提。
诚如材料所言,此段论述是针对“体育之效”做出的,但仔细分析,这段话其实有多个逻辑层次,而且也不仅仅是在谈“体育之效”。
1.“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这是作者后文观点的逻辑前提。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身体“天天变化”,因而“弱”也可以变化为“强”的道理,从而自然引出后面的理论。这是第一个逻辑层次。
2.“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几句是承第一逻辑层次的一般道理进行阐发,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强调强弱可以相互轉化。此处的“锻炼”,应当包含三个层次:一是要“炼心”,即渴望自身变得强大,坚信可以做到触底反弹、成功逆袭,而不是怨天尤人或是自甘堕落;二是要“炼身”,即练得一副好身板,秀出一身好肌肉,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三是要“炼智”,即智慧地把握好强弱之间的边界。更为关键的是,这“三炼”离不开持之以恒,需要一个“勤”字,一个“耐”字,因为由弱转强不是一蹴而就的,锻炼之效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只有“勤自锻炼”,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才能“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是第二个逻辑层次。
3.“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这是紧承第二逻辑层次的阐发而得出的结论,指出了所谓“强者”和“弱者”对自己应有的正确认识和态度。这是第三个逻辑层次。
4.“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这是在前三个逻辑层次基础上得出的必然结论,即现实中的“我们”应具有的正确认识和态度。这里作者承认“吾生而弱”,但却完全有可能“天之诱我以至于强”,结论可谓鼓舞人心,同时也是对“久之也会变而为强”的再次确认和强化。至此,作者借“体育之效”,完成了体育与身体“强弱之变”的辩证论述。这是第四个逻辑层次。
以上论述强调体育对人身体“强弱转化”的巨大作用,同时又是对事物强弱之变的规律性认识,极具哲学思辨性和人生启发性。事实上,除身体本身的“强弱之变”外,个体心智的成长、事物的兴起、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强大、文明的进步等问题,均可作如是观。
基于此,该作文题的立意角度是多元共生的:既可以从五育并举的时政背景中,谈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也可以从强者的角度来写,谈强者应当把握好先天优势,戒骄戒躁,居安思危,时刻精进勤勉,走出“舒适区”;还可以从弱者的角度来写,指出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自甘沉沦,选择“躺平”“破罐子破摔”,要谈及改变现状的办法,比如如何走出“困境区”,如何实现逆袭,跻身强者之列。考生可以围绕个人的身体强弱来写,也可围绕国家的实力强弱来写:世界上不会全都是强者,一个集体里也不会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弱者,必然是大小共生、强弱并存的,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强者与弱者,强国与弱国,只有和谐共处,才能有序生长,实现大同。不管是强者弱者,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同样需要携手向前;膨胀的强者,迟早会自取灭亡,低微的弱者,只要团结起来,也有可能将历史改写。
感悟中国文化,鉴别“写字”“做人”
——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评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全国新高考Ⅱ卷(适用地区:辽宁、海南、重庆)作文“写人与做人”的漫画材料,文字内容语带双关,借“学写字”喻“学做人”,蕴含着古代“为人之道”,包括儒家的“中庸”观念。任务要求“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意在引导考生对材料寓意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材料,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态度,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审题立意
一、把握漫画内容
命题材料是一幅四格漫画,内容是关于写字的“描红”。其内在逻辑有一种线性发展关系,在最終完成“人”字构造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文字说明”,而这些文字对于立意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二、领会漫画寓意
从第一格的“文字说明”看,“逆锋起笔,藏而不露”,这是写好书法的秘诀,它同样适合做人:由字及人,重在“藏而不露”四字,即倡导做人要懂得“藏”,也就是“隐”,就是低调而不张扬。“藏而不露”者就像许地山笔下的花生,内涵丰富却不外露。从某种程度上说,过分表现反而浅薄,而深藏不露却是智慧的表现——韬光养晦,伺机而动。“起笔”二字,则暗示要想出头,先学埋头。
从第二格的“文字说明”看,“中锋用笔,不偏不倚”,重在“不偏不倚”四个字上。宋代大儒朱熹《中庸章句》题下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就是说,“不偏不倚”原是朱熹对儒家中庸之道之“中”的解释,即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后泛指不偏袒任何一方),寓意做人做事要持一种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中庸的本质是行为的调和,调和就是适度的平衡,就是不在人生路上一意孤行而迷失方向。
从第三格的“文字说明”看,“停滞迂回,缓缓出头”,重在“缓缓出头”之上。“缓缓出头”意指做人要注重积淀,没有必要汲汲于人前风光。与“缓缓出头”相对的应是“急出头”“强出头”,正如《增广贤文》所言“烦恼皆因强出头”,“急出头”“强出头”只会自找烦恼。
第四格的“描红”,是从整体上提示作品寓意,也可理解成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描红”一样有借鉴且守规矩。事实上,漫画原作者唐光雨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写字与做人”漫画的核心是体现做人的道理。他说,自己年少时有过骄傲的时候,但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这就有了漫画中“逆锋起笔,藏而不露”的内容;他觉得做人最重要的是正直,要做一个好人,这是“不偏不倚”的意义所在;“自己可解读出来的还包括写字如做人,一笔一画都要认真‘描红,是在一定框架下把字写端正,这也是在说做人”。
综合看来,命题指向显然在于“如何做人才能成功”。画中内容既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做人的智慧,也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
三、结合写作要求“鉴别与取舍”
1.“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整体把握”属于内容指令,它提醒考生不能只抓其中一格图构思作文,而应留意四者之间的联系。此外,如果停留在如何写好书法层面来论事,属于偏题。至于无视所给材料中的“文字说明”,大谈特谈“人”字的一撇一捺象征着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支撑,进而引申到成长道路上,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萍水之缘、滴水之恩等温暖着我们,这也属于不切题意。
2.“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这一条属于思维指令,其中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意味着在常规立意之外,还可独抒己见或者另有所惑。具体说来,就是考生既可以认同与肯定,也可以思辨并否定(包括部分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