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死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

2021-09-13李葵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无害化养殖户疫病

李葵梅

(岑溪市安平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岑溪 543213)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对畜牧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如何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是现代牧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病死动物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从该项工作的宣传、资金扶持、监督监管、体系改革等方面作一探讨,旨在为提高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水平。

1 存在的问题

1.1 病死动物无害化的宣传不到位

众多养殖户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意识薄弱,饲养户法律意识差,基层工作人员宣传力量薄弱,缺少必要宣传经费支持,导致宣传工作不能很好落实到位,存在养殖户不主动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因病死亡的动物,对其随意丢弃、甚至存在买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情况。这些都给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留下了隐患,也是疫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2 不按规定处理患病和死亡动物

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死亡的养殖场规模都比较小,饲养方式落后,防疫意识不高,对无害化处理的法律意识不高。还有部分养殖户受利益驱动,为了减少经济损失,常低价处置病死动物的尸体,导致病死动物尸体流入市场,对民众身体健康构成重大的威胁。对病死动物不按规定处理和不处理,会造成水源和环境污染,给动物疫病的传播埋下隐患。养殖户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通常采用掩埋法,但掩埋地点、深度和方法不能达到标准要求。掩埋坑内没有添加消毒剂,不能彻底消毒病原,给动物疫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1.3 非法经营病死动物现象时有发生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市场上非法贩运、运输和加工病死动物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非法经营和贩运病死动物尸体和动物产品的行为经过多年的打击后势头并未减弱,甚至越来越隐蔽。由于基层兽医力量有限,监督管理范围广,任务大,容易造成监管漏洞。同时,食品安全管理实施分段管理,兽医主管部门对畜产品安全管理在于源头管理,各监管部门的职责不明确,责任不到位,导致疾病动物及其产品监管在某些区域内形成空白。非法经营者受经济利益驱使的,同时也逃避各职能部门的监管,通过地下交易疫病动物及其产品。这类非法交易的畜产品流入“黑加工点”制成改头换面的腌腊制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普通民众很难对病害动物产品加以甄别,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胁。

1.4 处理病死亡动物费用成本高

死于散发性疾病的动物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偏远的养殖区,基本上采用土壤掩埋的方式处理。由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费用高,多数养殖户不愿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在动物死亡后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甚至逃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同时,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无充足的资金支持,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不能持续进行。

1.5 无害化生物安全处理设备缺失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备或设施缺少或配置不全。很多养殖企业无害化处理设备及安全生物的缺少或处于摆设状态,还有众多屠宰厂无害化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或处于空缺状态。大部分城市动物无害化处理厂运作困难,仅靠政府财政支持运作,一旦资金支持缺乏,将很难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同时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面临费用高、操作难度大、专业技术强、经费资金支持不及时等众多困难,现有设施很难满足畜牧生产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需要。现实中大部分采取填埋、高温等处理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填埋处理方式对填埋土地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征得地方政府的同意或环境部门的批准,在实际操作中填埋深度和消毒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处理不好易引发环境污染和更大的动物疫病传播流行风险。高温处理虽然能较为彻底的消除动物疫病流行风险,但对设备要求很高,操作经费也比较高,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很难操作。

2 对策和措施

2.1 加强动物防疫相关知识宣传

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向本地党政机构进行宣传,使他们更加重视和了解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要对广大群众和经营者做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加强疫病动物及其制品处置的法律强制性、社会危害性和环境破坏性,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疫意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普及科学养殖、依法防治知识等相关知识。树立民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要加强对管理对口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民众守法自保意识,自觉做好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工作。在大型动物养殖场(养殖社区)制作标语、科普宣传栏、警示牌、责任公告栏,明确对死亡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非法经营、违法处理死亡动物的危害性和法律责任。要积极转变养殖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场作为典型示范,发展规模化养殖模式,以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动物疫病防治能力,降低养殖成本为目标发病率和死亡率。

2.2 加大财政支持,确保无害化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设置无害化处理专项资金,直接纳入中央财政支出,为无害化处理工作提供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专项补偿资金有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进行同等担负,确保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后其补偿款项能及时足额发生,减少养殖者和经营者因病死动物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时引入政策性的农业保险业务,为畜牧养殖产业提供政策性保障,同时提高各类病死动物赔付和无害化处理补充标准。内容应涉及到强制扑杀、强制免疫接种过敏死亡或流出、定点屠宰环节发生的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补偿,确保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能持续开展。

2.3 加强对病死动物无害处理工作的监督

建立健全完善规范高效运行体制,制度透明规范,领导机构统一职责。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明确管理监督责任,并积极落实管理职责与义务。健全各级财政保障体系建设,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所开展的工作有持续的财政支持。加大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投资力度,其中涉及到重大动物疫病体系培训、疫情应急处置,逐渐提高各级主管部门对动物疫病的应急处理力度,增强行政能力,确保从事动物无害化工作人员岗位稳定,确保动物防疫执法工作做到依法办事,强化动物疫病应急突发处理能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对违法事件进行举报,并对违法事件严厉处置,同时举报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充分调动民众对养殖、经营和运输环节中随意处理病动物的新闻举报,打造一个人人监督人人参与的良好的氛围。

2.4 建立和完善无害处置机制

专业素质建设是衡量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的最为专业的标志,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其专业技术知识和素质。根据当地客观实际制定完善的科学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并逐步健全完善动物无害化处理报告体系。体系建设应包括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备的安全使用措施,病死动物收集、运输、消毒等处理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及工作人员操作技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及社保保障措施等相关项目。无害化处理情况要形成简报定期向主管部门送报,让上级部门能了解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无害化处理设施相关管理员对无害化处理对象及数量要进行详细登记,并拍摄照片或录像存档,按照要求建立日常工作处理台账。无害化处理报告要形成制度化加以保障,及时反馈处理信息,了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动态处理情况,便于主管部门的监督,也为有效的申请资金保障提供直接的佐证材料。

2.5 监督病死动物无害处理措施落实到位

鼓励政府部门创造条件加大动物无害化建设支持,逐渐完善和规范无害化处理措施和提高动物防疫措施,改善各级防控部门资金短缺,养殖户管理松散等状况。加大对动物无害化处理基础力度,将病死无害化有关的处理补偿措施纳入财务支出,并按照要求对免疫接种过程中发生的死亡进行补充,解除广大养殖户对无害化处理的后顾之忧,使其能主动配合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3 讨论

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实施无公害动物处理措施,要建立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机制,明确分工,明确监管责任,提高行政效率,把监督触角伸向各个角落,不留下漏洞。严厉查处病死动物买卖、贩卖、运输、储存、加工等行为,对随便抛弃患病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给予打击,同时强化日常监督与执法,形成长期监管机制。

猜你喜欢

无害化养殖户疫病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