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话语与国家叙事
——基于对《人民日报》(1979—2020)“元旦献词”的语料库分析
2021-09-13曾海芳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曾海芳(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改革开放42周年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官方媒体,其叙事与话语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与态度立场,又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变迁。
一、元旦献词与话语研究
话语最初出现于语言学领域,通常被视为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1],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理性交往的工具。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得以拓展,话语研究也被认为应注重语言与认知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范式之一。20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福柯将话语与知识、权力、意识形态相关联,话语具有了历史、政治与社会的维度。在福柯看来,每个时代都有一种独特的观察和阐释外在世界的方式,话语功能的意义即在于要阐明为什么一般来说要存在着秩序,它遵循了什么普遍规律?为什么是这个特殊秩序(而不是其他秩序)被确立起来了。[2]诺曼·费尔克拉夫则认为:“话语根源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但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3]
在各类话语中,媒介话语以其主体的权威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发挥着传递国家意识、引导社会舆论、建构民族想象的重要作用。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的话语为受众解释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发生的变化、意义和正当性,动员公众并制造共识。[4]《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其媒体影响力举足轻重。每年1月1日,《人民日报》都会在头版以社论形式刊发元旦献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新年第一天这个特殊节点刊发元旦献词,其意义不仅在于辞旧迎新、继往开来,更在于通过这种新年话语的动员作用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建构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叙事。
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话语,《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所观照。许多作者探讨了元旦献词在不同语境和时代的文风、语体、写作特点,以及元旦献词中反映的历史、媒介生态、社会关系和社会政治心理文化的变迁。随着话语研究在国内的兴起,关于元旦献词的话语情景、话语叙事、话语功能、隐喻框架、人际意义等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以语料库语言学为研究方法,对《人民日报》1979年至2020年的元旦献词展开主题词、词丛、语言型式、检索行等相关信息的分析,着重探讨如下问题:第一,改革开放42周年以来中国主流媒体在新年话语中呈现出怎样的宏大叙事表征?第二,不同叙事表征之间如何进行互动与关联?
二、研究方法:语料库语言学与批判性话语分析
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受到关注和应用。它将语料库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运用计算机的分析能力对语料进行处理,使研究人员能够辨别语言型式,包括大量自然发生的语言型式以及那些常常被忽略的预期不到的语言现象,从而强化、反驳或者修正研究人员的直觉。[5]这种方法不仅用于语言学研究,还常常与批判话语分析结合应用于人文社科领域。一方面,语料库分析软件能够进行数据庞大的定量分析,从而建立定性分析的实证基础,增加研究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批判话语分析能对话语展开意识形态的研究,探究话语背后的社会意义,从而弥补量化研究对深层意义解读的不足。
三、语料分析
本文共收集到1979年至2020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42篇,共计8万多字符。为了看清改革开放42周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年话语中国家叙事的“变”与“不变”,本文将1979—2020年的相关文本以每10年为划分单位,分为1979—1988年、1989—1998年、1999—2008年、2009—2020年四个阶段,并分别建为四个专用语料库。文章运用WordSmith Tools 6.0为分析工具,以Chinese Gigaword Corpus 为参考语料库,对四个专用语料库展开主题词、词丛、检索行等方面的对比研究。
(一)主题词分析
主题词(keywords)是指语料库语言学中那些具有特殊词频的词,它不是简单的词频统计,而是基于与参考语料库的比较而得出,是文本内容主题的反映,围绕主题相关的搭配网络有利于帮助研究者辨析话语的主题重点和叙事特征。本文通过对四个专用语料库与Chinese Gigaword Corpus 参考语料库进行对比,得出四个阶段排名前20位的主题词(如表1所示)。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本文将重点考察在四个阶段共现的主题词,以及体现阶段典型特征的主题词。
表1 四个专用语料库中排名前20位的主题词
由表1可知,1979—1988年的主题词主要集中在国家稳定和基本建设方面;1989—1998年的主题词除了观照国民经济的增长之外,还开始重视精神文明建设;1999—2008年的主题词仍然以发展为核心,不同的是这一时期更为强调全面的发展、科学的发展;2009—2020年的主题词则在重视发展之余,提出了机遇与梦想,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具备的能力、责任与担当。
从四个阶段的共现词来看,“社会主义”是《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重点强调和凸显的主题,它在每一个阶段的主题词排序中都名列第一,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我国根本制度的重要地位。“我们”也是四个阶段共现的主题词之一,且排名相对靠前,说明集体主义叙事是《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惯有的叙事模式。“改革”同样作为四个阶段的共现词之一贯穿于《人民日报》元旦献词的始终,说明改革是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此外,“新”也是共现于四个阶段的主题词,但由于《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本来就是新年社论,其中多次提到“新年”“新的一年”等类似说法,因此“新”在这里不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故本文只对“社会主义”“我们”“改革”三个主题词展开词丛、语言型式与检索行的重点考察。
(二)词丛与检索行分析
词丛指的是词语的上下文,比如某个词的惯用搭配或固定结构。主题词的惯用搭配说明该搭配结构出现的频率较高,在文本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检索行分析是语料库语言学的关键,它可以展示出多种重要的语言型式。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来设定标准,获取该词的词频、搭配及话语韵等上下文信息。本文对“社会主义”“我们”“改革”三个共现主题词(见图1)展开不同阶段的词丛与检索行分析,以发现其在不同时期的话语特征。
图1 “社会主义”“我们”“改革”的词丛网络
1.“社会主义”的词丛与检索行分析
“社会主义”一词在《人民日报》1979—2020年的元旦献词中共出现322次,其中在1979—1988年出现78次,在1989—1998年出现116次,在1999—2008年出现80次,在2009—2020年出现48次。
由表2可知,在1989年至2008年这20年间,“社会主义”词丛最为丰富,而1979—1988年和2009—2020年这两个阶段的“社会主义”词丛则相对简单。进一步分析其语言型式可以发现,在1979—1988年的元旦献词中,与“社会主义”搭配的动词除了有“建设”“开创”“坚持”这一类具有正面意义的动词,还有“破坏”“延缓”“仇视”“敌视”“离开”“否定”等具有消极意义的动词。而在1988年之后,有关社会主义的消极话语韵不再出现,而以“加强”“推进”“发展”“沿着”“构建”“促进”“实现”等正面强化词汇为社会主义的主要动词。在形容词方面,“中国特色”在1989年之后大量出现,与“社会主义”形成了强搭配关系,同时对“社会主义”的叙述也更加具化,出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文化”等具有特定指向的话语。
表2 “社会主义”在四个阶段的主要词丛
由表3可知,“社会主义”在四个阶段的检索行表明,“社会主义”首先被建构为中国人民共同的坚定信念,是不可动摇的国之根本。不仅如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特色模式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局势局部动荡等考验而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涵盖了经济、政治、民主、法制、文化等各项建设,且各项建设发展态势良好。
表3 “社会主义”在四个阶段的部分检索行展示
2.“我们”的词丛与检索行分析
“我们”一词在《人民日报》1979—2020年的元旦献词中共出现690次,其中1979—1988年出现229次,1989—1998年出现135次,1999—2008年出现160次,2009—2020年出现166次。
由表4可知,“我们”是《人民日报》元旦献词的常用主体,是反映中国人集体性身份认同的重要标签。在“我们”的词丛周围,环绕着“党”“人民”“继续”“紧密”“一定”“要”“能”等词汇。通过进一步考察其语言型式可以发现,“我们”一词分别用作主语和宾语,作主语时主要有“我们+动词”和“我们的+名词”两种搭配形式,作宾语时则是“使/让/为+我们”这一被动表现形式。在“我们+动词”这种话语型式中,“要”“能”“有”等动词大量出现,并用“一定”“必须”“完全”等表示强调的副词进行修饰,表达决心与勇气。此外,其他动词及其所带的宾语也以正面叙述为主,如“取得”“坚持”“克服”“实现”“争取”“提高”“沿着”“来到”等,表明“我们”是在动态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而在“我们的+名词”这一话语型式中,“我们”的指向更加明确,即它后面跟着的名词,如“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干部”。这种语言型式主要用于强调集体属性,即,国家不属于某一个个体,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集体共享共有,因此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我们”作宾语时,动作的主体则常常是党中央及其正确决策、国家领导人、社会主义制度,以突出其领导或保障作用。
表4 “我们”在四个阶段的主要词丛
由表5可知,“我们”在四个阶段的检索行表明,“我们”被建构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承担着国家主人翁的角色。在这个角色之下,国家的兴衰不再是个人之责,而是集体的担当。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集体梦想,我们必须彼此相连,而这种相连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党中央的领导为核心;为了共创美好未来,我们还必须努力奋斗、开拓进取,个体之力凝聚为集体之力,最终转化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表5 “我们”在四个阶段的部分检索行展示
续表
3.“改革”的词丛与检索行分析
“改革”一词在《人民日报》1979—2020年的元旦献词中共出现367次,其中1979—1988年出现84次,1989—1998年出现123次,1999—2008年出现83次,2009—2020年出现77次。
由表6可知,从“改革”在四个阶段的词丛中可以看出,在1979—1988年这个阶段,改革紧紧围绕着经济体制展开;而到了1989—1998年这个阶段,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之后,围绕着“改革”的词丛迅速增多,它与“开放”“建设”“现代化”“发展”“稳定”“全面”“深化”等词语都建立了较强的搭配关系,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对于改革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即改革不应当只停留于经济层面,而应涉及政治、文化、国防、军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各个层次;另一方面也意指只有改革才能带来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表6 “改革”在四个阶段的主要词丛
表7 “改革”在四个阶段的部分检索行展示
“改革”在四个阶段的检索行表明,“改革”首先被建构为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复兴的必然选择,这条必然之路被全国人民达成共识且经由实践检验,因此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其次,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各种困难会接踵而至,因此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坚持党的领导显得尤为重要。最后,“改革”被建构为一项全面的、综合的事业,它包含丰富的内涵,且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息息相关。我国的改革开放已初见成效,也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四、《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的国家叙事特征
叙事是人们进行表述的形式,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经历并跨越时间的秩序和意义,使世界变得有序和可以理解[6],同时表达某种意义。《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跨越了数十年的历史维度,坚持了集体叙事、社会主义叙事和改革叙事三大主线,并以此来建构认同、特色与和谐。
(一)建构认同:集体主义叙事的核心
《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大量运用“我们”一词,包括“我们国家”“我们党”“我们民族”等一系列表达集体身份涵义的词语家族。从前文的词频分析来看,“我们”在三个主题词中的出现频率最高,这一频繁出现的主题词既是集体叙事惯例的表现,也是民族精神与特性的缩影。中国集体主义的哲学基础源自儒家思想,儒家以集体福利与和谐作为终极目标。[7]同时,儒家的自我不是孤立和封闭的个体,而是人类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可达到的一种可分享的共同性。[8]因此,在《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中,随处可见集体分享式的话语,如(1)以下话语分别摘自1996年、2005年、2014年、2001年、2011年、1989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
“我们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伟任务”(分享成就)
“我们一定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分享决心)
“迎着朝阳,共创我们光明的未来”(分享未来)
“抚今追昔,我们感慨万千;展望前程,我们心潮澎湃”(分享心情)
“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意识”(分担责任)
“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巨大而繁重的”(分担困难)
通过分享成就与未来,分担责任与困难,原本独立的“我们”有了彼此相连的依据,自我的角色沉浸于集体之中,从而培育出一种基于命运共同体的“我们”感。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感的建构过程中,《人民日报》元旦献词在叙事策略上经历了由指令性话语到呼吁性话语的调整。在1979—1998年这20年间,“我们”作为话语的主体,常常与表示强调的“必须”“一定”等词连用,呈现出话语的指令性。而在1999—2020年这20多年间,在指令性话语之外,元旦献词中开始大量运用“让我们……”“只有……,我们才能……”这一呼吁、祈求式语言型式,从而使集体主义话语呈现出更为平和的特点。
(二)建构特色:社会主义叙事中指向与成就的融合
“社会主义”一词在《人民日报》1979—2020年的元旦献词中出现频率虽然并非最高,但在基于与参考语料库对比的主题词提取中却排序第一,充分说明了该词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然而,在学习苏联模式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由于忽视国情照搬照抄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自此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上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性。这在《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中最明显的反映是“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确立了强搭配关系,其中在322次“社会主义”词频中,“特色”在其左一出现了69次,“中国”在其左二出现74次,成为与“社会主义”距离最近、搭配次数最多的词汇。
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叙事中,“特色”最重要的一个表征是社会主义有了更明确的落脚点。例如(2)以下分别摘自2005年和2013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围绕在“社会主义”右一的“制度”“文化”“民主政治”等词簇共同建构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与特色。此外,“特色”的另一个表征是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因此成就叙事大量用于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与伟大。例如(3)以下分别摘自2018年和2012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不断释放”。《人民日报》元旦献词正是通过明确指向与突显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深入人心。
(三)建构和谐:改革叙事的目标
20世纪的中国寻求并经历了一条现代性转型之路,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陈独秀宣介民主科学,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试图以各种现代化理论与价值建立一个国家共同体。[9]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索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改革”由此作为主流话语之一频频出现于《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中。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和“体制”是除了动词之外修饰“改革”最多的词汇,其中“体制”在其左一出现了25次,“经济”在其左二出现了16次,这就说明,在这一段时间内,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例如(4)以下分别摘自1983年和1989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谈到八十年代要抓紧的四件工作,第一件就是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把经济体制改革推向前进,把治理、整顿同调整产业结构、深化改革结合起来”。由此可见,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当时改革的重点甚至全部内容,即便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的建设也都是为了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两只手都要硬”,由此引发了全国上下对改革与发展、改革与稳定关系的思考。《人民日报》在元旦献词中一方面对三个词语做了趋同化处理,以突出几个词直接的等同与强化作用,如(5)以下分别摘自2000年和2004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今年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则对三者关系展开了论述,如(6)以下分别摘自1995年和1992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支持改革,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对于实现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稳定有利于改革,改革促进形势的稳定,这是辩证的统一”。改革、发展、稳定在这一时期的元旦献词中组成了固定搭配,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奋斗号角,标志着改革开放由以前的单项突破进入到全面、系统、整体推进的新阶段[10],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人民日报》元旦献词这一时期话语的核心。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在改革中更应该注重其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11],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成为当下改革的重要理念。因此,在2014年及之后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改革的背后更多呈现出开放、创新、协调等理念,如(7)以下摘自2016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指明了路径”“‘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更加注重改革发展的成效,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四)建构责任:国家叙事中的国际化表征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国家交往与国际合作愈发频繁,各国经济的互相依赖程度日益增加,世界多极格局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权力、身份、地位变化,必然也会带来责任和战略目标的变化。[12]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展示了其大国的责任、风范与智慧。
因此,《人民日报》2009—2020年的元旦献词在主题词的分布上呈现了与前三个阶段不同的时代特点:复兴与梦想、责任与担当、能力与应对成为这一时期国家叙事中的动人话语。例如(8)以下分别摘自2013年、2015年和2010年的《人民日报》元旦献词:“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信心”“对文化传承的自觉自省,对人类文明的深沉思考,彰显一个大党大国的历史责任和天下情怀”“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复兴与梦想意味着我们有民族复兴的决心和信心,责任与担当意味着我们有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和使命,能力与应对意味着我们有推进大国协调合作、通过对话解决国际争端的智慧和国力。中国的崛起不仅是为了本民族的复兴,更是为了让中国的发展惠及全球。在新时代下,《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的叙事范畴不再局限于家国视野,而是融入了全球化的语境中,使其在叙事时呈现出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的国际化表征,中国与世界在发展的共同梦想中构建为命运共同体。
五、结 语
媒介化时代,大众传媒充当着引导社会舆论和建构民族想象的重要角色。《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官方媒体,在我国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地位,其元旦献词于新年第一天在报纸头版以社论的形式刊出,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人们对国家民族的认同。
40多年以来,集体叙事、社会主义叙事、改革叙事三大主线贯穿《人民日报》新年话语的始终。集体叙事下,个性被弱化,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不断突显,在主流媒体的分享式话语中建构出基于命运共同体的“我们”感。我们之间、我们与国家之间命运共同体式情感的塑造和我们主人翁地位的突出,使得我们与国家血脉相连,对国家高度认同,而这种认同恰恰是改革的坚实基石。缺乏认同,改革难以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无从谈起。正是基于集体叙事建构的认同,在第二条主线社会主义叙事中,我们展开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探索与创新,并在文明、法制、民主政治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寻找到了明确的落脚点,同时通过成就话语进一步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由此完成从国家认同到制度认同再到特色认同的合理转换。改革赋予了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人民日报》元旦献词的第三条叙事主线围绕改革展开。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改革叙事历经多次话语调整,从早期的侧重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单项改革,到之后的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再到改革与发展、稳定、和谐话语共现,改革的脉络愈加清晰、理念更为科学。改革推动了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和谐,而发展、稳定与和谐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它有利于促进团结、加强认同。
由此可见,三条叙事主线相互交织,集体叙事建构的认同是社会主义叙事和改革叙事的基石,社会主义叙事和改革叙事突显的成就反过来又强化了集体叙事下的国家认同。在这三条叙事主线之外,《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其元旦献词将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与中国作为大国在世界的责任与担当展开话语关联,从而使其国家叙事的国际观、全局观、责任观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