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酸类物质积累对东北山樱根系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021-09-12高鹤
摘 要:本试验采用外源施入的方式,研究酚酸类物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揭示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机理提供科学参考。结果显示:浓度为0.1-1mmol·L-1的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以及其混合酚酸类物质对土壤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浓度为10mmol·L-1的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以及其混合酚酸类物质对土壤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呈抑制作用;在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素二者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相比较,对羟基苯甲酸的化感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酚酸;土壤酶;化感效应
Abstract: In this experiment, with the method of exogenous application, studied the effects of phenolic acids on soil enzymes activitie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0.1-1mmol·L-1A, B and H promoted the activities of Polyphenol oxidase, Catalase, Sucrase and Urease. 10mmol·L-1A, B and H inhibited the activities of Polyphenol oxidase, Catalase and Sucrase. Compared P-hydroxybenzoic Acid with Coumarin, The allelopathy of P-hydroxybenzoic Acid was more significant.
Keywords: Phenolic acid; Soil Enzyme; Allelopathy
1前言
土壤酶,参与土壤中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推动土壤中物质、能量与元素的转化、循环和流动,如腐殖质的分解与合成;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残体的分解;合成有机物的水解与转化和一些无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等反应,可以自由态、吸附态和结合态存在于土壤中或土壤溶液中,指示着土壤的生态系统功能[1]。
酚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化感作用的化感物质,通过植物残体的分解和根系直接分泌等途径进入土壤,在植物连作障碍、自毒作用甚至是土传病害发生的过程中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很多学者通过对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和根际微生物研究后发现,酚酸类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气体和挥发性脂肪酸具有抑制作用,并在微生物降低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土壤微生物的结构、类群、分布以及土壤酶活性等均与酚酸种类、浓度亦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1-3]。
秦嗣军等人对东北山樱幼苗根系分泌物研究后发现,不同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素对东北山樱的光合作用、植株生长、种子萌发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其根系分泌物中具有化感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3-5]。本试验采用外源施入的方式,研究酚酸类物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揭示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机理提供科学参考。
2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材料及处理
当年实生幼苗:于当年1月穴盘播种,40d后移栽至16×16cm黑色塑料营养钵中,精心管理,60d后进行试验处理。一年生实生幼苗:实生幼苗羿年1月栽入16cm×16cm黑色塑料营养钵中,每钵1株,精心管理,60d进行试验处理。育苗及试验处理均在沈阳农业大学果树基地温室内进行。试验土样基质为含25%的草炭的普通园土。
2.2方法
2.2.1酚酸溶液制备
分别设置对羟基苯甲酸(A)、香豆素(B)和相同浓度的同体积混合溶液(H)浓度分别为0.1 mmol·L-1,1 mmol·L-1和10 mmol·L-1三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每次根施溶液50 m L,10次(株)重复,每7d处理1次,共处理3次后测定数据。
2.2. 2多酚氧化酶的测定
取1g风干根际土置于50mL三角瓶中,注入10mL1%鄰苯三酚溶液,震荡后放置在30℃恒温箱中培养30min,后加入乙醚定容,用力摇荡多次使紫色没食子素提取到乙醚相中,将着色的乙醚至于430nm波长下比色。设无基质对照和无土对照并绘制标准曲线。
2.2.3过氧化氢酶的测定
取2g风干根际土置于100mL三角瓶中,注入40mL蒸馏水和5mL0.3%H2O2溶液,振荡20min后加入3N硫酸,使未分解的过氧化氢稳定。用致密滤纸过滤瓶中内容物,吸取25 mL滤液于100 mL三角瓶中,用0.1N高锰酸钾溶液定容至溶液呈微红色保持30s不褪色,即达终点。设无土和无基质对照。
2.2.4蔗糖酶的测定
称取5g干燥根际土置于50mL三角瓶中,注入15mL8%蔗糖溶液,5mL磷酸缓冲液和5滴甲苯,摇匀,放入37℃恒温条件下培养24h。取出后过滤,取1mL置50mL容量瓶中,加3mL3,5-二硝基水杨酸,并在沸腾水浴锅中加热5min,移至冷水中冷却3min后定容,在OD值为508处比色。
2.2.5脲酶的测定
称取5g干燥后的根际土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1mL甲苯处理,盖好后轻摇15min,加入5mL10%尿素液和10mL柠檬酸盐缓冲液仔细摇匀,在37℃条件下恒温培养24h后用38℃蒸馏水稀释定容,振荡,过滤悬液。取滤液1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mL后加入4mL苯酚钠溶液并立即加入3mL次氯酸钠溶液,摇匀,用蒸馏水将混合物定容。在OD值为578处测定吸光值,并根据标准曲线求出脲酶含量。设无土和无基质对照。
2.2.6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DPS软件及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分析。
3结果与分析
土壤中存在大量相关土壤酶,对土壤中物质的分解和各类物质的转化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在不同浓度、种类酚酸处理下的变化不同。
多酚氧化酶在土壤有机质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土壤有机组分中芳香族化合物的转化,促进含氮蛋白类物质及脂肪族化合物等物质的缩合,以及对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多酚氧化酶变化如图1所示。0.1A和0.1H处理后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组合;0.1B处理后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他浓度酚酸溶液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其中10A处理后多酚氧化酶活性最低。相同酚酸在不同浓度下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处理间表现为:0.1A> 1A >1A;0.1B>1B>10B;0.1H>1H>10H,即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最低浓度时促进作用最显著。
过氧化氢酶是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参与生物呼吸代谢的关系密不可分,同时还可以分解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防止过氧化氢对生物体的毒害作用。过氧化氢酶变化如图2所示。1A、B以及H处理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且1A在三者中最显著;10A、B处理后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10H处理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酚酸在不同浓度下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亦存在一定差异,呈现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最适浓度(1mmol·L-1)时促进作用最显著,后随着浓度进一步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产生抑制作用,表现为: 1A>0. 1A >1A;1B>0.1B>10B;1H>0.1H>10H。
在土壤中,蔗糖酶参与C循环,促进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对增加土壤中可溶性营养物质含量具有重要作用。土壤中蔗糖酶的变化如图3所示。1mmol·L-1A、B、H处理后蔗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合;10mmol·L-1A、B、H处理后蔗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合。相同酚酸在不同浓度下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0.1A>1A>10A;0.1B>1B>10B;0.1H>1H>10H,即随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最适浓度(1mmol·L-1)时促进作用最显著,后随着浓度进一步增加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土壤酶脲酶是一种酰胺酶,主要来自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分泌等途径,主要参与土壤中N素的转化,促进尿素和有机物分子中碳氢键的水解,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须的氮源。土壤中脲酶的变化如图4所示。1mmol·L-1A、H处理后蔗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合,10mmol·L-1A、B、H处理后蔗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合,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相同酚酸在不同浓度下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 1A>0.1A>10A;1B>0.1B>10B;1H>0.1H>10H。
4小结
本试验对不同种类、浓度酚酸类物质对东北山樱根系土壤中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为:
(1)浓度为0.1-1mmol·L-1的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以及其混合酚酸类物质对土壤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2)浓度为10mmol·L-1的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以及其混合酚酸类物质对土壤中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呈抑制作用;
(3)在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豆素二者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相比较,对羟基苯甲酸的化感作用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侯贻菊,吴晓悦,张喜,崔迎春,谢涛.林木根际土壤研究进展[J].贵州林业科技,2019,(47)4:39-45.
[2]钱沉鱼,唐凤华,李朝婵,全文选,许塔艳,杨荞安.林木化感物质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34(03):79-85.
[3]呂德国,于翠,杜国栋,秦嗣军,李芳东,刘国成.樱桃属(Cerasus)植物根围微生物多样性[J].生态学报,2008,28(8):3882-3890.
[4]秦嗣军,张硕,周文杰,吕德国,高鹤. 根际促生细菌对东北山樱幼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4,31(S1):98-102.
[5]高鹤.根施不同酚酸类物质对东北山樱桃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7,(03):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