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上“时代色彩”,“小人物”也能光芒四射
2021-09-13曹津源
曹津源
描写“小人物”的文章,要避免庸常,就要把握时代脉搏,深入人物内心,把“小人物”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人物的性格展现出来,给人物涂上“时代色彩”,使文章具有引领性价值。
时文引领
磨刀匠进城
肖国才
仲春的一个周末清晨,小区门口来了位衣着朴实、满脸笑容的磨刀匠。身材魁伟,嗓音洪亮,一声“磨——菜——刀哟”的吆喝,穿破晨雾,回声不绝,引来小区居民和过往的路人驻足围观。
“磨把菜刀多少钱啊?”
“刀磨了不好用,怎么找你退钱呢?”
…………
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问,围观的人越聚越多。磨刀匠清清嗓子,一脸和善地拱手作揖,然后笑盈盈地对围观者说:“老少无欺,明码实价,每把刀10元。磨得不好,分文不收,再倒赔一把刀的钱。初来乍到,大家信不过我很正常。今天磨刀不收钱,用得好,下次给不迟。”
话音刚落,只听人群里有人喊了声“好”,然后说要用自家的刀先来试试磨刀匠的手艺。
围观者的目光齐刷刷地循着声音看过去,原来是小区里那个凡事喜欢较真的老邹。
“磨刀真的不收钱?”老邹问。
“当然。手艺人说话做事讲诚信,不会虚头巴脑讹人。”磨刀匠答。
“那好,我这就去把家里的两把菜刀拿来磨。”
约莫10分钟后,老邹就把两把菜刀放在了磨刀匠的面前。
磨刀匠麻利地从蜡黄色帆布包里取出四块磨刀石。他把矿泉水瓶当花洒,在一块条砖型青石上轻轻点了点,水珠均匀地洒在条石上。然后,他就着水珠把菜刀按在青石上磨起来。磨好一面后再磨另一面。刀刃上有个米粒大的缺口,他又换上一块有凹槽的青石,夹着缺口磨。最后,再用细腻的青石磨光刀口。所有程序完成后,他揪了几根头发搭在刀口,用力一吹,头发被齐刷刷割断。
不需多言,老邹拿着磨好的菜刀刚离开,几把生锈的菜刀就立马摆在了磨刀匠的面前。磨刀匠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接着打开了话匣子。他对自己的磨刀手艺很自信,自信来自于他在乡下磨刀30多年的经验。儿子从小到大读书的开销,都是他走村串户一把刀一把刀磨出来的。
磨刀匠爽快、敞亮,他不仅分享他的快乐,也乐意把自己的烦恼和苦闷向顾客倾诉。他说他姓张,儿子研究生毕业后考进城里当了公务员,去年有了孩子。他进城帮儿子媳妇带孙子,刚来时很别扭,城里生活过不惯,于是,张师傅跟儿子和媳妇说,周末他得出来透透气,顺带跟别人说说话,干干他舍不得放棄的磨刀手艺。
又是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去小区外面买菜。只见小区门口,张师傅来得很早,正猫腰坐在一张条凳上磨菜刀。我问他生意怎么样,他一脸喜色,下巴颏朝地上一堆待磨的菜刀点了点,说活儿多得出乎他的意料。他还告诉我,这些活儿都是前些日子来磨刀的顾客引荐来的,够他忙一天,不知道天黑之前能不能磨完。说完,他得意地笑。
几天后,张师傅身边又多了一位中年汉子,帮着他一起磨刀。大家见了都问,张师傅你收徒弟了?张师傅笑呵呵地道出原委:不是徒弟,而是同行。这位中年磨刀匠也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吆喝了半天,没揽到一桩活儿。他主动跑来跟张师傅搭话,张师傅宽慰他:“不急,生意都是慢慢做出来的,坚持下去就会好起来的。”他却说:“等不起啊,一家人还等着我挣钱呢,没活儿做怎么养家糊口。”张师傅听他这么说,思忖了一下说道:“要不,你做我的活儿,做多少得多少。不过,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你出的活儿我都要仔细检查,如果达不到我的要求,这活儿就不能给你做。”中年磨刀匠先是有些诧异,继而一脸感激,连声道谢。就这样,中年磨刀匠在张师傅身边干开了。他磨一阵刀,就递给张师傅看看,听听意见,再接着磨。张师傅认真地指点着他,即便是一点点瑕疵也不放过。
有跟张师傅熟识的老顾客,私下里悄悄地提醒道:“老张,关键技术可不能随便传人,小心抢了你的饭碗!”张师傅听了嘿嘿一笑,说:“谢谢提醒,可我不怕。一来现在我不靠这门手艺过日子,他学去能养家,而且他的手艺若能超过我,说明这门手艺有提升,这是好事;二来这么大的城市,我只做了两三个小区的生意,市场还大得很呢。切磋技巧、把手艺做精才是正道,手艺好、讲诚信,不愁没有活儿做。”
张师傅把一份看似不起眼的磨刀活儿做得风生水起,着实惠及了不少小区居民。张师傅说再过两年,等孙子上幼儿园了,他就去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开个磨刀公司,过过创业瘾。说到这儿,他开怀大笑起来。
(选自2021年5月12日《人民日报》)
技法赏析
一、表现新时代“小人物”的追求。新时代的“小人物”应有适应新生活的新追求,张师傅“进城帮儿子和媳妇带孙子”,开始“很别扭”“过不惯”,但他没有淹没在封闭与琐碎之中,而是提出要出门“透透气”“跟别人说说话”,开阔视野,重操“舍不得放弃的磨刀手艺”。新追求收获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其观念和眼界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么大的城市……市场还大得很呢”,说话中充满融入大城市的自信。最有意思的是文章结尾,张师傅居然准备“申请营业执照开个磨刀公司”,扩大规模,“过过创业瘾”。在张师傅身上体现的这些时代元素,使文章具有催人奋进、积极进取的引领价值。
二、描写新时代“小人物”的德艺双馨。“小人物”成为“新城市人”,关键在于传承弘扬“德艺”传统。来自农村的张师傅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代表。文章主要描述了四点。一是技艺精湛。他不放过刀刃上“米粒大的缺口”,先后换上“有凹槽的青石”“细腻的青石”变化着磨,完工后“搭在刀口”上的头发被“用力一吹”,竟然“齐刷刷割断”,可见刀刃之锋利、技术之高超。二是吃苦耐劳。30多年“走村串户”磨刀的艰辛,圆了儿子的大学梦。三是讲究诚信。四是心地善良。文章详述张师傅与“一位中年汉子”的故事。张师傅谢绝好心人“防止抢饭碗”的“提醒”,真诚“让活”,帮助中年汉子“养家糊口”,并“认真指点”他,“不放过一点点瑕疵”,一句“手艺若能超过我……是好事”,表现了张师傅的广阔胸襟。
三、展示新时代“小人物”的朴实生活。城市多元化文化建设需要融入“新城市人”朴实厚道的生活样态。张师傅初进城市也有“烦恼和苦闷”,但他“爽快、敞亮”,总是“一脸和善”,笑对围观者;与他衣着同样朴实的,还有他的土语——一句“不会虚头巴脑讹人”,何等实诚!一声吆喝“磨——菜——刀哟”,多么亲和!文章结尾写张师傅说开“磨刀公司”时“开怀大笑起来”,这乐观自信的“大笑”,堪称新城市文化乐章中的个性音符!
我仿我秀
百年陈记灶糖
华含颖
春节前,我到南京“老门东”打卡。眼前是一座集中体现老城南民居街巷、市井传统风貌的仿古牌坊。坊额上写着“老门东”三个行草大字,两侧有一副楹联——“市井坊间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合书千载大文章”。穿过牌坊,“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古都风貌扑面而来。
一个个风味小吃摊依次排开。正欣赏着“吹糖人儿”,当当当的铜锣声引得我移步驻足。只见卖灶糖的老者穿着很有年代感的旧式中装,扣着一顶圆形丝绸帽,蓝色围腰上画着一棵棵橙黄的麦穗,脚上穿的是黑色圆口布鞋,虽然脸上刻满皱纹,却一副和善模样。
才送走了一个老年旅游团,“灶糖啊灶糖——尝一尝——当当当”,吆喝声伴随着铜锣声又响起,音量不大,却有传统韵味。奶黄色的灶糖安静地躺在竹匾中央,有菱形、长方形,还有心形,竹匾的周围还竖起了好多木棍,上方卷着一张广告,一边印有一行手写字——“百年陈记灶糖”,另一边印着有点夸张的灶王爷。
我端详着,请教道:“陈爷爷,这灶王爷画也卖吗?”
陈爷爷“呵呵”地笑着:“伢儿,誰买糖,灶王爷就送谁啦!”
“陈爷爷您会画画?”话说出口,我就后悔自己的唐突。陈爷爷毫不在意,拔出广告送给我:“上大学的孙女画的,她说要与时俱进,以前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那是为了甜灶王爷的嘴,让他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求得来年好日子……现在我们乡村振兴,多幸福呀,但老祖宗的非遗文化还得传承,所以她把灶神爷的嘴画得特别大,笑得特别欢。你看,我孙女的水平怎样?……”
“原来是这样,真有意思……您家在南京?”我呵呵笑着,敬意油然而生。
“来南京十几年啦!尝一尝吧,我们坚持祖传的手艺,纯手工制作……”陈爷爷说着夹起一块递给我,笑着说起传家手艺:“配料、洗淘、熬糖、起锅、揉糖……每个环节都要按规矩做好。特别是揉糖,为了抢时间,揉起糖来我们往往饿了不能吃饭,渴了顾不得喝水呢。”说话间,陈爷爷放下铜锣,做着手势,如在演绎着生命的精彩。
“甜,甜得纯浓,甜得香脆,甜到心里……”我边吃边听,赞不绝口。
一群红领巾围上来,好奇心传导到他们的舌尖,七嘴八舌,争先恐后购买。陈爷爷却不紧不慢地说:“伢儿不急,尝尝吧,甜着呢,3元一包,吃一包就够了,不要多吃。伢儿,吃了要及时漱口刷牙……”
“一包就够了”,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推销语,我对陈爷爷的敬意又增了几分。说话间,竹匾上的灶糖已经少了大半。
红领巾们舔着嘴唇散开了,陈爷爷也收拾竹匾,掸掸围腰上的灰,似要离开。我问:“灶糖还没卖完呢……”他说:“伢儿,收摊啦,今天我还要忙两件事。一件么,去景区非遗陈列馆教第四期学员做糖,图个快乐;还有——”陈爷爷顿了顿,压低了声音,“我还是老年志愿者呢,今天要到养老院送灶糖,让老人们乐呵呵地过个小年!”
“当当当”的铜锣声再次响起,却没有了吆喝声。我手捧一包灶糖,与陈爷爷一起穿过牌坊。夕阳余晖里,回望楹联下联“布衣将相合书千载大文章”,我回味良久。
点 评
几次称呼“伢儿”,一句提醒语“及时漱口刷牙”——这是多么亲切和善的手艺人!“乡村振兴”“非遗陈列馆”“老年志愿者”等语言,又使“小人物”陈爷爷闪耀着时代色彩;结尾给人启示:“书”当代“大文章”,多么需要陈爷爷这样的“布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