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分内铆钉菇资源利用探析

2021-09-12石龙珠李津

防护林科技 2021年3期

石龙珠 李津

作者简介:石龙珠(1982-),蒙古族,女,高级技师,森林经营管理。

摘要:本文针对红花尔基天然和人工樟子松林铆钉菇的生长现状,从保护和开发铆钉菇资源入手,提出了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发展铆钉菇的措施及人工促进铆钉菇的野外生长的樟子松林保护培养措施、人工孢子接种、人工培养菌丝体野外接种、移植栽培等人工促进方法,提出了加强科研和保护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铆钉菇;红花尔基;樟子松林

铆钉菇(Gomphidius viscidus (L.) Fr.)属铆钉菇科(Gomphidiaceae)铆钉菇属( gomphidius )。铆钉菇菌盖宽3-6cm,浅棠梨色至咖啡褐色,钟形,后平展,中央凹,光滑,粘,干时有光泽。菌肉带红色。该菇肉厚、品质华润、细腻,味道鲜美,优于其他一般蘑菇,深受人们喜爱[1,2]。其营养丰富,每100g血红铆钉菇中含水分12.3g,蛋白质18.4g,脂肪0.7g,碳水化合物58.1g,膳食纤维24.6g,核黄素1.16mg,钙,14mg,磷35 mg,钾169 mg,钠4.3 mg,铁235.1 mg,锰3.75 mg,锌3.14 mg,硒91.7 mg,铜0.51 mg[3]。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也是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物的重要来源。铆钉菇主要以野生为主,市场前景好,需求旺盛。红花尔基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 )林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南端,坐落在红花尔基林业局,西临呼伦贝尔草原,东枕大兴安岭西鹿。总面积约20万公顷。林内野生食用菌种类统计有80余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10余种之多,主要有蒙古口磨(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铆钉菇、鸡油磨(Cantharellus cibarius)、大白桩菇(Leucopaxillus giganteus (Sow.: Fr.) Sing.)等。铆钉菇是主要出产蘑菇之一,市场需求旺盛。红花尔基是天然樟子松的故乡,有着大面积的天然和人工樟子松林,铆钉菇产量不断增加,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增长点。为此,对铆钉菇在本地区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1.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发展铆钉菇

铆钉菇为外生菌根菌。已知与赤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高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 et Zucc.)、樟子松形成菌根 [4]。其生长主要在几种松树林内,樟子松是其中一个主要树种,东北地区的樟子松林下大多数有铆钉菇生长,同时有牛肝菌生长,这些都是铆钉菇生长的典型特征。调查发现,红花尔基樟子松林铆钉菇一般在8月份左右开始出菇,一般在地势相对平坦及15°度以下的斜坡,郁闭度在0.5-0.9的林地,林下草本丰富,杂木稀少,有利于铆钉菇生长。降雨量对铆钉菇生长有促进作用,一般降雨后10d左右,子实体大量发育成菇。当地的沙土类、生草沙土类、松林土类适合菌类生长。铆钉菇在林内主要为散生分布,也有少量簇生分布。铆钉菇的发生区域具有固定性,每年出菇期出菇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一个林分出产铆钉菇,每年都有产出,只是产量不同。根据铆钉菇的特性,野生鉚钉菇的采收以随机性为主,因此要掌握其生长规律,对铆钉菇的生长地点进行标记,确定野生的林分范围,根据生长规律合理采收,采收时要采收成熟的子实体,并适当保留部分子实体使其成熟散粉,做到采收和保护适度,实现持续发展。

2.人工促进铆钉菇的野外生长

目前铆钉菇的人工驯化栽培还没有达到成熟阶段,生产上以人工促进野生生长为主,通过人工干预达到增产提效,人工促进有几种方法效果显著。

2.1 樟子松林保护培养

在铆钉菇自然生产林地上,在采集的同时每年做好蘑菇圈的位置记录和画出图形,也就能估计出下一年秋季铆钉菇发生的位置,也是菌根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地方,大多数原基将在这里发生,可用人工控制的方法促进菌丝发生。对于铆钉菇产量高的林分,特别是母树林、种子林, 7月份以后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可采取人工浇灌的方法对标记好的范围进行补水,可促进林分生长结实,也可达到诱发菌丝发生生长的效果。对集中连片铆钉菇分布较均匀的樟子松林,可采用精细管理的方法促进铆钉菇的产量,一是采取清林的方法,使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6-0.9范围内[5],可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松林密度要高,分布均匀,若密度不够,可保留一部分小灌林遮荫;二是在铆钉菇发生的季节在林地内布设微喷设施,进行补水作业,提高林分土壤的湿度,满足铆钉菇菌丝生长,促进子实体的发生。养护初期要禁止采收或子实体散粉后采收,达到养护和采收适度,促进菌丝的生长发育。

2.2 人工林地内接种孢子

本方法的技术路线是通过人工收集孢子,孢子通过处理后在松林里进行接种,促进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并形成菌根。目前研究出的方法有两种[6]:①将细河沙洗净,放入小木箱内摊平,把采到的野生松蘑子实体插到沙中,待其孢子降落后将沙搅拌,使每颗沙粒土都能沾上几粒孢子,然后将带有孢子的沙粒撒入樟子松林中人工栽培地段内。②在铆钉菇充分成熟并大量地产生孢子时,将铆钉菇采下放到桶中,按每个铆钉菇用水2kg的比例加入干净的水,搅拌后立即用孢子液接种。接种前选好接种地,在樟子松树干周围3-5m处,用工具做出直径1~3cm、深10~15cm的缝隙,将孢子液灌入洞中,再盖上土。

2.3人工培养菌丝体野外接种

通过采用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菌丝体培养,适合铆钉菇的培养基为:蔗糖浓度为30g/L,蛋白胨浓度为3 g/L ,K2HPO4浓度为1.5 g/L ,KH2PO4浓度为0.2 g/L ,MgSO4浓度为0.5 g/L ,ZnSO4浓度为0.03 g/L , Mn SO4浓度为0.03 g/L [7]。通过采用此培养基进行菌丝体培养,形成液体培养基,然后选择适宜铆钉菇生长的樟子松林分进行接种。方法是: ⑴进行液体培养基制作。可用野外子实体自行分离培养菌种,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8]培养菌丝体,进一步进行接种培养获得培养液[7];⑵在樟子松林分中选择坡度15度以下,郁闭度0.6以上,有铆钉菇自然生长的林分,这种林分具有较好的根系套件,利于形成菌根;⑶接种:在7月份进行接种;在接种前,做好浇水准备;在林地中以樟子松为中心,半径3m以外,间距1m,做同心圆,划开腐质层,然后将培养的菌液喷洒到腐质层上,回填腐质土;⑷接种后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利于菌丝生长,促进菌根的形成。

2.4移植栽培

移植栽培是一种比较精细的栽培方式,要集中,便于管理。在铆钉菇经常发生且林分状况良好,郁闭度适中,草本植物丰富的林分内进行。具体步骤是在发生铆钉菇的蘑菇圈中,选取长势好、将要开伞的子实体,以它为中心,挖取15~20cm见方、带有大量菌根的土块,并在准备种植的的松树周围,距离树根3m以外土壤15-25cm深有根系分布的地方挖出同样大小的方穴,把挖来的带有菌根的子实体土块放进去,用土将四周密实,然后浇透水。全部移植完成后,要连续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含水率50%-60%),促进菌丝发育和子实体发育,子实体落下孢子后,应浇水促进孢子发育,这样除了活的菌根和菌丝能长到新的树根上外,子实体落下的孢子也能萌发形成菌丝,并生长侵入到松树的细根中。

3.加强人工驯化培育研究

目前铆钉菇人工栽培技术没有成功的报导,在菌丝培养上获得成功[8],但没有获得子实体,人工栽培技术难以获得突破。应加强人工驯化的研究工作,加大科研投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攻关。由于铆钉菇属于菌根菌,其生长发育与松树的根系关系密切,其生长必然依赖松树根系的某些特殊物质,这些物质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此,人工培育首先从人工模拟自然条件入手,获得栽培技术经验,逐步过渡到半人工栽培生产;加大人工培养技术研究,力争获得突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4.加强野生资源保护

目前,当地铆钉菇的采集处于群众自发地无组织的进行,加工成干品、腌制品,或直接出售。由于产量低,形成不了规模,不能开展深加工,形成不了产业。政府部门也没有组织对铆钉菇的资源现状和储量进行系统调查,对资源分布和储量情况不掌握。为此,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人员对铆钉菇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制定保护开发的长远目标,使这一资源在保护开发过程中形成产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立地类型樟子松林下铆钉菇的分布情况,摸清铆钉菇产量高的林分特点,铆钉菇适生区的规模和可发展区域的规模。通过调查制定保护樟子松林铆钉菇资源的相关制度,划定保护区,限制滥采乱采,进行资源培育,合理采收,使铆钉菇资源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计炳生,刘玉静.铆钉菇特性及其馴化栽培初报[J].食用菌,2001.4:14-15.

[2]栾庆书,焦凤红,金若忠,等.辽宁省主要外生菌根真菌生境调查及探讨[J].辽宁林业科技,2002,4:10-14.

[3]邹盛勤,陈武.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3):502.

[4]周崇莲,韩桂云,周玉芝.几种松树外生菌根真菌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3,(2):103-109.

[5]孙海涛,邵信儒.长白山野生血红铆钉菇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人参研究,2010,4:23-24.

[6] 中文百科  http://m.zwbk.org/lemma/165471

[7]高婵娟,季曼,杨翔华,等. 血红铆钉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J]. 北方园艺,2011(03):191-193.

[8]冮洁,兰黎雪,宋红梅.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及产胞外多糖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20):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