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加点____,调出生活好味道”导写
2021-09-13陈春花曾传华
陈春花 曾传华
文 题
普通人邱光明,生活的底味本是平淡,但他钻研厨艺,经营饭店,在生活中加入了率性与执着,调出了更有趣的味道;孤独的尼摩船长,生活的底味本是苦涩,但他探秘海底,勇闯南极,在生活中加入了勇敢与坚毅,调出了更传奇的味道;屡试不第的龚炜,生活的底味本是酸楚,但他诵诗习武,抚琴弈棋,在生活中加入了淡定与坚守,调出了更雅致的味道……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呢?
请以“加点______,调出生活好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思路点拨
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该半命题的引语内容由事实材料和提问思考组成,共三句话。第一句,用排比的形式罗列了三件事,都是用“底味”比喻人物此前的处境、用“味道”比喻人物取得的成就,用“调”,比喻改变底色抵达美好的行动、行为、途径,意在引导我们关注自我和他人类似的蜕变经历,在反思、感悟中获得“更上一层楼”的动能,昂首前行。
写半命题作文,首先是补题。导语中的“率性执着”“勇敢坚毅”“淡定坚守”等短语,暗示所补内容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精神品质,形式上以形容词并列短语为宜。文题的关键词有:“加点”“调出”“好”。“加”:原来没有,添上是“加”;原来有,继续增添,还是“加”。注意“加点”,这个“点”字对“加”的分量进行了补充、说明、限制。添加的分量,应该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只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一些改变,就能达成“调出好味道”之目的。比如“好味道”指的是学习成绩的提高,那么,认真一点,专注一点,热情一点,都可以获得如此结果。因为题目存在着因果关系,填什么,要考虑后一分句。有什么样的原因,往往就会出现相应的结果。因此,先要对自己人生底味有清醒、正确的认识,准确定位,然后再思考自己有怎样的志趣、理想、向往与憧憬,明确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美好图景。选择填写内容,应充分考虑“好味道”。引语中的“更有趣”“更传奇”“更雅致”,提供了参考范式。“有趣”“传奇”“雅致”,都可以视為形容词,修饰“好味道”。推而广之,只要是所绘人生图景美好,改变了非理想状态的生活“底味”,比过往更有声有色、诗情画意,是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向往、人生憧憬,更能成就人生,更能彰显人的价值,诸如善良、诚信、自信、乐观等积极、充满正能量的形容词均可。
还要特别注意后半分句的“调”字,由生活之底色,抵达“好味道”,引语材料中的“钻研厨艺,经营饭店”“探秘海底,勇闯南极”“诵诗习武,抚琴弈棋”对“调”进行了生动的诠释,即这“调”既是信念、信心等精神之内守,更是积极行动、付诸具体实践的外显。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优秀的作文是独一无二的精神产品,是创新,是创造。实现创新的途径很多,但往往离不开发散思考。补写的内容和好味道,就是主要的思维发散点。
每个个体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底味是不尽相同的。酸、甜、苦、辣、咸、淡,各有各的滋味、特点,也各有各的遗憾。向往、追求“好味道”,又是人之所想、人之所愿、人之所求。在不同人的眼中,“好味道”应该也是千姿百态的。比如,“淡泊”是诸葛亮的“好味道”,山水田园、自由自在是陶渊明的“好味道”,特立独行是李白的“好味道”,家国天下是范仲淹的“好味道”,为人民谋福祉则是共产党人的“好味道”。
从自身的角度立意选材,是作文的首选,因为熟悉,有话可说。但一定要规避常规思维,不要陷入写学习成绩的怪圈,毫无新意。虽然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有相似性,但只要认真思考,也能发现独一无二的素材。偏爱阅读的,使内心更丰富、充实;偏爱体育的,在运动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偏爱音乐的,在节奏、旋律中,让灵魂起舞。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要由学习向外拓展,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可写的很多。即便是学会一门技能,比如骑自行车,也能改变生活的底色,调出生活的好味道。要写自己真实的经历、体验、感受,选择个性色彩浓,独有的、特别的材料。
此外,这个文题承前省略了主语,这也是一个思维发散点。我们可以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人文环境、历史、书籍等领域。
有很多优秀的人,让我们羡慕、向往,不自觉地模仿。这些优秀的人,他们生活的底色未必亮丽,或许是平淡的、苦涩的、辛酸的,甚至更不堪。比如周处,被人们视为“三害”之首,其底色就是极不光彩的。他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立志改过,努力求学,成为了一代名臣,最终调出了生活好味道。所以,借他人的经历、感受、思考,抒“我”之情怀,道“我”之感悟,也是一种写作思路。
此外,还可以穿越时空,化身历史人物或小说中的人物,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自述奋斗经历、思考和感悟。比如,写唐僧历尽艰辛,将真经取回中土,普度众生,功德无量,调出了生活的好味道。
还可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它们为了“调出生活好味道”,加了什么。
反向思考,也能找到不错的写作思路。零零后的一代,生活的底色大多是五彩斑斓、幸福美好的,物质条件优越,也造就了不少“小皇帝”“小公主”“巨婴”以及“温室里的花朵”,如果不自知,不改变,是很可怕的。所以,加点“敬畏”“劳动”“独立”“分享”“合作”“吃苦”“感恩”“悲悯”等,对我们的成长意义重大。
思维发散越充分,越容易找到新颖的立意与素材,写出新意。新颖的立意与素材就是那个“伊”,千呼万唤始出来。
三、天机云锦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
本题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散文、小小说,还可以写成议论文。下面重点说说记叙文的写作。
写记叙文要给人以惊喜,有赖于作者“心中有丘壑”,对谋篇布局有独到的匠心。
因果关系的作文,写叙事性作文,可以由因及果,也可以由果及因。由因及果,“因”的抛出,要恰到好处,要吸引人。要步步设疑,层层铺垫,使“果”水到渠成;由果及因,果的呈现,要打动人,使人想一探究竟。这究竟,不应该是一览无余的直线,而应该像山路十八弯、水路九连环。要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作文,写作的重心往往在“因”的呈现上,即“加点”什么,为什么要“加点”,怎样“加”的以及怎样“调”的。
可以选用纵式结构,设置一条线索,描述一件完整的事,还可描述多件事;也可采用横式结构,围绕主旨选取几个侧面、片段或画面,进行叙述。
此外,写叙事性作文,还要兼顾描写。要重点描摹从前的生活底色、加了点什么、如何加的、“好味道”是怎样的。
佳作展示
加点从容与闲适,调出生活好味道
建始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九(1)班 田荣桦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题 记
我是一个慢吞吞的人,但慢没有让我的心境变得从容闲适,相反,有一段时期,我是浮躁的。
香港作家梁文说过,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当浅尝辙止成为思维定式,急功近利成为文化现象,人们必会欺心而行,这是时代的悲剧。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给浮躁的内心加入一点从容与闲适,就能调出生活更好的味道。书本、音乐和自然,都能给予我们从容与闲适。
墨香·书韵
书籍并不只是唬人的噱头,而是一种真正的养分,是真正可以抚慰心灵的工具。
我内心不够安宁时便会读书。我爱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在“草木对光阴的钟情”里,感受美与诗意,细细品味不经意间透露出的睿智,那是从容的生活智慧;我爱看胡塞尼的《灿烂千阳》,翻阅阿富汗30年的揪心历史,体会那个不可宽恕的时代的友谊以及爱情,从中我明白了,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但也充满希望的阳光;我也爱看房昊的《从前有个书生》,在书中回望旧时代的残照与风骨,看古代的“书生”在大时代尘埃中起舞,去了解已经十分遥远的历史,去寻觅那个时代留下的影子,去听过往的回声。
书中的故事经时光沉淀,从不同地方照进我的心房,给我启示,为我带来从容与闲适,让我能调出生活好味道。
节奏·音律
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则评论:“音乐是人类的避难所。”真是贴切。
玉川俊太郎说:“灵魂在这个世上的故乡是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创作者与欣赏者的灵魂相遇了。伴随着音乐的律动,灵魂会嗅到彼此的气息,相互倾诉和慰籍,心中的噪声渐渐被悠扬的音乐取代。从古到今,音乐一直有大作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是白居易对琵琶女的描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白居易刻骨铭心的人生体悟。本来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因一首乐曲有了相似的感受。可见,音乐演绎着爱恨情仇,是灵魂的伊甸园。
浮生三世,万物嘈杂,唯有音乐可以让灵魂获得解脱。音乐可以给灵魂带来从容与闲适,开辟一方净土,调出生活好滋味。
沉浸·自然
大自然永远都有使人敬畏的力量。同样,大自然也能带给人心安与平和。
我生于大自然,长于大自然,更常常折服于大自然的奇妙——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草,高山深谷。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可以栉风沐雨,临山观水;可以聆听鸟鸣虫唱、松涛海浪;可以感受来自田园的清新、馨香的自然之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不需要隐匿什么,也不需要雕饰什么,一切都是那样的自如、随意。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可以暂时摆脱烦恼,让思想进入洒脱不羁的境界,重新认识自我,还原自我,放松身心,洗涤灵魂。
欣赏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大自然永远可以无保留地向我们袒露一切。大自然的深邃与辽远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沉浸式的体验,更是一份宠辱不惊的闲适从容,它能帮我们调出生活好味道。
从容与闲适是生活的必需品。加一点从容与闲适吧,可以帮你调出生活的好味道。
慢吞吞的我,沉浸在书本、音乐和自然中,平静地笑对人生。
点 评
这是一篇感悟深并有思想的作文。文章由题记开篇,从常见的浮躁入笔,在书籍、音乐和自然中寻觅从容与闲适,沉浸其中,从而平静地笑对人生。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因而具有了普遍意义。详略得当,结構圆融。优美的语言,名人名言信手拈来,既增添了文采,又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