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影响研究
2021-09-13黄志高
黄志高
【摘 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维吾尔族急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维吾尔族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发分组模式,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又添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28例(占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22例(占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维吾尔族急性心力衰竭患病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维吾尔族;急性心力衰竭;BNP
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變的终末阶段,主要因心脏收缩功能降低所致,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针对急性心力衰竭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治愈药物,仅通过扩血管、强心、利尿、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缓解临床症状,提高预后质量,但效果常不尽人意。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抗氧化、改善微循环方面作用显著,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已屡见不鲜,但针对维吾尔族患者的专门研究较少[2]。本研究探讨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维吾尔族急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影响,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60例维吾尔族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患者委托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排除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伴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精神异常或神志不清、严重影响BNP水平的疾病、有过敏史及不能全程配合研究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31岁~83岁,平均年龄(52.31±4.47)岁,NYHA分级:Ⅱ级14例,Ⅲ级26例,Ⅳ级20例。采用随机抽样发分组模式,各30例,两组患者在上述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监护病情、低脂低盐饮食、限制研究、缓解精神压力、适当运动等,对照组在此之上口服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每次12.5mg,每日2次;螺内酯片(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070),每次20mg,每日1次;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每次80mg,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之上将10mL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448)加入到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
1.3 疗效评价标准[4]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除,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缓解,心功能改善Ⅰ级~Ⅱ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28例(占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22例(占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BNP水平变化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内科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发作时治疗难度较大,死亡率高,预后较差。西药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常存在明显局限性,且不良反应较多。有研究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修复及保护受损的心肌细胞,抑制大量钙离子内流,预防心肌毒性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28例(占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22例(占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血浆BN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维吾尔族急性心力衰竭患病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丽敏.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178-179.
[2] 蒙素丹.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13):58-59.
[3] 秦锋周,杨涛,杨益,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心衰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1):15.
[4] 隋艳波,孙碧鸿,张丹丹,等.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5):80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