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户外游戏探讨
2021-09-12叶爱云
叶爱云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大多局限于室内,为了帮助孩子们感受学习的趣味性,让其可以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释放天性,教师要将课堂与大自然有机结合,帮助孩子们轻松学习,满足其求知需求。教师可以利用户外教学场地,划分科学的户外学习区域,将教学活动融入多元化的生态环境,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教学课堂走进大自然,不但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了因材施教,还能让孩子们心情愉悦地参与学习,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户外游戏;课程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77-02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其中一大解放就是解放儿童的空间。幼儿园不应该成为困住儿童的鸟笼,而应引导幼儿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虫鸟、溪流原野、沙石水土以及人文社会等。
李希贵校长在《重新定义学校》这本书里说:“当我们追求不同的课程价值的时候,资源的多样性就成为实现不同课程目标的必须。过去,在同一间教室里上着完全不一样的学科,上数学课来这间教室,上理化课也在这间教室,这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因为只要你一旦踏上社会,就会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大得让你惊讶,可是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的时候却在同一间只有四面黑墙的教室里,这肯定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一、我们的思考
带着专家的指引,江苏省如东县栟茶镇靖海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的教师步入了将部分课程的实施融入自然环境的探究旅程。经教研组审议,我园对幼儿园学期课程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把可以在户外完成的课程结合幼儿园现有资源,形成了将户外废旧资源改造成孩子既可以释放天性尽情玩耍又可以探究科学收获知识的网络图[1]。
我园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孩子们喜欢在大树下聆听小鸟的叫声,喜欢在草丛里模仿小虫的爬行,喜欢在旧树桩上观看木耳的变化,喜欢在树屋下研究蘑菇的外形,喜欢在走廊上观察树叶的颜色变换……这么多神奇的四季变换现象,这么多有趣的动植物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徜徉在户外游戏区里流连忘返。他们在大自然中快乐地奔跑,欢呼着、惊叹着、专注着,这种种能让孩子们释放天性的情景,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大自然是如此美好的课堂,我们是否可以将与自然有关的课程转移到户外,让孩子在身临其境的观察和思考中,在与大自然交互的游戏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呢?
教师将户外资源巧妙地融入幼儿园课程,让幼儿拥有活动的选择权,成为户外活动的真正主人。让各类户外活动的开展做到有条不紊、生动活泼,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丰富和活跃幼儿的生活,这一切都是室内课堂无法完成的。
二、我们的行动
(一)戶外区域巧融合
1.合理划分活动区域,注重户外课程的情境性
我们认为,一个适时、适地、适度、适宜的环境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幼儿在这一情境之中可以自己行动、探究、创造。我园课题组的教师寻找并参考了很多的户外环境创设内容,认真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户外游戏案例,根据我园的环境特点,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水平,合理规划运动区域,注重区域的有机融合。具体划分为:阳光操场低结构材料建构区、草坪跑道骑行区、沙水情境游戏区、户外小土坡探险区、榉树乐园寻趣区、香樟舞台表演区、勇敢士兵挑战区等。这些区域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但又能够互相联系。在户外区域的设置上,教师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的各年龄段幼儿的动作、艺术、语言发展目标,有效利用每一块场地,实现“小场地大运动”“小环境大情境”的目标。在可视化运动学习环境中帮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极大提高了幼儿参与各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2.多维优化生态环境,注重户外课程的趣味性
从户外课堂的多维效应、多种生态环境出发,建构户外活动形式,多给幼儿一些自由的活动空间,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是我们的又一大行动。
如每天按计划开展一些取材方便、小型分散、深受幼儿喜爱又无固定模式的户外游戏活动[2]。孩子们分批拿着蝴蝶网、背上捕虫器到山坡上和小昆虫尽情地对话与游戏。坡下,壕沟深深,惊险神秘,孩子们钻上钻下,投球、玩沙、跳跃触物,别样精彩。坡上的斜面,成了滑草的好去处。在榉树乐园里,幼儿可借助各类自然物及幼儿园资源,利用大树、棕榈叶、石头、轮胎等不同材料开展保鲜膜画画、树叶贴画、编织、轮胎绘画、户外写生等活动。原来的美工室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涂鸦的兴趣,户外丰富的自然物、广阔的天地,能让孩子们尽情欣赏自然的美景,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美丽图画。孩子们可以带着故事里的道具爬上榉树旁边的童话小屋,体验故事的真实与快乐。在森林小木屋里,教师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原了自然生态环境,孩子们可以在小屋里自由观赏花草的生长,研究木工的秘密,探索树枝和石子的拼搭结构,感受泥巴和水的不同特性,体验原生态的快乐。美丽的香樟树下,教师用竹排搭建了舞台,为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可以载歌载舞的场所。废旧竹排做成的舞台背景墙上,挂着废旧的锅、碗、杯子,还有装着不同容量的水的瓶子,小朋友们能感受到用生活中的物品敲出不同声音的乐趣。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他们能在大自然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尽情去表现和创造。我园各班的歌唱、舞蹈活动,再也不用古板地坐在教室里听音乐、做动作了,教师携一个小音箱,让小朋友们带上小凳子,坐在美丽的香樟树下,尽情展现优美的动作,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3.实施多元场地配置,注重户外课程的创造性
幼儿园教学楼门前的草坪是孩子们进行各类运动的集中场所,我园师生充分利用下午的户外自主游戏时间,合理对其进行多元配置。孩子们从操场边的资源库搬来各类低结构废旧材料,畅想着将幼儿园改建成飞机场的样子,搭建停机坪、候车厅、指挥塔台、飞机跑道、安检、行李托运等区域,孩子们每天制订计划、修改计划、自由分组合作,有模有样地搭建着。这样原生态的创造和构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孩子的创造热情在广阔的大操场上尽情地发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