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织经纬 妙理脉络

2021-09-13袁曹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8期

袁曹阳

[摘   要]写作思路是作者经过反复思考,形成并表现在文章中指向表达目的的思维轨迹。可以从整体构思、提纲拟写、顺序梳理等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明晰写作思路。写作中,只有思路清晰了,文章才会主题鲜明、文脉顺畅、详略相宜。

[关键词]写作思路;提纲;顺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21)24-0004-02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 清代文人袁枚在《续诗品》中也指出:“穿贯无绳,散钱委地。开千枝花,一本所系。”意思是说写文章要思路清晰。所谓“思路”,就是作者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形成并表现在文章中的具有指向性的思维轨迹。

写作思路,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影响着文章表达效果的优劣。如果思路清晰,文章便文脉贯通,流畅自如,读来情趣盎然;如果思路偏差,文章就内容混乱,状似散沙,令人不知所云。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在写作中做到思路清晰呢?

一、整体构思,成竹在胸

清代李渔指出,工匠造房盖屋时必须先规划好“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写文章好比建造房屋。不少学生有这样的写作体验: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头脑中会涌现出很多想法、许多内容,可是到底该写什么?怎样写呢?又会因此犯难。这就是下笔之前整体构思的问题。写作前的整体构思,主要指:这个作文题目想让我们表达什么样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要筛选出哪些有价值的材料?文章大致采用什么样的写作结构?等等。

名家在写作时,向来都是意在笔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落笔不凡。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引导。比如,谈到“散步”时,学生的脑海中会涌现与“散步”有关的很多内容,如散步的人员(爸爸、妈妈、“我”或其他人)、散步的地点(村头、田野、街边、公园等)、散步的时间(春天、傍晚、饭后等)、散步路上的见闻(乡村的风光、街边的繁华、秋天的落叶、夜色的美丽等)、散步中家人谈论的事物(家中琐事、学校见闻、社会热点等)……面对如此丰富的写作内容,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之前进行一番大致的构思。作家莫怀戚在《散步》一文中,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记叙了祖孙三代在春天的田野中散步的情景,通过展现母亲、“我”和妻子以及儿子对“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不同态度,表达“尊老爱幼”这个中心主题。

2020年,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题要求学生以“食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这是一个烟火味很浓的题目,不仅能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表,而且能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但是,怎样写好这篇考场作文,就需要有一番思考了。有一篇满分作文记叙了奶奶制作南京特色小吃“状元豆”为“我”讨“彩头”这一事件。开篇写“我”在考场中回味早上吃的“状元豆”,主体部分回忆了奶奶为即将中考的“我”精心制作“状元豆”的场景,中间插叙了“状元豆”的由来(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寒士秦大士每每读书到深夜,他的母亲便会将黄豆与红曲米混在一起煮好,用小碗装上并在最上面放上一颗红枣后再拿给他吃,以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好中状元。后来,秦大士中了状元,此事传开,“状元豆”就出了名),文末卒章显志,借助咸甜软糯、香气浓郁的“状元豆”,写出饱含温暖亲情的“食趣”,表达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喜爱和关注,具有时代感和社会意义。

二、拟写提纲,纲举目张

学生常常感叹名人“下笔千言能立成”“洋洋洒洒著千文”的潇洒,其实,名人在面对写作命题时,也会打个腹稿。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认为,作家创作的作品是在其心里完成的。诗词书画大家东坡居士在画竹之前,也有“成竹在胸”之谋;文化革命先驱鲁迅先生在写作时,也习惯于先打腹稿。正如老舍先生所言:“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拟写作文提纲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拟写作文提纲,要坚持“简单、快捷、完整、实用”的原则。写作提纲时最好用简洁的文字列出文章各段的写作要点,主要呈现“写作框架、各段内容、详略处理、写作手法”等写作因素。比如,有这样一道写作实践题:“以‘二三事为主题,创作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在笔者的引导下,有一位学生经过思考,在提笔写作之初,列出了以下写作提纲。

文题:同桌二三事。

主要内容:同桌高谈阔论令我生气、同桌出乎意料地帮助我等。

中心思想:表现同桌活泼开朗、热心善良的性格特点。

内容提要:

第一段:先写我不喜欢同桌。(欲扬先抑)

第二段:一次课间,同桌讨论关于我的“八卦新闻”,令我气恼。(交代不喜欢的理由)

第三段:我在体育课上意外扭伤,同桌忙前忙后地送我去校医务室。(“点”,详写)

第四段:我转变了对同桌的看法,感受到了同桌的热心与善良。(过渡)

第五段:列举同桌为班级、同学做过的一些热心事。(“面”,略写)

第六段:抒写我对同桌的新看法,总结同桌的个性。(点题,深化)

学生若能列出简单的写作提纲,便能清晰地呈现自己的大致写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统筹安排,精心设计,这样就可以在写作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纲可循。

三、言之有序,眉目清楚

言之有序,就是要安排好写作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要安排妥当,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思路清晰。常见的写作顺序有:(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2)空间顺序,即按照方位、地点的转换来串编写作内容;(3)逻辑顺序,即按照由表及里、从主到次、由原因到结果等顺序来写。具体用哪一种顺序来写,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来确定。当然,不管选用何种写作顺序,作者都需要明确写作内容、明晰写作思路,以便流畅地写作。

例如,名家常依循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地点转换)来创作叙事类文章,甚或将这两种写作顺序结合起来使用。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先生先记叙了百草园中的乐事,他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记叙了百草园的春有美景、夏有神话、秋听虫鸣、冬可捕鸟,可谓言之有序,然后又将写作的重点从百草园转到三味书屋,由写百草园中的乐趣到写三味书屋中的生活。这样处理使得文章条理井然,思路清晰。

2020年孝感市中考语文作文题要求学生以“那一刻,我没有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有一个考生以“那一刻,我没有退缩”为题,记叙自己参加一次跆拳道比賽的事件。先写比赛前,觉得自己底气不足,担心自己输了这场比赛,着重点出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我的心里一阵发怵。有点后悔,平时应该多多训练,不该因为累就懈怠了。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心里有些慌乱,脚下有些发软,额上也渗出了些汗,我把求助的目光扫向了观众席,我知道父亲也来观战了。父亲平静地看着我,目光温和,我似乎从中读出了鼓励,读出了信任,读出了坚定。我猛地觉得有了力量,脚下不再发软,眼神不再回避对手,脑海中快速闪过教练强调的比赛要诀——‘眼睛要平视对方,目光中要充满斗志‘要调匀呼吸,游走时脚下要稳‘要有眼力见儿,身形要灵活,要瞅准对方的弱点……裁判上场了,示意比赛就要开始,那一刻,我不再退缩,深吸一口气,紧了紧绿色的腰带,迈着稳健的步子,坚定地走向对手……”然后写比赛中的情景。最后写赢得比赛后的感受。

这篇考场优作以“赛前—赛中—赛后”为写作顺序,着重描写了人物在跆拳道比赛前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人物突破心理障碍、勇敢面对挑战的思想转变,行文思路十分清晰。

除了上述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拟写小标题”“植入关键句”的方式来展现行文思路。如一中考满分作文,以“记忆里,也是这样的香味”“记忆里,也是这样的笑容”“记忆里,也是这样的乡愁”三个小标题,清晰地展示了写作的思路。又如一学生在写作题为《长学问了》的作文时,以“在乡村的果园里,我学会了压枝”“在泰山的石阶上,我学会了坚持”“在保尔的成长中,我学会了顽强”这三个关键语句为统领分别描述了三个生活场景,并由此展现出了鲜明清晰的思路,串起了关于青春成长的感悟。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晰,写作时不要急于落笔,不妨顺一顺整体构思,列一列写作提纲,理一理文章顺序,多琢磨、多比较、多思考,以轻松自如地厘清写作思路,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