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哥斯拉永远的怪兽之王

2021-09-12乐天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21年6期
关键词:哥斯拉核辐射大猩猩

乐天

哥斯拉电影小测试

1.第一部哥斯拉电影何时上映?

A.1946年   B.1954年   C.1960年

2.哥斯拉嘴里发出的最强攻击技能叫什么?

A.激光    B.引力波    C.原子吐息

3.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中,金刚所用斧头的刀锋是用什么做的?

A.钛合金   B.哥斯拉的背鳍   C.黑曜石

4.“哥斯拉先生”是指:

A.第一个饰演哥斯拉的人  B.创造哥斯拉形象的人  C.粉丝对哥斯拉的昵称

(答案在文章中找)

当锯齿状的山峰从海面升起时,人们纷纷驻足观看,这是什么?这不是山峰,而是哥斯拉的背鳍。哥斯拉刚刚从沉睡中醒来,将从海洋走上陆地。

当哥斯拉的身体露出水面,周边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就连摩天大楼、航空母舰这些平时人类眼中的庞然大物都不再雄伟,而且脆弱不堪。哥斯拉就是一场行走的灾难,它所到之处,高楼大厦马上变为废墟,城市几近瘫痪。

电影中,哥斯拉出现在人类世界中的时间并不长,在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后,人类总能让哥斯拉丧命或离开。然而,在粉丝们心中,哥斯拉的形象从诞生以来就从未离开。它一直活跃在电影、漫画、杂志、网站、人们的谈论,甚至科学家的思考中。

第一局

身体结构大比拼

哥斯拉自带盔甲,即嵌在皮肤表面的坚固骨板,电影中,除了哥斯拉自己的背鳍,什么都无法将之刺穿。现实世界中的科莫多巨蜥和甲龙就拥有类似的骨板;尤其是甲龙的骨板具有交错结构,可以防止牙齿穿透。

哥斯拉锋利的背鳍是强而有力的武器。如果从上方攻击哥斯拉,或者想把哥斯拉的头锁住,对手还未完成攻击,就会先被它的背鳍伤到。

哥斯拉巨大的身量、圆锥型的牙齿和厚实的下巴意味着它具有惊人的咬合力,虽然没办法实际测量,但它的咬合力估计是霸王龙的几百倍。霸王龙的咬合力约为每平方厘米560千克,齿尖的力度更是达到了每平方厘米30吨,在霸王龙所在的年代,没有它咬不碎的猎物。这样看来,哥斯拉的咬合力之强,钢筋水泥在它嘴里如同纸板了。

哥斯拉拥有一条巨型长尾巴,带有锋利的背鳍,可以远距离攻击对手,造成如狼牙棒一般的攻击效果。有的恐龙,如钉状龙的尾巴就如同一根带长钉的鞭子,让捕食者难以靠近。而科学家以类似的恐龙尾巴进行推算,哥斯拉尾巴的攻击力可达2000吨,加上尾巴长达100米,对手很难在在接近哥斯拉时不被攻击。

哥斯拉的终极武器是原子吐息,原子吐息射出的物质不仅能达到500000℃的高温,还带有强辐射。这种能力在生物界中没什么参照物,最接近的可能是放屁甲虫,其大小通常不超过2.5厘米,但可以喷射出100℃的高温液体,有的放屁甲虫还能向多个方向同时喷射,对于体型与之相当的捕食者而言,这种打击通常是致命的。

金刚的形象就是一只巨型大猩猩,这让科学家更容易推测其能力。首先,金刚非常强壮,可以拿起与自己体重相当的物体,能击出强而有力的重拳,一拳或者一个巴掌打下来可能有数百吨的力量。加上它的手臂有70米长,稍稍接近金刚都会非常危险。

就像大猩猩一样,金刚的行动也非常敏捷,跑跳灵活。在电影中,为了躲避哥斯拉的原子吐息,金刚在城市建筑之间穿梭自如。

金剛的咬合力也不容小觑。自然界的大猩猩可以达到91千克/平方厘米的咬合力,而根据金刚的体重推算,它的咬合力应该可以达到大猩猩的100多倍,即10吨/平方厘米以上。

身体结构比拼结果:

虽然金刚身体敏捷,然而力量和武器都比哥斯拉逊色。这一局,哥斯拉胜。

第二局

智力大比拼

如果看大脑与身体尺寸的比例关系,哥斯拉巨大的身体顶着那么小的脑袋,而金刚作为灵长类,大脑与身体质量的比例大得多,从这一点上看也许金刚在智力上会占更大优势。但大脑与身体质量之比并不是绝对的,例如,老鼠的大脑与身体质量比例甚至比人类都大。

不过,无论哥斯拉是恐龙还是蜥蜴的变异物种,它都是爬行动物,而爬行动物缺乏发达的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是位于大脑前端的部位,我们能够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问题,为准备期末考试而忍住玩游戏的冲动等等,都是靠这个部位实现的。总而言之,它是决定智力高低的关键部位。如果这个部位欠发达,动物就无法进行抽象思考,也无法规划自己的行为。这样看来,作为爬行动物的哥斯拉可能也会比较笨。

作为灵长类的金刚,应该具有使用工具和预先规划的能力,还能够迅速熟悉环境,按照实际情况修改计划。大猩猩就具有这些能力,这通过科学家在野外的观察得到了证明:大猩猩在过河之前,会将树枝插入水中,以测量深度,确定水位不会超过头部,才会过河。

在电影中,金刚经常抓起身边的建筑、树木当武器,也说明了它使用工具的能力。金刚还使用一把特制的斧头作为武器,而这把斧头正是它的祖先为对抗哥斯拉,用哥斯拉的背鳍而造,因为它们了解到只有哥斯拉自己的背鳍能伤到它。

自然界中的大猩猩还有揣摩他人意图的能力,这对于金刚预测哥斯拉的下一个打斗招式至关重要。

金刚胜

智力比拼结果:

作为灵长类的金刚明显比作为爬行动物的哥斯拉更胜一筹,这一局,金刚胜。

究竟谁更厉害?

看来,金刚和哥斯拉各有所长,那么,究竟谁更厉害?科学家认为,如果单挑,还是哥斯拉稳赢,就凭原子吐息,它基本上可以一招制胜,无论金刚有多聪明,都难以招架,就像人类与狮子单挑,没有现代武器,你觉得谁会赢?

然而,科學家又提到,现实中的大猩猩与自己的家族共同生活,如果有战事发生,家族成员会共同参与战斗。电影中的金刚原本也有自己的家族,但在远古时代,它们与骷髅蜥蜴作战时被团灭,不然,它们肯定能与金刚一起想出制服哥斯拉的办法来,毕竟金刚的祖先已经想到了用哥斯拉的背鳍造武器。

哥斯拉们谁更靠谱

1954年,世界上第一部哥斯拉电影诞生,从那时至今的67年里,怪兽之王哥斯拉已经出现在30多部电影里,它的形象、技能、来历等设计也历经改变。但这样的动物不可能存在。

科学家计算得出,陆地动物的最大高度不可能超过20米,否则,它们的自身重量会把自己压垮;心脏泵血功能也无法强大到把血液传到身体各处。如果高达100米,还有神经传导信号的速度限制问题,就是说,它对外界的反应会很慢,挨对手一拳,过几秒才会明白发生了什么,这种树懒般的速度如何对战呢?

不过,让我们别这么扫兴,反过来看哪些哥斯拉从生物学角度考虑比较靠谱。

哥斯拉龙

1991年,日本上映了第18部以哥斯拉为主线的电影《哥斯拉vs王者基多拉》。片中,哥斯拉本是世界上残存的一只恐龙,由于美国在它生存的地方进行核试验,导致这种恐龙变异成哥斯拉,又被称为“哥斯拉龙”。

首先,它身高只有12米,这样的身高至少可以让它不被自己的身体压垮,在体型上是比较科学的。

其次,片中的专家们说哥斯拉龙在胯部有第二个大脑,而在现实中,确实存在“恐龙第二大脑之谜”。科学家发现,剑龙和长鼻龙臀部上方的脊椎管扩大成一个比头部大脑空腔还大的空间,鉴于这两种恐龙的头部都小得可怜,有人认为这里装着它们的第二个大脑或者类似的器官,以帮助它们协调后腿和尾巴的行动。虽然后来的科学家否定了第二大脑的说法,但这个空腔究竟用来装什么仍是一个谜。

酷斯拉

1998年,美国拍摄的电影《哥斯拉》上映,片中,一只海鬣(liè)蜥在核辐射影响下变异成巨兽哥斯拉,但这只哥斯拉的形象与传统哥斯拉有很大不同,更像一只霸王龙,因此遭到哥斯拉粉丝们的嫌弃,并被称为“酷斯拉”,以示区别。然而,从生物学角度看,它反而有其合理之处。

首先,它以鱼类为食,比以辐射为食正常多了。

其次,它没有原子吐息的技能,但可以喷出可燃气体,这种气体可能是它食用腐烂的鱼时聚集在体内的甲烷。虽然少了炫酷,但由于现实中的动物根本不可能承受原子吐息的高温,反而使这只哥斯拉更合理。

再次,导弹可以将它杀死,比起什么都刺不穿的皮肤更符合现实。

最后,它的站姿与霸王龙相似,身体与地面水平,这样使它的血液可以更好地流遍全身。然而,它不像传统哥斯拉那样拥有粗壮的腿脚,其纤细的脚踝必定难以支撑60米高、500吨重的身躯。

其实,科学家和粉丝们对于哪只哥斯拉最接近现实并没有一致的回答,你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

关于哥斯拉,你知道吗?

 怪兽之王真正的起源

1954年,日本电影制作人田中友幸在影片中创造了哥斯拉的形象。哥斯拉外形借鉴了恐龙,在影片中被核弹试验唤醒。这一设定跟日本对核辐射的恐惧有关。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侵略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曾被核弹袭击的国家。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投下了原子弹,死伤惨烈,对核辐射的恐惧一时间笼罩在日本民众心中。

1954年3月,一艘日本渔船误入马绍尔群岛附近的美国核弹试验区,导致船员遭受了大量的核辐射,其中一名船员因此身亡。而渔船上受到了核辐射的鱼也流入市场,引发了民众新一轮的恐核情绪。

于是,電影制作人将核辐射与怪兽联系在一起,将民众对核辐射的恐惧类比成对怪兽的恐惧,用6个月的时间拍出了这部《哥斯拉》。

  装在哥斯拉里的人

1998年之前的所有哥斯拉都是由人穿上笨重的道具服,在缩小版的城市中演出。第一个扮演哥斯拉的人是日本演员中岛春雄,他一共出演了12部哥斯拉电影,被称为“哥斯拉先生”。

在接到哥斯拉这个角色时,中岛春雄和剧组人员都不知道怪兽应该是怎样的行为举止,于是,他去动物园观察大型动物,如大象、大猩猩的一举一动,并进行学习、模仿和再创造。

1954年拍摄第一部《哥斯拉》时,由于当时橡胶短缺,哥斯拉外套是由混凝土制成的,重达100千克左右。中岛春雄穿上它后不仅行动非常吃力,而且如坐蒸锅,满头大汗。

  哥斯拉进入数字世界

从1998年美国拍摄的《哥斯拉》开始,数字模型替代了真人演出,所有怪兽,包括许多背景都是由视觉效果技术人员在电脑上制作出来的。演员出演时,根本看不到怪兽,很多时候是在搭着绿色或蓝色幕布的影棚里对着空气演戏。当怪兽和演员的部分都完成后,再由技术人员通过电脑合成在一起,配上各种环境、背景、声效,逼真的影像就出现了。

  哥斯拉是雌还是雄

这是一个让粉丝常常争论的问题。在美国拍摄的一系列哥斯拉电影中,它都被当成雄性,在1956年的哥斯拉电影中,它也被称为“怪兽之王”,这里的“王”就是指的雄性;但在1976年的《哥斯拉之子》中,哥斯拉居然生了一个儿子;而1998年的哥斯拉更是可以孤雌生殖,即不需要与雄性交配就能生育后代。因此,哥斯拉是雌还是雄完全看导演或编剧的喜好。

核污染真的会制造怪兽吗?

2021年4月,日本计划将100多万吨核污染废水倒入太平洋,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这是对海洋的严重污染,有人则表示这些水中的辐射量并未高于国际标准。那么,核辐射真的会制造超级怪兽吗?

遭核辐射后的变异动物

1986年,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的爆炸,这被看作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那里的动物变异了吗?

爆炸发生时,周边的动物死的死,伤的伤。从辐射区撤离的一些家畜很快显现了异常,有的患癌,有的很快死亡,普遍繁殖能力降低,它们的后代也出现了各种畸形或缺陷,如面部畸变、身体长出了额外的东西、颜色改变、尺寸缩小等等,大多数畸形动物只能活几个小时。

大约30年后,科學家前往切尔诺贝利辐射区考察,也找到了许多变异的动物,如背上少了一个眼斑的萤火虫、脸上长肿瘤的鸟、眼睛患白内障的兔子等。

怪兽并未出现

除了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核电站也在2011年因地震而发生泄漏;自从人类研发出核武器以来,全球进行过2000多次核爆试验。科学家在其中一些地方的动物身上发现了基因变异,但从未有过动物体型大幅增加的报道。

核辐射的真相

事实上,核辐射没有那么神奇。如果接受到的核辐射非常强烈,射线会破坏细胞结构,导致生物死伤或罹患癌症;如果核辐射缓慢释放,碰巧让某些基因发生变异,那么绝大多数变异都是无益的,变异细胞还会被免疫系统清理。

要使一只动物突然变大,相当于让所有与体型相关的基因同时变异,还不产生任何功能性问题,一切完好无损,这比让大猩猩往地上扔几亿块砖头,直接扔出一座城堡还难。

不过,自然界还是出现了恐龙这种巨兽,它们是怎么出现的?

恐龙、人类都是变异而来

核辐射其实是增加生物的变异率,即便没有核辐射,变异也一直在生物中发生。但变异是随机的,有时让动物长高,有时却让它多长出一条腿。如果这个特征让生物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就得到遗传,否则会被淘汰,这被称为“自然选择”。长颈鹿变高了能吃到更多树叶,于是越变越高;多条腿没有使行动更敏捷,反而要消耗更多能量,这一特征就会消失。

经过很多代的积累,生物形态在自然选择下有可能发生巨大改变,恐龙、人类和所有物种都是这样进化来的。只是,对于大型动物而言,因为生命周期长,形态发生剧变要花费极其漫长的时间,恐龙就花了几千万年才逐渐进化成巨型动物。

人类操控变异

人类已经掌握了一些操控变异的方法,来获得所需要的物种。科学家们用射线、化学物质等方法提高生物的基因突变率,然后在一代又一代的生物体中筛选出具有某些特性的个体,直到获得特定的生物体。不过,要获得一个成功个体,可能要牺牲99个其他个体。

当然,科学家目前无法让动物或人类通过基因改造变成猛兽或战争机器,而只是培育出一些蔬菜品种,或者小型实验动物。

猜你喜欢

哥斯拉核辐射大猩猩
穿越去陪大猩猩
我有友情要出租
哥斯拉大战金刚
晚安,大猩猩
哥斯拉无家可归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章子怡:出演《哥斯拉2》,是为了“开眼”!
它是一只哥斯拉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医用手术膜在核辐射重伤员伤口精密洗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