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的人民幸福观探析

2021-09-12王燕秋王永凤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幸福观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

王燕秋 王永凤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人民幸福这一主题做出诸多强调,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幸福是人民的幸福,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标,要以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价值标尺,要以社会每个人的劳动和奋斗为实现途径,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坚强保障,要以创新发展作为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动力。新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党的人民幸福观,有助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为提升人民幸福感和拥有美好生活提供价值引领。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幸福观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0-0146-03

人民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崇高目标和核心价值追求,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幸福”。在此坚实的理论根基之上,新时代党的人民幸福观结合时代特色,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变[1]。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是在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科学论断,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的重要论断,给“人民幸福”赋予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新内涵,具有鲜明指向性。对新时代党的人民幸福观展开研究,有利于人民群众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更深层次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标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做到“以人民为本”,首先应把全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和美好向往作为崇高价值追求,明白他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对哪些方面存在向往、期待值有多高,甚至在哪些方面存在不满。只有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所需所求所想所愿,才能更透彻地去理解人民“向往”之处;只有以人民为基点,才能切实从理论和实践上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要坚信党的根基和力量在于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这表明,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始终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开展一切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价值,集思广益,收集良策,不断对其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进行深入了解,为实现其符合实际的要求和想法创造有效方式和有利条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这说明,人民不仅可以创造自身所向往的幸福安康生活,还能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凝聚无穷力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出发,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旨在提升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满意度。中国共产党100年的伟大历程表明,只有民生问题得以解决,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生活水平、人权保障等问题得到基本满足,才能认为党的工作取得了实际成效和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发挥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创造力,不断为夯实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群众基础和群众力量,从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实现美好幸福生活的智慧和经验。不仅如此,还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从当前人民群众最真实、最基本、最普遍的生活境遇和面临的问题出发,紧紧抓住党和国家前进的力量之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以最短的时间对疫情的增长态势进行了有效控制,对此次危机进行了有效化解,解决了人民最关切、最忧虑、最急迫的现实发展问题。这充分证明,在特殊环境下,我们党也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给人民群众带来生活安全感。

二、以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价值标尺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应该将其放置到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进行思考,人民幸福亦是如此。幸福本身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既会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也会随着人民群众自身的满足标准以及需求层次的提高而发生变化。新时代条件下,人民群众对幸福的理解以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较以往时期而言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带领我党推翻了“三座大山”的深重压迫,使中国走上一条独立、民主和统一之路,实现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愿望。因此,“翻身解放、当家做主”才是真正为人民谋取幸福的愿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人民的幸福感受也发生了变化。邓小平把生活水平的高低以及生活是否富裕作为衡量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并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对人民在经济方面的幸福生活制定了详细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规划,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有饭吃、有衣穿、生活富裕”即为最大的幸福感受。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已经由原来的基本生存性需要逐步转变为长期发展性需要,必须在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需求。经济层面,在满足衣、食、住、行等领域的基础需求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政治层面,在保障基本权益的同时,给予民众更高层次的政治生活;文化层面,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知识、文化艺术、美的欣赏等基本需求外,拓宽文化形式以满足其对美好文化生活更深层面的期待;社会层面,在满足安居乐业、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需求之外,给予群众更高水平的社会生活;生态层面,在实现绿水青山的基本环境保障外,提供更多有机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生活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必须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4]在进入新常态的新时代背景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实现各层面所需达到平衡而充分的供给,必须牢固贯彻新发展理念。

猜你喜欢

幸福观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
父亲不断更新的幸福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退休老人经典感悟
幸福观及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述评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