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气化瘀法在结直肠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9-13李宏专高原

婚育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炎症因子安全性

李宏专 高原

【摘 要】目的:探究行气化瘀法在结直肠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研究组在此之上行气化瘀方灌肠治疗。结果:研究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45/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00%(37/50)(P<0.05)。结论:行气化瘀法在结直肠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关键词】行气化瘀法;结直肠内镜术;炎症因子;安全性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主要是消化道的症状,如腹泻与便秘的交替、排便习惯的改变、黏液脓血便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较为广泛,中医药具有毒副作用小、远期疗效好等优点,尤其是中药灌肠疗法的优势更加明显,可以将药物直接送到病灶处发挥作用,且对胃肠的刺激也较小[1]。本文通过探究行气化瘀法在结直肠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7岁~85岁,平均年龄(63.18±5.63)岁,病变最大直径0.7cm~3.0cm,平均直径(2.51±0.44)cm。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6岁~82岁,平均年龄(62.20±5.89)岁,病变最大直径0.8cm~3.0cm,平均直径(2.55±0.52)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靛胭脂染色后,采用氩离子凝固术在病灶边缘外侧0.5cm处进行电凝标记,并在直肠病变患者黏膜下注射玻璃酸钠(结肠病变患者注射事先配好的溶液,即玻璃酸钠5ml+靛胭脂5ml+肾上腺素1ml+生理盐水100ml)。沿着标记点外侧将黏膜切开,使用IT刀剥离黏膜下层,直至完整剥离病灶。术后观察腹部症状、生命体征及大便性状。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使用行气化瘀方灌肠,药物组成:当归20g,黄芪20g,玄胡索15g,地榆15g;枳壳15g;川芎15g;蒲黄10g,五灵脂10 g,白芍10g,侧柏叶10g,黄芩10g,三七粉10g,炙甘草10g,每日一剂,每剂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使用,保留灌肠,药液温度 38℃左右为宜,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灌入,随后取膝胸位15min,再取平卧位,保留2h以上。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的病症消失,经结肠镜检查黏膜大致正常即为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的病症基本,经结肠镜检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即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指标者即为无效[2]。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45/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00%(37/50)(P<0.05),见表1。

3 讨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基础上使用内镜下专用器械及其他辅助设备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进行环切、剥离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可以一次就能完全切除任何大小、形状以及无论是否有溃疡的早期癌病灶,切除深度可包括黏膜全层、黏膜肌层及大部分黏膜下层,将病灶整块切除,残留的病灶很少,可以有效防止癌症再次复发,达到对早期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技术的发展,有报道称,运用中药肠安煎灌肠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以中医清热利湿、化瘀解毒、行气通腑为治法,治疗结直肠癌证属气血凝滞,湿热蕴毒,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便血、舌紫暗、苔厚腻等,获得满意疗效[3]。本文通过让直肠癌早期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45/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00%(37/50)(P<0.05);表明行气化瘀法在结直肠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为:直肠癌中医认为属于脏毒,下血等,中药治疗的原则,一般以健脾益气扶正为主,辅助祛邪,一般多用化痰通络,解毒散结的方法。本研究所用行气化瘀方由当归、黄芪、玄胡索、地榆、枳壳、川芎、蒲黄等药物组成,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黄芪主要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枳壳具有行气宽中,行痰消痞的功效;诸药联合辅助用于术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行气化瘀法在结直肠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淑君,周平红,王益平,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粗短蒂息肉的疗效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5):358-360.

[2] 张晶焱,张玉,王晓露.归芍六君汤加减联合含雷替曲塞方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1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6):446-447.

[3] 张家璐,王贵齐.超声内镜联合放大内镜窄带成像对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8,30(7):456-459.

猜你喜欢

炎症因子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