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在进行肠梗阻放射诊断方面的价值和效果

2021-09-12何禹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5期
关键词:肠梗阻螺旋检出率

何禹宏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肠梗阻是临床上很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在疾病早期出现部分梗阻的患者,容易引起解剖改变和功能病理改变,导致体液、电解质流失,这会导致肠壁感染,循环功能坏死,最终导致毒血症,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肠梗阻在外科属于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在临床上将肠梗阻分为大成梗阻与小肠梗阻,最为常见的是小肠梗阻,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单纯的小肠梗阻病死率并不高,经过及时的治疗之后患者就可以恢复健康,但如果患者合并小肠狭窄,其病死率就会明显提升。肠梗阻一般起病比较急,同时疾病的发展比较快,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极易引起患者出现休克症状[1]。为了降低肠梗阻的病死率,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一般选用的都是影像学诊断,其中CT检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分辨率高、诊断速度快等临床特点,目前已经成为了肠梗阻的常用诊断方式,尤其是对于伴有血运障碍肠梗阻患者的诊断,有利于尽早发现患者肠管的病变情况,以便对其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将其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2-3]。基于此,本文选取了经过手术病理确诊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与不同部位的检出率进行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其中男42人,女18人,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为(48.36±2.16)岁,病程1~9 h,平均病程(4.28±1.18)h。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肠梗阻;(2)患者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伴有肠肿瘤患者;(2)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患者;(3)无法配合检查患者。

1.2 方法

1.2.1 X线检查 选用我院型号为AXGQ620的X线机进行检查,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对患者进行扫描摄片后,由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成片进行分析,并作出诊断。

1.2.2 多层螺旋CT检查 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机器型号为ANATOM16。将电压调制成120 kV,电流调制成200 mA,层厚级层间距均调成5 mm,使用0.5 s的螺旋方式,首先使用定位平扫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方向从患者的膈顶水平开始到患者的耻骨联合下缘处为止,可对部分患者在肘静脉处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进一步增强扫描,注射速率在0.3~0.4 mL/s,在第30、60、180 s时,对患者的动静脉和延时的影像进行截取,并同时将它们向电脑输送,进一步进行二维或三维的重建,从而取得扫描后的影像画面,并由影像科专业的诊断医师对影像进行分析和观察,做出进一步诊断。

1.3 观察指标

以最终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及两组梗阻部位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纳入所有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t值检验,通过(±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值检验,通过率(%)表示,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例)

2.2 比较两组梗阻部位的检出率

经过手术病理确诊为机械性梗阻的有32例,绞窄性梗阻的有15例,动力性梗阻的有13例,经过对比两组不同梗阻部位的检出率得知,多层螺旋CT检查对梗阻部位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梗阻部位的检出率[n(%)]

3 讨论

目前,在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非常重视术前检查,了解疾病的类型和病因,从而实现早期可靠的治疗,获得最佳疗效。其中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腹部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发展迅速的特点[4]。早期诊断是预后良好的有效措施,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尽快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病因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本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患者选择常规手术治疗。然而,由于常规手术治疗的缺点,如术后复发率高,手术创伤大,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大部分患者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5]。

肠梗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外科常见疾病。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和功能上的改变,还可导致全身性的生理紊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临床表现复杂多变[6]。临床上,X线检查是比较简单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也比较广泛,但是X线的检查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容易因为腹部组织出现重叠,从而导致其诊断结果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极为不利,容易耽误病情[7]。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层螺旋CT的出现,使得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得到了进一步的准确分析。这种检查技术主要是能够将速度加快,对患者的全腹动脉期和静脉期进行全面扫描和分析,将患者腹部内的组织和结构清楚的显示出,包括病变位置的肠段和肠系膜血管,与X线相比较,没有太多的局限性,更加提升了对肠梗阻患者诊断的符合率[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与不同梗阻部位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P<0.05)。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与不同部位梗阻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肠梗阻螺旋检出率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奇妙的螺旋