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类作物的科学种植与相关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021-09-13
近几年,由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种植业耕作模式和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农作物种类有很多,其中,以谷物类作物种植为主。玉米作为中国谷物类重要作物之一,其产量及种植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高效玉米种植技术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科学化的种植技术是根据实际地质环境来进行的。中国玉米大多种植在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地质环境及土壤性质适合玉米的生长。另外,在北方地区,玉米种植历史相对较久,病虫害防治手段也较为成熟。例如可通过生物手段、化学手段及物理手段等对病虫害进行治理,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玉米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1]。除此之外,在一些北方地区,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户收入,相关农业技术人员还要对种植区域进行管控,避免产生大规模的病虫害。另外,还需做好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工作,掌握地质环境、气候条件、土质特征,实现高产种植[2]。因此,本文分析了玉米种植及相对应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经济效益。
1谷物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方法设计
1.1选择合适播种时间,实施生物整治
农作物播种时间是影响其日后生长情况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需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由于玉米是一种相对较为耐旱的农作物,且生长时间较长,因此,它的播种时间较早。通过研究发现,最适合玉米播种的温度大致在10~15℃,播种深度还需控制在6~10 cm[3]。目前,玉米播种通常采用机械式和半机械式来完成,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省播种时间,提升播种效率和质量,减少农耕成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播种前,种植人员需对玉米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首先按照1∶5∶5的比例将水、钙和有机肥配制成营养液,然后将种子浸泡大约3 h。然后取出种子,再使用15%锈灵溶液继续浸泡种子1 h,避免种子霉变。当播种时,还需防治玉米薪虫病。玉米薪虫病多发于播种时期,较难预防。玉米薪虫本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会在发光物体、区域周围进行聚集。因此,可通过物理方式,在玉米播种地周围利用发光诱捕器进行诱捕。另外,也可以通过糖醋融合的方法进行诱捕,这2种方法相对较为安全,不会对玉米播种和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薪虫产卵率,在玉米生长前期发挥了极大的保护作用。
1.2科学施肥,阻断玉米蚜虫的蔓延
在完成播种工作及建立生物防治体系后,接下来需利用科学的施肥方式来阻断玉米蚜虫蔓延途径。首先,需播撒基肥。这里以垄作耕法为例。种植人员需要使用扣垄夹肥的方式进行施肥,并在地层15 cm处再次埋入1层基肥。在埋入前,将陈旧的玉米杆打碎,混入蚜虫防治药物粉末,与基肥一同埋入地层中,不仅可提升土壤肥力,加快玉米生长,还可避免蚜虫啃食玉米根茎,使土壤结块。随后,在玉米生长至40 cm左右,需要对其进行追肥。由于玉米在拔节期到孕穗期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进行追肥是最合适的。首先,要在拔节期开始时进行1次追肥,保证玉米的基本养分。然后,在玉米生长出真叶时,进行2次追肥,加速玉米根茎和叶子的生长。最后,在孕穗期时,通过开沟深施的方式进行最后一次追肥,使玉米可以更好地吸收养分[4]。此时玉米已经发育出穗,需要施最后一次肥料。为了保证玉米产量,需要在玉米周围喷洒大量的氮、磷、钾肥,并且在肥料之中还应该添加适量的驱虫、杀虫药物,在促进其生长的同时,也对玉米蚜虫的蔓延起到一定的阻断作用。利用毗虫琳可湿性粉剂在肥料中进行拌种,在蚜虫盛发时,每公顷地可以喷撒30 kg辛硫磷颗粒剂,通常是撒至玉米叶中,除此之外,还需要按照1∶10∶5的比例,将毒死蝉颗粒剂均匀撒在玉米周围,每公顷用量为3 007 kg。
1.3加强生长管理,实现病虫害的最终防治
完成施肥工作并阻断玉米蚜虫病害的蔓延后,需加强玉米的生长管理,并对其进行病虫害的农业防治。首先,玉米在生长阶段的茎和叶子发育较为缓慢,但是土壤中的根茎生长却较快。所以,当处在拔节期时,生长至大约42 cm,叶片较厚,根茎呈扁平状,并在5叶期时,需对玉米进行定苗,并在拔节期向抽雄期过渡期间,定苗至45~58 cm。
不仅如此,种植人员同时也要减少土壤施肥量,加大穗肥使用量,并控制浇水频率和次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成熟后的玉米具有较大的体积,并且颗粒饱满。最后,当玉米生长至抽雄期时,需对其进行人工授粉和排苗,完成后剪掉玉米雄穗,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玉米对光能的利用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抗倒能力。另外,还需加强农业防治,及时观察玉米实际生长情况。清除发病植株并焚毁,以避免病虫害蔓延。
2方法测试
2.1测试准备
本实验研究玉米科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测试共分为2组,一组利用传统种植和虫害防治手段进行测试,将其设置为传统组,另一组则是利用本文设计的方法进行测试,将其设定为测试组。选取一块玉米种植地作为本次测试对象。
2.2测试过程
将玉米种植地均等分为两份,对两种方法同时继续进行测试。先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播种,在播种同,将病虫防治的对应药物依照比例拌入肥料中,并置于种子周围。药物与肥料的比例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依照表1对蚜虫病害进行防治,最后,在玉米处于生长阶段时,对其进行定苗,并分苗处理,并同时进行农业病虫害防治,最终,对玉米实际存活数量进行测量,并对2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2.3测试结果
通过以上测试,得出两组测试结果,依照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如表2所示:
由表2得知,传统方法在病虫害防治和玉米种植方面产生的效果均不十分明显,玉米存活率僅为87.34%;而测试方法在这2方面的操作都较为严谨,这也使得最终玉米存活率高达98.69%。因此,可以验证本文设计方法较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可大幅度增加玉米产量。
玉米产业可促进中国农业健康发展。因此,要以科学、合理的方法种植玉米,并加强病虫害防治强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中国粮食产量,减少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增加种植人员的农业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聂海洋,王锋,李响.大棚黄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J].种子科技,2021(7):58-59.
[2]张淑芹.冬小麦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治理探讨[J].种子科技,2021(7):35-36.
[3]李世强.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有效性探究[J].种子科技,2021(7):80-81.
[4]刘利锋.探析玉米高效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2):103-104.
(安徽省泗县墩集镇农村经济技术工作站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