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理性爱国的实践逻辑
2021-09-13董研林
董研林
(1.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 文治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爱国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青年作为社会的公民、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对于是否爱国是不存在任何质疑的,但是不少青年对于怎么爱国才是合适的,怎么才能做到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爱国还存在一定困惑,这一困惑也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向社会、向教育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理性爱国的内涵
爱国是一定的行动表示,但是这种行动表示是基于一定的认知、情感的基础之上的,是人们价值观的一种外在表现。而理性爱国就是人们在爱国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合理的认知、客观理智释放的情感以及表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决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行动。
关于理性爱国的具体含义,不同的研究者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论述。有研究者直接将理性爱国的具体要求做了明确的描述,认为理性爱国就是要做到: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将国家利益视为最高的利益追求。[1]还有研究者将理性爱国的内涵贯穿于爱国时所表达出来的思想行为的规范是否合理合法。如,赵建波认为,爱国的理性表现为爱国道德规范和法治秩序下的合理合德合法的爱国思想及行为表达[2]。另有学者则倾向于从爱国的价值角度和情感角度去阐释爱国的理性或者说“理性爱国”的具体内涵。如有人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行为准则和理性精神,这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3]。还有一些人认为,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价值观,具有明确的价值倾向和价值立场。认为理性爱国是将爱国的情感和行为表达为开放自信、具有世界眼光的,应当是理性驾驭下爱国情感和行为[4]。认为理性爱国应当表现为个人对国家的深厚感情,不应盲目浮躁、不应一时冲动,应当有一腔热血、应当成熟理智[5]。
虽然研究者们对于理性爱国的含义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表述,但是不难看出,关于理性爱国大家的关注点都在于“合理、合法、合情”。要做到所谓的“合理、合法与合情”则必须要在既定社会法治、德道所规范的框架之内,有理有据有节地去表达自己的这一情感,采取适合个人的并遵循法律和道德要求的行为。而既定社会的法治道德约束则是由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所决定。
二、社会发展背景是理性爱国的逻辑基础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6]江泽民同志也说过:“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7]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8]因此,爱国实践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从我国爱国主义的产生历程来看,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代,爱国的实践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
在我国的先秦时代,这一时期的爱国主要表现在对宗族和诸侯国的认同与保全方面,爱国主要体现为“保族”,各个宗族与诸侯国的安全第一,各自族人也就是同民族的人以及各族所在的地域是爱国的范围之内的内容,其他的宗族或者诸侯国,则不在此列,有明显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特点。因而这一时期的爱国行动主要表现在为自己宗族的发展和保全去努力,具有可能为了抵御外敌而牺牲性命,也可能为了资源扩张而侵犯他族等战斗性特点。
到封建帝国时期,秦至前清时代,封建帝国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爱国”的观念,而此时的国即封建帝国,是大一统的中国,不再是宗族诸侯的国,国开始有不同的民族和更为广泛的疆域领土,但是最为主要的还是中华民族疆域内部的族,是忠诚于统一封建帝国王朝君主的族。因而此时最为明显的爱国特征表现为“忠君”,“此君”与“彼君”的区别被视为“国”的区分,而爱国与忠君是密不可分的一事两面。而此时的爱国行动则表现为“忠君”,具体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更有“武将战死沙场,文臣死谏大殿”等等爱国的行动标杆。而所有的这些爱国的行动的内在动因都在于“忠君”,即为这一时期最大的特征。
至晚清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爱国的内涵具体表现为“独立自强、民族复兴”[9],此时的时代背景是中国积贫积弱,西方列强对于东方睡狮虎视眈眈。我们的疆域、故土、民族时时受到威胁与侵扰。救亡图存是那时的爱国主题,反抗列强的侵犯,保持民族的独立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被外敌侵占,是爱国的主旋律。而此时的国不再是某“君”的国,此时的国里有了更多的“人民”的含义。国家的概念更为现代,而爱国就是爱我们的故土、家园、人民,让我们的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此阶段爱国的行动主要表现在对于国家疆土的完整,人民的独立,民族的保全等各方面。表现形式更多的是抵御外敌浴血奋战,发展民族文化,唤醒人民意识,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爱国的内涵又变成了“为了人民过上不受压迫、幸福自由的生活”,我们爱国的内涵是与爱中国共产党和爱社会主义相协调相一致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我们新中国的建立,而人民也就不会有独立、自主、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之上,让国际社会承认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存在,承认中华民族站起来了的事实是爱国。此时的爱国不但表现在民族独立,表现在能帮助邻邦阻挡外敌入侵,更表现在国内经济生活的恢复与发展,让四万万人民在国际的封锁和打压之下活下来,吃得饱、穿得暖;让反动势力没有破坏我们新中国的胆量和能力。我们的爱国主题为“保疆守土、恢复生产、让人民能够休养生息”。
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之下,爱国的主题、爱国内容以及爱国的行动都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主题、内容和行动都是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客观需求。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发展背景是爱国实践的重要底色,是爱国内容的基本出发点。
三、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及爱国主题与内容
1.新时代社会发展背景
新时代的中国处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思想意识多元化呈现,信息交互爆炸式流通,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的历史时期。这些复杂性具体表现在:
(1)经济全球化发展。
经济呈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指现存的各国经济发展,都存在诸如资本、技术、劳动资源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特点。而这一特点使得各国之间的国民界限有所模糊,不同国家的人在同一家跨国企业工作,分享同一种企业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一种各国融合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对于民族国家主权界限、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传承等有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于政治文化的冲击最为深远。尤其是对于爱国精神教育、爱国文化传承这样具有明显的国家主权印记、民族传统文化印记以及政治文化印记的精神文化来说,产生的冲击更为强烈,而这其中对于青年人的爱国精神教育与爱国的实践影响最为明显。
经济所呈现出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于青年爱国实践产生的影响,大致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新时代青年人处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下,青年人大多会感受到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丰富和各种泛娱乐化的活动。对于西方国家“两面派”做法缺乏发现和思考,很难发现其宣传口号与实际行动的不统一。因而对于西方国家鼓吹的爱国过时论等论调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其不实之处,造成青年在爱国实践中的极大困扰。
其二,新时代青年人成长生活的背景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比较好的新时代,很多人对于怎么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于我们现在经济发展转型缺乏思考,对于我们现在经济发展的前景缺乏判断。造成了青年人不清楚怎么去爱国,总是觉得没有需要自己“献身和牺牲的”地方。
(2)思想意识多元化呈现。
目前社会的思想意识多元趋势最为突出的是: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等[10],而这三个表现得最为突出并且对青年的爱国实践产生的影响也较大。
其一,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主要是有一批人凭借学术研究的名义,通过批判和反思历史的方法,蓄意扭曲历史,文过饰非,主要通过扭曲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功绩[11],歪曲史实,否定贬低我党在反帝反封建过程中所做的斗争,污蔑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功绩,造成青年的政治信仰与爱国实践危机。
其二,民主社会主义则是通过鼓吹西方的民主文化,企图通过所谓的人道主义,人权主义等,意图建立所谓的“第三个选择:民主社会主义”,其本质还在于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批评,更多的在于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宣扬,造成青年对于爱国、爱社会主义和爱共产党的怀疑,造成青年人爱国实践过程的疑虑,行动上的迟疑。
其三,新自由主义的思潮则是结合经济全球发展的趋势,主张社会发展自由化、经济发展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化,否定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瓦解青年对于国家和党的认同。
(3)信息交互爆炸式流通。
依靠计算机、通讯和通信科技为基础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形态,这一生活方式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而进一步引发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12]。信息发展不但在内打破了一个国家内部的信息壁垒,在外也能就国际社会的意识形态争斗不同,而呈现出现不一样的斗争方式,促使了国际事件冲突在网络上的表现。
例如:从BBS网络社区时代开始到现在贴吧、微博、抖音及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兴起,爱国的意识、情感和行为一直相伴其中,从不曾缺席,并且呈现出一种爱国的主阵地的形态。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事件及网络媒介如下表1所示:
表1:各时代信息网络爱国实践回顾一览表
这样的信息交互一方面在淡化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同时,也因为信息的充分交互增加了青年人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感并促发了一定的爱国行动。
2.新时代爱国的主题与内容
新时代我们的爱国主题旗帜鲜明,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3]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在《复兴之路》展览的现场提出来的,并亲自阐释何为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4]而这一主题之下我们的爱国实践的内容也是非常具体和明确的,那就是基于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工业4.0时代的新挑战,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在工业4.0时代抢占先机,并尽可能地做到引领国际技术的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是经济的强大,其次是政治制度的科学性。我们的政治制度经过历史检验是正确且科学的,因为使中华民族能够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们还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以往的粗放式的不计成本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转型,而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15]。因此,新时代爱国实践的具体内容就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对于青年而言,聚焦制造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尤为重要。
青年人需要做到把自身的学识、精力和热情与祖国发展的需求相统一,要在这些国家发展的重要行业里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创新技术、发展生产,这些就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爱国的具体内容。
四、新时代理性爱国的实践逻辑与启示
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即社会生活网络信息化。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系统,难以控制的信息流动和交换、节点连接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行为主体之间呈现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机制[16]。这样的流动和传播机制致使青年要有自己对于意识形态斗争的敏感性,对于自己所接受到的网络信息予以主动甄别,判断出信息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以及它所追求的目标、手段,再使用国际通用的网络话语体系开展合理斗争。
1.理性爱国的实践逻辑
以2019年8月发生的“港独”事件中,“饭圈女孩”和“帝吧出征”的行为为例说明。
当网络上大肆出现有关香港暴力事件的消息以来,青年们逐渐意识到这场发生在香港的暴力事件不是简单的“香港废青”们所能做出来的,身后明显有着意识形态斗争的印记。接着“饭圈女孩”成了网络上第一批怒怼港独言论并大获全胜的年轻民间组织,随后更是在“帝吧网友”的支援之下,“饭圈女孩”们出征海外平台Instagram、Facebook以及臭名远扬的“苹果日报”等港独媒体。我们的青年用键盘报纸替代长枪短炮,以爱我中华,用文明、理性和求真知的精神让世界看到一只热爱和平又不惧恐吓的雄狮。青年们以国际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在社交平台之上与敌对势力斗争到底,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这一爱国实践充分说明了新时代青年理性爱国的实践逻辑:对于爱国有着清晰的认知(有意识形态斗争的敏感性)——可以客观理智地释放爱国情感(能有效地甄别网络信息)——拥有爱国的能力(可利用国际通用的网络话语体系)——会自觉的开展爱国行动(无须国家组织地开展爱国行动)。
2.理性爱国的实践启示
青年需要选准自己的方向,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本领,是青年个体理性爱国的最好方式。
(1)增强理性爱国的认识,从思想上做到理性爱国。
青年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为什么要爱国,爱国的基本主题与内容是与自身当前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密不可分的。爱国是与爱社会主义、爱共产党协调一致的。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和斗争不能放松警惕,时刻牢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知道自己与祖国不可割离。
(2)锻炼理性爱国的本领,从能力上能够理性爱国。
青年要学好本领,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能掌握国际通用的语言、文字等工具,能有效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对话。只有做到自身本领过硬,我们才能在国际冲突发生时无所畏惧。就如“饭圈女孩”和“帝吧网友”一般,当国际社会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对我们进行污蔑时,我们也使用同样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有力地回击,做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3)自觉理性爱国的行动,从行动上自主理性爱国。
青年理性爱国的最终体现必将是自主的爱国行动。这种行动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青年在具有思想上理性爱国的基础上,不断锻炼自身的本领,提升自身的素质,最终将心中的爱国情感外化成自主的爱国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