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探析

2021-09-12周发达

科技尚品 2021年8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水文地质

周发达

摘 要: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国提出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当前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环境建设中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发现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间的联系并将其作为现代化建设重点关注的课题。文章将研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现状,接着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给出改进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P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8-072-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8.036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但是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其中水资源污染问题极为突出,不仅会危害到生命安全与健康,更会打破生态平衡,对人类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随着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人们逐渐聚焦于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治理工作也成为人们关心的内容。要研究地下水状况,并在相应工作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建设地下水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1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1.1 水文地质工作

水文地质工作要调查当地的生态状况、水文气象条件、地下水文化学同位素与地球化学情况、地下水利用状况和实际开发情况、地下水实际人工调节状况、边界位置处理情况、地下水排泄和径流情况、地下水系统状况、地下水补给状况、地下水实际类型、地下水含水层与隔水层状况。

1.2 环境地质工作

环境地质工作进行期间,调查研究人类活动对地方地质形成的破坏或调查与之相关人的行为,发现经济活动与环境地质间的关系。在环境地质工作中,要监测当地的实际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实际环境地质条件,完成地质调查与勘查工作,掌握当地地质工作条件并整理环境地质信息,清楚破坏环境地质情况以及相应问题形成原因,分析当地人类活动对地质形成的问题,考虑相应问题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要做好环境地质治理保护的研究工作,促使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1]。

2 我国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现状

2.1 水文地质工作现状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水文地质工作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水文地质工作水平得到一定提升,但工作人员缺乏对地质设计与勘察工作的正确认识,在调研资金方面投入有限,致使水文地质工作难以按照规划路线有序发展。很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在合理的引导下应用于具体工作,无法掌握研究成果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发展情况。另外,还存在很多客观制约因素,未能找到相关处理方案,使研究信息不能得到良好的利用,影响了调研成果的价值。

2.2 环境地质工作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由南方梯田到沿海三角洲,从戈壁沙漠至黄土高原,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地质环境各不相同,各有其独特的地文地貌,地质环境研究难度随之增加。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对地方地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会出现滑坡、污染、水土流失、泥石流、地震等灾害,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开展环境地质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环境地质工作要求,研究环境地质与水文地质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环境地质工作开展方式。在当下我国与环境地质方面仍存在水土流失、淡水资源减少、地质灾害频发、化工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认真研究和分析,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给出解决对策。

3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开展工作的建议

3.1 正确理解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存在一定的问题,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快速结合掌握的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合理处置。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在社会发展期间进行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同时发动社会公众,通过集体力量完成水文与环境地质保护治理工作[2]。

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期间,要从自然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层面出发,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将实现人与自然持续发展作为工作核心要点。以贵州省为例,在资源开发利用期间,贯彻党中央的要求,重视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工作,通过风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替代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实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当地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经济环境。

3.2 重视可持续发展

关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各项治理工作,协调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在此阶段采用单一的发展方式,为了经济发展忽视其他工作,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应用便在此阶段遭到不小的冲击。由于长时间专注经济发展,人们也将着眼点停放在短期利益,忽视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持久发展的协调工作,使生态环境遭到污染、自然资源使用超量,在相应行为下,使当下人群的可用资源不足。以贵州省为例,其部分河流支流已经出现水资源入不敷出的情况,当对相关人员进行治理工作便根据河流支流的具体情况,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选择节水技术,提高地方水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合理性,大幅度提升当地自然资源的利用率[3]。

3.3 正视人类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如果过度关注经济利益,会对当地自然资源保护造成巨大影响。以贵州省某中小型河流为例,由于附近居民没有合理地应用水资源,导致该河流水量快速枯竭。现阶段,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要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人们深入探索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转变利用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观念,推动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4]。

3.4 加强多学科合作

要考虑到治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提高工作治理水平,促使多学科领域相互协作,在共同合作下整合各自资源,应用各自研究结果,从而通过气象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知识,快速分析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问题成因,并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提高治理工作效果。例如,研究天津市土壤水源,當地的农业部门与气象部门相互合作,互相分享各自的工作信息,在协同作业下可以确定地下水位。开采灌溉情况要结合掌握的信息决定是否进行回填。在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下,可以确定各时段的天气状况,了解降水信息便捷和掌握的天气情况,辅助人工降水的方法,在水文地质工作中获得良好的工作表现[5]。

开展环境地质工作要与环境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合理应用对方获取到的信息开展环境地质工作,在控制采矿工作与环境保护方面达成共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必须组织多学科进行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协作发展提高工作质量[6]。

3.5 明确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特点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到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地质治理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循环发展,在明确工作目标后,构建地下水环境健康系统,分析多学科在工作中的应用需求,对系统应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考虑系统构建的影响因素,把握各方面利益关系,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工作方案,由此提高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的合理性,并借助相应工作带来综合效益。在工作进行阶段,必须确定环境地质与水文地质的特点,考虑到影响工作进行的因素,完善方案内容,达到预期设想的工作要求。

4 结语

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关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阶段出现的问题,协调自然资源环境与人类经济,推动双方协同发展。要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7):254,256.

[2] 王福坤.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782.

[3] 王宝川.环境保护视角下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72(16):253-254.

[4] 张浩,邓裔奇瑞.环境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运用[J].冶金与材料,2020,40(1):187-188.

[5] 刘磊.浅谈水工环地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20,39(9):248-250.

[6] 李跃武,冯建明,刘代飞,等.水文地质勘查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19):211-212.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水文地质
矿业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浅议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
城市水文地质管理应用
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对策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新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