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

2021-09-13徐文常

新农民 2021年7期
关键词:防治水稻病虫害

徐文常

摘要: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水稻种植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水稻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水稻产量以及质量的增强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现阶段水稻种植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因素对其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其中较为明确的边是病虫害的大量发生,如何通过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调整和完善,提升对于各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是当前水稻种植管理中需要重点去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作为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时间比较久远,种植面积比较广泛,加上长时间累积种植,会导致其在实际生产中出现各类病虫害频发的情况,是阻碍水稻健康发展以及产量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导致出现大幅度水稻减产的情况。

1  水稻主要病虫害类型

1.1  主要病害类型

(1)纹枯病

纹枯病是水稻分蘖期病害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随着水稻的不断生长,其会逐渐延续到水稻的拔节期一直到孕穗期,是水稻三大世界性病害中的一种。纹枯病的发生主要是由茄丝核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等病原菌感染所致,纹枯病发生之后,会对水稻的叶鞘以及叶片部位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深入侵害致其茎干内部。

(2)水稻稻瘟病

稻瘟病是的发生主要是由真菌寄生感染所致,其发生时期并无特定的表现,整个水稻生长发育时期均有可能发病,其发病部位不同,可以细化分为叶瘟、苗瘟、穗颈瘟、节瘟以及粒瘟等,稻瘟病的病菌主要以菌丝或者分生孢子的形态,在患病稻草上过冬,在实际育秧时期,温度以及湿度恢复正常状态之后,便可能出现稻瘟病再发的情况。稻瘟病发病的最佳温度水平为15摄氏度左右,堆放的病稻草遇到潮湿的空气其计生的病菌便会出现散播的情况,在遇到全新的稻苗则可会出现侵染发病的状况,水稻田的实际病虫害防治中难度最大的便是对于稻瘟病的防治,水稻孕穗期如侵染到瘟病,则会导致其出去之后叶片上边缘呈黄褐色,中央呈灰色等病癍,到穗颈坏死之后便会出现白穗,如此时再进行防治则无法达到相应的防治效果,因此需要提前做好稻瘟病的预防措施。

(3)水稻恶苗病

恶苗病又名徒长病,俗称“米秧”,属于真菌性病害镰刀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真菌类型,出现此类病菌感染后其无法正常发芽或者出土,与健康的苗株相比其茎干较纤细,叶色主要为淡绿色,且新叶会出现明显的卷曲情况,根系无法发育到正常程度,部分秧苗栽植之前便会出现死亡,并且出现白色或者淡红色的霉粉状物,如湿度较大此类分生孢子则会出现发散情况,并患病较为轻微的时候,则会出现睡醒小或者早抽穗的状况,抽穗期也可能会受到相应病害的影响,恶苗病发病较轻时,其内部会有菌丝潜伏情况,但外部无法观察到明显的病变症状。

1.2  主要虫害类型

(1)二化螟

二化螟属于钻蛀性害虫,其在水稻生长中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如水稻出现二化螟虫害时会导致其出现株枯鞘、枯孕穗或者白穗等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稻飞虱

飞虱属于迁飞性害虫,褐飞虱以及白背飞虱在水稻植株中的大量聚集会对其内部枝叶进行吸取,导致水稻出现倒伏穿孔的情况,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产量和质量。

(3)水稻鳃蚯蚓

水稻鳃蚯蚓主要存在于低洼泥泞或者腐殖质较多的水田,或者地块之中属于群居类种类,但其土壤温度达到21度左右时,湿度超过50%则会出现大范围病害发生的情况,由于土壤内的湿度水平增加,会导致大量蚯蚓活动到地表范围内,其在实际活动以及繁殖中所排出的粪泥,会对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長造成影响。

2  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2.1  合理施肥和灌水

水稻田间管理中合理的进行施肥以及灌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也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肥料在实际水稻生长过程中会对其健康发育造成影响,同时能够抑制各类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水稻种植时需要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化肥施加,以提升水稻的生长至生长速度以及抗病害能力。

2.2  选用抗病水稻品种

提升水稻自身对于病虫害的抵抗也是非常重要的,可通过科学水肥管理的实施以及优质抗病害品种的选择,提升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另外可以通过不同作物,镶嵌种植方式的实施,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环境,促进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提升。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在水稻生长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主要通过病害以及虫害天敌的合理投放,达到平衡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生态防治在实际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适应相应的水稻生长环境,同时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防御效果。

3  针对完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的建议

3.1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植保工作的首位

食品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农作物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各个部门需要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做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生产种植工作的完善和提升,降低水稻生长过程中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调整水稻的种植结构,通过秸秆还田优质种植技术以及节水栽培技术等的实施解决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等问题的发生,为其稳定健康发展生长提供足够的支持。

3.2  明确解决病虫害新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随着水稻轻型栽培等水稻种植技术在实际水稻种植中的广泛应用,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和方式,需要加强对于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技术的引入和实施,积极选用各类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做好各类病虫害的控制,形成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体系。

4  结语

综上可知,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实际实施中需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升水稻的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何承松.新时期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5(1):166-167.

猜你喜欢

防治水稻病虫害
水稻种子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