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里可行“舟”
2021-09-13郭骥
郭骥
上海,地处江南,因水而生,水系发达。其面朝东海,又是长江的出海口。这里最早设立的市镇青龙镇,就因占据“控江而淮浙辐辏,连海而闽楚交通”的地理优势,成为海上贸易商贩的聚集之地。然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加之多年来过量抽取地下水,致使地面沉降。黄浦江贯穿上海,周边还有长江口、杭州湾,加上上海市区的地面齐平,防洪挡潮只能依靠防汛墙、堤坝和海塘。如遇台风影响、长江流域泄洪或大暴雨,上海就有可能出现城区受淹的情况。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得知同属大学博物馆的美国里士满大学博物馆(The University of Richmond Museum)新收藏了一组与上海弄堂有关的照片,是由旅美上海摄影家龚建华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的。这组照片被命名为“上海里弄”(Shanghai Passages Longtang),共有25张,在雨天拍摄的有5张,其中有3张是表现上海街头和弄堂在经历暴雨时发大水的情形,很具有时代感。
这也不禁勾起了笔者对当年情形的些许回忆。30年前,每到夏季暴雨或台风天气来临的时候,一些马路和民宅,尤其是老旧里弄和棚户区的平房,很容易被淹,有时候是整条路、整个屋子被淹。与笔者家仅隔一条弄堂就是片棚户区,每逢雨势稍大,家家户户必定进水。只见居民们手拿簸箕,一簸箕一簸箕地往外抄水,同時用抹布塞住窗沿和门槛的渗水部位。大水淹过之后,家里的家具、电器一片狼藉。
再看这组照片,图1是一处平房的后门,老人坐着怡然乘凉,身旁孙女的脚下大水似乎已经没过了门槛的地砖,老人却习以为常。在图2中,弄堂里_人捋起裤脚管,迎面走来,另一人怀抱孩子背向而去,雨水淹过脚踝,一步步在水中踏过,荡起水花。图3的画面是最有趣味的,弄堂里的水位已经仿佛高到能够行船,爸爸赤膊着上身,用木浴盆载着儿子嬉戏,充满着乐观精神。这张名为“Flood Bathing”的照片,在国内展出时以“弄堂行舟”为名。
图1 H2018.01.08 Flooding 1995 龚建华摄美国里士满大学博物馆藏这位老人的两只脚分别踩在两个板凳上,板凳下面就是积水。他还悠闲地抽着烟,显然对这样的情景已经习以为常。
图2 H2018.01.11 Flooding 1996 龚建华摄美国里士满大学博物馆藏那时的雨季,蹚水走路是谁都有过的经历。
夏天发大水的传统由来已久,就算是上海南京路、淮海路这样的大马路也不例外。对于夏季的暴雨和台风天气,上海市民真是又爱又恨。7月、8月的高温天气炎热难忍,一旦台风来临,那是凉爽异常。而大雨过后的清新,不开电扇就让人能一觉到天明。
图3 H2018.01.17 Flood Bathing 1993龚建华摄美国里士满大学博物馆藏爸爸用浴盆载着孩子嬉戏,这应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城市在大雨后出现过的景象。
图4 H2018.01.21 Oh It 1s Showering 1990龚建华摄美国里士满大学博物馆藏大雨挡住了孩子出门的路,不过他看起来还是很开心。
里士满大学博物馆收藏的这组照片,反映的已是至少二三十年前的情景了。今天上海城区里再看不见“弄堂行舟”的情景。城市的排水防涝标准提高了,黄浦江两岸的防汛墙加高加固工程、苏州河水闸工程把市区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高潮位设防,而分布在各处总长500多公里的新海塘也按照防御百年一遇高潮位加11级风正面袭击的标准建设。
除此之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按照相对集中、成片改造的原则,将重点棚户区和简屋地段全部拆除改造。从此,上海城市的防洪排涝得到了全面改善,这些年的新闻报道里没再出现过市区居民家中被大雨淹没的画面。而这组照片里的场景,也终于成为历史。
图5 H2018.01.07 Snowing Day 1985龚建华摄美国里士满大学博物馆藏赶上了大雨,小商贩躲在高楼大厦的屋檐下可以继续做着生意,同时避雨的路人成了客户。这种景象在上海乃至全国各个大城市恐怕都再也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