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心理对食品安全的承受与感知

2021-09-13徐琳王启洋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承受力感知食品安全

徐琳 王启洋

摘 要:我国相继曝出的“染色馒头”“镉大米”“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让广大消费者不仅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对食品安全问题感到了恐慌。对此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同时,需要从食品安全危机诱发大众心理状态出发,分析食品安全消费者有恐慌焦虑心理,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希望对改善大众心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承受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食品安全;大众心理;承受力;感知

食品安全不仅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而且给社会大众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高度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食品安全危机信息快速传播,更容易导致大众心理出现焦虑与恐慌。若未能及时消除因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大众恐慌心理,那么对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会构成一定威胁。基于此,全面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出的大众心理,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1]。

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尤其是在毒奶粉事件发生以后,广大消费者深刻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现状来看,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并不只是与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其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对我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中发现,工业化与产业化的食品加工为食品污染提供了平台,加之企业在以利益为中心的产业发展理念下,违背社会道德生产假冒劣质食品。此外,由于各级监管部门缺少系统性的监管体系,食品溯源机制缺少,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未能及时解决。因此,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仅威胁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政府也敲响了管理警钟。法制化、制度化与监管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2]。

2 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出的大众心理

2.1 社会型焦虑与恐慌

大众心理存在的焦虑是指未明确具体原因,而导致人出现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或者是人们对所处的不确定环境产生的一种反激情绪。恐慌是指民众在危机状况下面对现实或者威胁而做出的一些异常行为反应。恐慌与焦虑是相互存在的。当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出时,广大消费者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相对有限,易出现获取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充分的情况,在对食品安全问题没有详细了解的情况下极易出现焦虑与恐慌心理。这种恐慌对于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对市场经济环境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2.2 轻信并愿意参与流言与谣言的传播

谣言是广大消费者在未全面了解相关信息而进行相互传播的消息。当食品安全问题爆发以后,消费者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食品安全问题的实际情况,以判断自身与家人是否受到威胁。所以在这一阶段,人们都会积极的与外界进行交流来获得食品安全中存在的具体性问题[3]。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突发性,人们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与方式都受到限制,其更多的是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来获得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难辨真假,易引发大众心理恐慌,甚至传播一些非理性的谣言。这些谣言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力,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2.3 集体无意识与非理性行为

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人们往往会不知所措,时刻关心自己吃的食物是否与食品安全有关。同时在消费者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若有人出现不理智行为,其他人将会效仿,例如以暴力手段威胁食品生产商或者销售商,造成社会混乱。当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有关部门需要时刻关注大众心理的发展过程及承受力,在关键时刻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处于食品安全危机中的大众心理,若缺少对大众心理的有效引导,势必会导致大众心理处于消极、负面的心理,严重影响到整个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3 构建大众心理承受体系的基本策略

3.1 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应急法律机制建设

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关于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尤其是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日常体系建设与紧急状态方面的法律相对较少。例如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紧急状态法》还未正式颁布,此外,食品安全基本法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基本职责、程序等还未制定出详细的规定[4]。对此,有关部门需要结合现阶段食品安全的发展需求,将关于食品安全的重大突发问题纳入到《紧急状态法》中,并进一步明确该法律的基本范围。对于普通食品安全应急事件,则可以交由食品安全部门依法进行相关处理,《紧急状态法》则是处理紧急状态下的食品安全突发性问题,以此建立起科学、完整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同时对于存在漏洞的法律法规需要进行及时的完善与创新,对于构成食品安全危机条件要及时处理并消灭其萌芽状态,正确引导大众心理,同时以法律捍卫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益,避免消费者因食品安全问题产生恐慌与焦虑。

3.2 构建信息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及时准确地公布食品安全危机中的信息,既满足消费者的危机信息需求,而且避免各种谣言的出现,对稳定消费者的心态具有促进作用,为有关部门处理食品安全危机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加之新媒体体系的不断完善,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有些媒体总在夸大相关信息,对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基于这一现状,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大众需求建立相应的信息传送机制,积极掌握信息的主动权,构建国家权威统一的信息发布机制,对恢复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起到有利的作用,同时可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5]。

在此过程中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信息环境。①明确立法目的。立法是进一步明确公民的“知情权”,政府具有公开政府信息的责任与基本义务,除一些保密信息不予以公开,其他信息需要全部及时且准确地公开。②明确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范围与具体方法。③明确监督主体与权力,及权利形式的基本途径。政府信息的透明有利于保持大众心理稳定,更有利于食品安全危机的有效控制。

3.3 建立食品安全大众教育体系

食品生产商的生产行为、大众消费行为均是提升食品质量的关键点。系统性的食品安全教育需要体现在生产者教育与大众教育的一致性层面,重视对大众食品挑选的识别能力与维权意识,进一步加强食品供应链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训。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教育缺少法律法规的支撑,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是确保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教育融入到义务教育体系建设的速度,确保每一年龄段的学生所接受到的食品安全教育内容不同。以此增强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大众心理承受力,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从科学角度进行全面理性思考[6]。

4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应对我国食品安全引发的一系列大众心理问题,需要构建食品安全危机管理大众心理引导体系,促进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顺利进行,是未来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钰琳,解亚宁.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自我防护[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2]何坪华,何信生,周德翼.从消费者角度检视我国食品安全信息的缺失[J].河南农业科学,2005(12):93-97.

[3]李萬春.电商环境下乳制品物流模式的优化与发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5):225-226.

[4]李伟只,佟明亮.苹果产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和主要问题探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3):229-230.

[5]梁文静.论食品安全危机中的大众心理引导[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6]孟菲.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大众心理引导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1(1):46-48.

猜你喜欢

承受力感知食品安全
骆驼之死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现状调查研究
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