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分析,提升效率

2021-09-12刘影

求知导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刘影

摘要:写作是初中语文课程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重难点。许多学生在写作时感觉无从下笔或是跑题、偏题,原因在于作文立意模糊,学生对作文立意的理解不够深刻。文章浅谈作文立意的重要价值,结合教学实情探究初中生作文立意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初中生作文立意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47-02

作文分數在初中语文学科的考核成绩中占据较大比例,许多学生由于写作能力弱难以取得好成绩,部分学生甚至因此对语文学科形成刻板印象,消极的情绪影响着他们的日常学习。然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应着力探究提升学生作文立意能力的有效方法,向学生介绍更加高效的写作思路与技巧,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创造更多锻炼写作能力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进步。

一、浅谈作文立意的重要价值与必要性

初中作文形式多样,作文题目包含的信息丰富,可供学生选择的写作角度较多。一方面,丰富的信息为学生发挥个性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从另一方面看,丰富的信息也导致学生把握作文题目核心内容的能力受到挑战,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信息筛选能力,在写作中出现跑题、偏题等问题。教师重视初中生的作文立意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避免学生在写作时出现跑题、偏题等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根据优秀范文仿写部分语句,这导致许多学生在写作时会有意识地寻找自身经历与优秀范文内容的重合点,然后根据范文的句型、句式调整语序、陈述自己的经历。学生一味地模仿优秀范文导致他们的作文缺乏新意,部分学生对范文生搬硬套,导致作文立意不明,创新思维与能力也被优秀范文束缚。通过对初中生实际写作情况的考查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研究作文立意,写作时大多存在应付心理,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立意,加强作文立意环节的教学,打破学生脑海中的传统思维定式,激发他们创新写作内容的意识。学生在写作时要基于个人现实生活与真情实感进行立意,在主观能动性的推动下进行写作,作文内容不再是东拼西凑的产物,而是独立思考的成果。经过较长时间的写作训练,学生的立意能力将显著提升,作文的质量也将有所提高。

二、初中生作文立意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多角度观察生活

生活中处处是写作素材,而只有少数学生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与意义,从独特的角度看待生活事物,对生活事物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初中生的作文应当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避免出现文风浮夸的问题,因此,学生的作文立意也应当基于现实生活。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对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进行思考,了解事件细节,挖掘生活事件的本质,对生活事件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师须使学生意识到:平凡的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真正有意义的写作并非基于惊险刺激的经历,而是基于平凡朴实的生活。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挖掘写作素材不一定要走进社会,校园中也有许多值得观察、记录的事物。第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分享生活故事的机会。初中生思维较为发散,立意时通常从多个点切入,力求概括事物的全貌。在学生写作能力较弱,暂时无法全面描绘事物的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见大”,从典型微观事物入手探求作文立意。学生还要学会将作文素材和所学知识、生活感受联系起来,使作文立意更加贴近生活。

例如,在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藏羚羊的跪拜》这一阅读素材,给学生以启发。许多学生阅读该文章时,对猎人的残忍感到愤怒,对藏羚羊的遭遇感到同情,但转移到具体的写作环节却感到无话可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对写作主题的把握不够准确,这一问题最终会反映在学生所写的作文之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次写作的主题,要求学生找出阅读素材中能够呼应写作主题的内容,根据这些与写作主题密切相关的内容立意。如此一来,学生才能避免陷入跑题、偏题的误区。

(二)掌握基础写作立意框架

初中阶段的作文内容大多与人、景、事有关,学生应当具备判断写作要点、主题的能力。例如,在解读作文题目时,学生要迅速对作文题目进行归类,根据写作对象将其归入不同作文类别中,从而缩小立意范围,确定具体的写作内容。

以描写人物的作文主题为例,作文中有关人物的描写通常包括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如果学生能够在立意时确定描写的对象,在延伸与拓展写作内容的过程中便能描写得更加全面、细致。例如,一名学生描写自己的姥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身材、发型等特征,但由于立意较为模糊,在描写外貌时并未突出姥姥的特点,所以外貌描写的作用较为单一。此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外貌描写中融入对姥姥性格的描写。如描写姥姥的头发与嘴时,加入“略显花白”“能说会道”等词组,突出姥姥开朗的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服务于作文立意。

再如,在描写景物的作文中,许多学生只关注对景物本身的描写,缺乏情感细节的融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立意环节确定写景的意图,如描写富有历史底蕴的景物通常是为了歌颂某种精神,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可融入对历史事物的介绍,丰富所写景物的文化底蕴。

(三)加强写作素材积累

写作的过程也是锻炼发散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足够发散,立意时才能想到富有新意的关键点,从而为作文融入创新元素。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延伸课内教学内容,同时要求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丰富作文内容做准备。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从一句古诗出发,探究其中蕴藏的情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学生对这句古诗非常熟悉,但由于对诗句的深刻内涵缺乏思考,在立意时遇到许多难题。此时,教师可通过恰当提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学生能灵活应用积累的素材立意、写作。在信息教育理念逐渐普及的背景下,教师可利用信息化工具传递关键信息,给予学生提示。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介绍该诗写作背景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通过这一视频了解诗人的生平,解读诗人创作该诗句时的心境。接着,教师再播放一段描绘该诗画面的片段,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歌创造的意境,在这一片段中,沉舟、病树、千帆过、万木春等事物形成鲜明对比,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这能够唤醒学生的深层记忆。学生通过直观的动画联想到许多事物,如部分学生课外阅读量丰富,在观看动画时联想到白居易赠送给刘禹锡的诗,并在课堂上大声朗诵,这能够给其他学生以启发。其他学生受到启发,对诗句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作文立意自然而然变得深刻;与此同时,学生群体之中优秀个体良好的读书、写作习惯会影响群体中的其他个体,其他学生受到感染,对拓展阅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这对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储备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